申報單位:
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參建單位:
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英諾威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項目技術經濟指標(實際竣工指標)
總用地面積:8.40hm2
總建筑面積:39.54萬m2
住宅建筑面積:21.08萬m2
容積率:3.50
建筑密度:68.00%
綠地率:8.00%
總戶數:4000戶
停車位:地上0輛;地下2562輛

鳥瞰


建筑立面

綠化景觀
百子灣保障房項目公租房地塊(1#公租房等37項)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地區,用地西側為化二東側路,北側為百子灣富興街,東側為百子灣旺達路,南側為安置房用地,由12棟住宅樓組成。該項目于2016年4月開工建設,2019年12月竣工交付。
本項目用地東西方向寬,南北方向窄。整體為南北向建筑布局,結合“山水城市”規劃理念,形成靈活、錯落的布局形態。
項目公租房部分的6個地塊自成圍合或半圍合形態,形成居住組團內庭院。庭院中設計局部下沉區域,豐富共享空間。設置豐巢、電動車及自行車停車場,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1)建筑平面呈Y字形,且頂層退臺式的設計讓建筑群形成高低錯落的“山”形。樓與樓的連接組成一團團半圍合式空間,宜人的尺度為空間帶來了家的親切感及歸屬感。建筑簡潔的白色立面、起伏的山形屋頂豐富了城市天際線。
2)主要有40,50,60m23種面積的6種裝配式套型、4種超低能耗套型。室內采用輕質涂裝板作為分隔墻體,便于檢修,也為之后裝修改造提供便利。
本社區為開放式社區,具有立體的庭院,“一橫兩縱”的社區街道將小區分為6個組團,并通過連橋相連接。在首層、建筑各錯層、半開放式空間以及屋頂留有不同尺度的景觀。城市公園位于首層屋頂之上,設置慢跑、運動公園、游戲場、健身等公共空間,為整個社區的交流提供平臺;空中開放層是連接橫向連接層和豎向塔樓的轉換介質,通過對連接層屋頂的利用強化社區交往,促進社區組團內的居民交流,為社區的公共空間提供更多的采光。
項目在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利用BIM技術,保證了工程設計質量、施工質量。
該工程項目為住建部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住宅建筑結構單元室內采用裝配式體系且裝配率高。社區內有2棟示范性超低能耗建筑。各項新技術應用全面,成果有效,并獲多項專利,為保障性住房建設樹立了較好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