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幼兒園集團化辦學已然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區直第一幼兒園的集團化辦學實踐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團隊管理方面。要想推動幼兒園高質量發展,一支優秀的團隊至關重要。作為園長,我立足教育實踐,從幼兒問題出發,深入思考、由小見大,為教師展示能力、風采提供更大的舞臺。
關于“小班長”問題的討論
在以“發現有能力的兒童”為主題的園級教研中,教師們就“自主游戲理念下應該不應該設置小班長”的問題進行了探討。經過辯論,形成了兩種觀點,一方認為不能設置此類小班長;另一方認為可以設置小班長,但要有積極正向的條件。自主游戲充分尊重幼兒,教師決定把問題拋給幼兒,并做好問題啟發、記錄、梳理等支持策略。幼兒積極踴躍,他們認為,班級應該設置小班長,并且應分為管理職能的紀律小班長、服務職能的衛生小班長、榜樣示范職能的閱讀小班長等。同時,有幼兒提出,希望可以通過投票和競選等方式輪流當值日小班長。
我們將幼兒寶貴的提議付諸實踐,在班級設置值日小班長,給每個幼兒平等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責任意識、溝通能力等多方面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小班長”引發“大班長”思考
幼兒們關于“小班長”的爭論與實踐使我對集團化人才培養的現行改革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即作為“大班長”的教師團隊的發展問題。基于工作經驗,我認為幼兒園現在的團隊管理存在一些問題:班子人員任用上存在主觀評判傾向;工作安排自上而下,時常高控、一言堂定論;缺乏高效運轉管理機制及問題導向意識,時常出現出工不出力、人力資源浪費現象;班子成員間缺乏信任、互助、發展共識,缺乏足夠的上進心及團隊凝聚力;瑣碎的案頭事務重,缺乏輕重緩急的任務取舍,產出效益低;團隊成員“乖巧”守舊,缺乏專業自信、主動思考意識與創新意識;團隊及教職工個體缺乏活力、溫度與主動作為的行動內驅力,工作態度常為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以上問題與管理者的思辨意識、問題意識、目標意識、發展意識、質量意識不明息息相關,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問題調研,追根溯源。通過自下而上的民主大調查,比如全體教職工大會、各園區專題會、班組會等方式,了解團隊實力、教職工成長需求、團隊心理歸屬等現實問題,梳理歸納,找到問題根源。
發現璞玉,精雕細琢。對涌現出的人才,應采取集中培養、逐個成就的方式,鼓勵個體多參與競賽,手把手教選材,親力親為指導,真心實意助力成長。使教職工擁有主動求進內驅力,用請進、走出,集體學、同伴學、自學的培養機制促進團隊及個人快速成長、脫穎而出。
委以重任,放手自主。在信任、賞識、悅納、支持的放手管理下,在紅線、底線意識明確的前提下,管理者要鼓勵個人自組團隊,明確職責,放手任務、放手權力,讓其自主成長。
尊重差異,各美其美。因擔當人年齡、性格、特長、能力、閱歷不同,個人有自己的成長軌道與前進速度,個人的帶隊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各園區的質量發展不一。秉持解決問題、促進提升的原則,管理者應不評判、不埋怨、不否定,不隨意貼標簽,讓大家在自覺發現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道路上跑出自己的加速度。
團隊協作,互助共促。在集團整體質量發展方面,根據尊重個體差異、團隊共進的原則,個體在找到問題、梳理歸納、獨立解決落實的同時,在關鍵時刻、關鍵節點務必團隊協作,整合優勢,集體出動,做到互助共促,美美與共。
建章立制,系統推進。在日趨成熟的人才培養路徑下,管理者應采取自下而上的問題解決模式,向各園區各部門以問題清單、策略清單式工作法征集管理智慧與經驗共識,梳理匯總出幼兒園集團化管理機制框架與隨用隨改的動態閉環式管理模式。初步呈現園所管理精細化、園本教研系統化,園本課程特色化的發展趨勢。
培根鑄魂,榮辱與共。隨時不忘團隊文化滲透,黨建引領,從小事做起,講家國情懷,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內外兼修,以文化人,始終秉承“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做人準則,堅信“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營造風清氣正的團隊氛圍,打造溫暖活潑、民主和諧、青春向上的現代化文明大家園。
“大班長”實踐計劃初見成效
幼兒對“小班長”問題的討論給了我啟發,促使我實踐“大班長”計劃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目前,幼兒園正充分挖掘人才優勢,遵循人盡其才、因人適用的原則,通過大膽改進管理教研團隊,使教師享受快樂而忙碌的工作狀態、收獲職業幸福感,從而服務于幼兒園質量提升。
幼兒園的人才培養方式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為宗旨,不分年齡、身份、崗位,只看表現、能力,只要足夠優秀,聘任制教師可做管理骨干,剛入職的新教師能加入名師工作室。幼兒園最大限度地給予優秀人才全方位支持,讓他們各展其能、百花齊放。
優秀的人才引領幼兒園進一步發展。幼兒園根據幼兒成長需要、課程需要和教師業務特長,確立了“一名師一課題,一課題一團隊,一團隊一方案,一方案一落實”的管理方式。力求一位名師帶動一個團隊,一個團隊帶動一個園所,最終提升整個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水平。
我們實行了“拖車式”的管理機制,管理上“老”帶“新”,業務上“新”帶“老”。該機制既人性化、個性化,又凸顯創新意識,激勵年輕人不斷進步。
科學的管理取得了實際成效。2015年,幼兒園有2個園區,如今,幼兒園規模已發展為11個園區,教師隊伍中先后涌現出一大批優秀青年專業人才。其中,副園長6名,教學主任7名,區級專家成員2名,區級教研員4名。張永玲名師工作室成員10名,省特級教師2名、省教學能手1名、省百佳園長2名、省百佳教師3名、沂蒙名師1名、市教學能手2名等。還有很多教師獲得了省、市級多項課題榮譽。業務骨干和教師層的進步與成長,不僅為幼兒園贏得了社會聲譽,還推動了幼兒園快速、優質發展。
由“小班長”探討引發了對“大班長”的反思,反思結果有效推動了幼兒園團隊管理方式的進步。幼兒園今后會在以幼兒為師、以問題為導向的理念引領下,持續踐行學前行動思考。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