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剛 王毅強
摘要:醫療場所弱勢群體集中、環境復雜,火災將直接威脅患者、醫務工作者的生命及財產安全。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發生在醫療場所的典型電氣火災進行剖析,在分析電氣火災根本成因的基礎上,對消除電氣火災隱患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醫療場所用電;電氣火災;智慧消防
醫療場所承擔救死扶傷的重要使命,一旦發生火災,將會威脅患者、醫務工作者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因而國家將醫療場所定為消防重點保護單位。
根據相關部門統計,電氣火災占醫療場所火災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是造成后果最嚴重的火災。根據現有資料,國內外醫療場所的電氣火災,發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劣質電纜和老舊電纜引發火災,造成的危害最大
大量的電氣火災事實證明,劣質電纜和老舊電纜是引發電氣火災的重要因素。醫療場所一旦發生此類火災,在造成財產損失的同時,還會導致人員傷亡,社會影響極大。
案例一:2005年12月15日16時30分左右,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院發生特別重大火災事故,大火于15日22時左右被撲滅,造成37人死亡,95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822萬元。
調查結論是,醫院配電室電纜溝內電纜短路故障引燃可燃物。事故原因是安裝工程隊在施工中使用相關企業、個人生產銷售的不合格電纜,并違規敷設,醫院有關人員未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從而留下重大事故隱患。
事后,相關人員重則判刑,輕則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案例二:2006年12月4日,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人民醫院因功能檢查科CT操作室內電纜內部短路引燃周圍可燃物造成火災。火災燒毀磚木結構平房8間,燒毀建筑450平方米,燒毀螺旋CT機1臺、核磁共振機1臺、黑白B超機2臺及其他醫療辦公設備,直接財產損失786.3萬元。
上級主管部門對巢湖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范自法等4名事故主要責任人進行了處罰,并責令全院進行隱患排查和整改。
事故處理似乎都畫上了句號,但生命和財產的損失已經無法挽回。
案例三:2010年6月17日5時21分,廣州市某醫院29層強電管井內突發火災,消防部門接警后迅速趕到現場展開撲救,至7時18分大火熄滅,幸運的是此次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電纜與配電箱損壞嚴重。
此次事故是29層西側強電管井內線槽內電纜電線漏電短路所致,原因主要有:“T”接回路大量采用穿刺線夾;消防負荷未采用礦物絕緣電纜,電纜不匹配;短路、接地故障保護不滿足規范要求;載流量的修正系數不滿足要求等。
案例四:2003年11月8日1時30分,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民醫院住院部病房因電氣線路短路發生火災,造成7名住院治療患者死亡,過火面積495平方米,直接財產損失40萬元。
案例五: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1)莫斯科市北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第50號醫院2020年5月9日晚發生火災,火災造成1人死亡。(2)圣彼得堡的圣喬治醫院2020年5月12日凌晨發生火災,造成5名患者死亡,150人被疏散。
莫斯科市第50號醫院的起火原因:醫院重癥監護室的設備長時間工作起火,導致電纜燃燒并短路。
圣喬治醫院的起火原因:醫院內部的通風設備超負荷運行,導致電纜燃燒并短路。
筆者建議,各醫療場所的管理者要加大對低壓電線電纜的管控力度。(1)新敷設的電纜要經專業單位進行設計和選型,在醫療場所推薦使用低煙無鹵阻燃電纜;(2)選擇有資質的生產廠家和施工單位,敷設時做到分層隔離、整齊有序;(3)對“T”接回路進行整改,做到每個回路可以獨立開斷;(4)避免使用穿刺線夾,對現有的穿刺線夾重新進行絕緣處理;(5)對老舊電纜加強監控,及時更換。
二、不合格的用電設備使醫療場所的電氣火災防范難度加大
醫療場所的許多病人需要依靠特殊的電氣醫療設備來維持生命或恢復健康,這些設備型號規格各異,生產廠家眾多,埋下了電氣火災的隱患。
案例六:2011年8月24日深夜10時許,上海寶山區寶鋼醫院手術室突發火災,一名正在接受截肢手術的全身麻醉病人不幸身亡。由于手術室所在位置系外科病房大樓裙房,大量住院病人紛紛撤離,期間幸未造成其他人員受傷。
經查起火原因:2號手術室空氣凈化器出現電氣故障,引發火災。
案例七:2018年8月13日凌晨4時,中國臺灣新北市新莊區的衛福部臺北醫院發火情。13人死亡,重傷7人,輕傷10人。
據新北市消防局初步調查,火災原因是床鋪電源線起火,患者自帶的“超長波健康床墊”,由于長時間重壓電線、移動磨損,短路起火。
案例八:2018年1月26日早晨7點30分左右,韓國東南部城市密陽市世宗醫院發生火災。火災共造成41人死亡,死傷人數達112人。
經查,火災的原因是醫院一樓急救室的重癥監護儀電氣故障自燃,樓內的易燃品使火勢迅速蔓延,全樓陷入火海。
案例九:2019年5月,北京市某醫院住院樓浴室發生火災,火勢兇猛并蔓延至旁邊的庫房,好在最后成功將火勢撲滅,幸未造成人員受傷。
這次事故的起因為浴室的浴霸發生故障,造成線路起火,最終引燃了周圍。
筆者建議,各醫療場所的管理者要加強對用電設備的管理,特別是對電氣醫療設備的管理。(1)加強源頭管理,購買有安全認證的電氣醫療設備;(2)定期組織專業電氣人員到醫療科室排查電氣火災隱患;(3)對患者自帶的電氣產品先進行安全評估,不合格的產品一律不允許在醫療場所使用。
三、在醫療場所必須禁止各種設備的鋰電池充電
鋰電池由于體積小、儲能大的特點,得到廣泛使用。但由于鋰電池內部的化學能巨大,一旦產生的熱量未能按照設計的意圖進行釋放,就會引起內外燃燒物起火爆炸。無論是磷酸鐵鋰電池,還是三元鋰電池,都發生過大量的起火和爆炸事故。
案例十:2019年4月23日0時30分,北京某醫院門診樓五層發生火災,50分后火被撲滅,火災直接導致數據機房設備毀損,直接影響第二天醫療業務。
經查,起火物為辦公室內放置的自助移動服務終端,終端機內鋰電池發生故障起火引燃周邊可燃物。
筆者建議:(1)各醫院應在遠離醫療場所的地方建立專門的鋰電池充電場所,并設專人進行安全管理;(2)在醫療場所,必須堅決禁止各種設備的鋰電池充電(手機除外);(3)病房內設防火手機充電臺,阻止患者在臥具上進行手機充電。
四、堅持文明施工,杜絕違章操作
案例十一:1998年8月26日,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由于違章電焊發生特大火災,造成14人死亡,14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4.2萬元。
這起火災安全事故系無證焊工陳朝新(醫院長期雇用的臨時工)在四樓凈化室拆除風機時,在沒有清理現場的情況下違章切割,焊花濺落在拆下的木板、海綿上導致的。
筆者建議,醫療場所的管理者要委派專人負責,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監督,提醒施工人員持證上崗,遵守相關規定,規范操作,消除安全隱患,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
五、結語
醫療場所存在“三多一少”的問題:(1)建筑多,連廊多,地形復雜,火勢很容易蔓延擴大;(2)人員多,特別是弱勢群體(病人)多,疏散難度大;(3)易燃易爆物品多,火災隱患嚴重,管理難度大;(4)專業消防人員少,應急能力差。這些問題無疑會使醫療場所電氣火災的危害程度擴大。
科技的發展也推動了電氣火災防范技術的升級。目前,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到來,在智能火災監測和智能配電監測的基礎上,供電智慧樹系統將電氣火災監控從配電室直接延伸到用電末端,系統也從“火災后報警”發展到“火災前預警”,用戶能通過手機、電腦等設備來查看電氣火災隱患,方便及時整改。
本文在撰寫過程中受到北京市消防協會孫富會長和北京市電力行業協會陳鐵成會長的大力支持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 50053-2013[S]. 2013-12-19.
[2]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變配電室安全管理規范:DB11/527-2008[S].2008-10-01.
[3]王毅強,王大剛.北京市醫院用電安全隱患分析[J].中國醫院建筑裝備,2020(1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