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見立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如何采取有效設計方法與策略,全面提升建筑防排煙消防整體成效,成為業內廣泛關注的焦點課題之一?;诖耍疚氖紫冉榻B了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的基本內容,分析了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現狀,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分別從自然排煙系開窗設計以及正壓送風系統設計等多個角度與方面,提出了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主要策略闡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淺見,望對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水平的提升有所裨益。
關鍵詞:建筑工程;防排煙;消防設計;方法對策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質量顯著提高,對建筑防排煙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形勢下,有必要精準把握防排煙消防設計的核心環節與關鍵步驟,綜合運用消防設計中的基礎性理念,構建系統性的消防安全設計屏障。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
一、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概述
(一)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基本規范
在現代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中,需要嚴格遵循相應的設計技術規范與行業標準,充分確保消防設計的系統性與整體性。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防排煙消防設計標準與技術的實施及創新,在設計規范標準化、設計過程科學化以及設計效果與效益評價等方面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為新時期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提供了技術遵循,實現了綜合性、協同性等技術規范體系,不僅在補風系統方面進行了技術約束,也在排煙量、排煙風機位置設置等方面進行量細化標準,在防排煙消防設計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現實成就[1]。同時,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的自動化與數字化水平同樣得到顯著提升。
(二)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基本要求
現代建筑工程所承擔的社會功能愈發明確,所形成的技術導向與核心要素同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廣大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單位在創新設計方法與手段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在補風系統與排煙系統等方面實現了聯動控制,將可能出現的漏風量控制在了最小范圍內,使防排煙消防系統的經濟性與可控性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盡管如此,受防排煙設計設備等方面要素的影響,當前防排煙消防設計中依舊存在諸多短板,不利于實現防排煙消防系統的有序啟閉,需要給予高度重視,在設計技術與細節方面做出優化改進。
二、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現狀分析
(一)建筑內部結構不合理問題
防排煙消防設計需要依托建筑內部結構進行,只有科學規范的建筑內部結構系統,才能為防排煙消防設計提供良好環境與基礎條件?,F代建筑工程的功能性與結構性極為重要,部分建筑工程為了實現特定功能,在結構構造方面采取了差異化的設計處理方法,這對傳統技術條件下的防排煙消防設計方法構成了一定挑戰與考驗??v觀當前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現狀,普遍存在著建筑內部結構不合理,無法為防排煙消防設計提供基礎載體等共性問題,阻礙著防排煙消防系統的正常有序運轉,容易在部分區域或樓梯通道等地方形成排煙盲區,在火災火情狀況下,難以實現燃燒濃煙等高效排出[2]。
(二)防排煙消防設計信息化手段缺失
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技術手段,使防排煙消防設計人員在設計工具與火情模擬工具方面具備了更為靈活的選擇余地,使得傳統模式下難以完成的防排煙消防設計任務具備了更大的可行性。實踐表明,部分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單位未能積極引進信息化技術,所采取的消防設計手段具有突出的盲目性與隨意性特征,無法對防排煙的整體效果進行仿真模擬,難以構造直觀化、系統化、清晰化的防排煙消防設計效果。由于信息化技術缺失,對防排煙消防設計相關技術參數的處理分析不到位,成為瓶頸問題。
(三)消防設施配置不完善,安全管理不到位
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的過程即是統籌整合與布局各類消防設施設備等要素等過程,更是充分實現各類子系統相互銜接與配合的過程。在當前技術條件下,防排煙消防系統主要包括預警系統、噴淋系統、通風系統等,如何對這些系統要素進行充分整合,一直以來都是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對難點問題所在。實踐表明,部分建筑防排煙消防過程中,未能科學配置與布局消防設施設備,對相應對安全管理要素審查控制不嚴,一旦建筑火災發生,消防設施設備無法及時發揮效用,無形之中為后期建筑消防安全埋下隱患,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滅火救援與人員疏散難度[3]。
三、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主要策略
(一)自然排煙系統開窗設計
在當前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技術體系下,自然排煙系統的關鍵性不言而喻,在提高防排煙效果,優化消防滅火實際效能等方面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大大滿足建筑防排煙需求。在自然排煙系統開窗設計中,應在相關技術標準與規范約束下,合理設定自然排煙窗的具體位置,科學選擇自然排煙窗的結構樣式,充分體現防排煙消防系統的效率性與穩定性。通常情況下,可根據建筑的具體格局,出風口、主要通道等位置設置自然排煙窗,并結合當期自然特點,選擇自然排煙窗等開口方向及規格大小。若自然排煙窗設置過大,則會對建筑結構造成不良影響,而若設置過小,則難以起到理想的防排煙及通風疏散效果。比如,部分建筑高度較大,甚至在幾十米或上百米以上,則應結合實際設定排煙窗的布局、間隔等,并使其具備相應的防火等級,避免在高溫高熱環境下出現變形等問題,防止影響正常通風排煙[4]。正是具備高效性等優勢特征,自然排煙窗也成為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的最有效形式之一。
(二)正壓送風系統設計
正壓送風系統在現代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中具有顯著優勢,主要表現在送風機等位置易于確定,無須占據過多空間,在實際布置與設計中具有較強的靈活性,且后期維護管理相對簡便,并且所發揮出的實際效用同樣較為突出。在正壓送風系統設計中,應首先根據防煙樓梯間的客觀實際狀況,分別設置相應的地上部分裝置和地下部分裝置,對壓縮送風系統對單獨參數進行校核分析,確保加壓送風量能夠最大限度上得到滿足。在此過程中,可在剪刀式樓梯處使用風管,設置相對單獨運行的調節送風口,并對緊急避難場所的加壓機械送風量進行計算。應有效運用正壓送風系統設計的信息化手段,對送風量等技術參數數據進行精準化校核,在合理選擇樓梯間等位置加壓送風方式等基礎上,構建形成系統化、直觀化、模型化的正壓送風系統立體模型。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可科學確定正壓送風量、送風機型號、正壓送風口形狀等。
(三)環形走廊通風設計
隨著現在經濟社會的發展,出現了大量以前所沒有的新型建筑,特別是大型綜合體的出現,這些建筑體量大、結構復雜,集合多種功能型場所,這些場所通常會采用大量的通廊結構。那么在設計這些結構時就要注重環形走廊通風設計的整體科學性,將現代集約化與精細化的設計理念融入設計實施全過程,構建形成穩定可靠的火勢蔓延阻礙屏障,細化防火分區,防止火災發生時濃煙散發對建筑內部人員造成的傷害。制定詳細可行的環形走廊通風設計規范,為具體設計方案與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礎性依據與保障,可采用在疏散樓梯處安裝特定送風系統的模式,為走廊通風創造良好條件。全面提高環形走廊通風設計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運用現代標準化的設計理念,充分有效整合與布局防排煙消防設計的各項資源要素,使其有效凝聚為一個有機整體,發揮消防系統的整體性優勢與協同性價值。對于環形走廊通風設計中的各類常見難點問題,應理清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構造特定防火間距,合理選擇排煙系統,合理設計防火排煙運行模式,并對防排煙設備、部件的綜合性能進行嚴格把關[5]。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受建筑結構、消防設計體系等方面要素的影響,當前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中依舊存在諸多薄弱環節,阻礙著整體消防設計水平的優化提升。因此,有關人員應該從既有建筑的客觀實際需求出發,緊跟當前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的發展趨向,綜合運用精細化與規范化的消防設計手段,為全面提升建筑防排煙消防設計水平奠定基礎,為促進現代建筑消防安全事業始終朝著更高效率、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陳智平,徐成恒,陸克偉.建筑暖通的消防安全設計與防排煙設計要點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2(05):355-356.
[2]周英煒,李智廣,劉秉正,等.新時期高層建筑防煙樓梯和消防電梯的防排煙設計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9,08(01):531-533.
[3]詹文潤,趙在瑾,邱寶思,等.析民用建筑消防防排煙設施驗收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方向與范例[J].數字通信世界(信息科學),2020,28(12):1589-1602.
[4]駱祖江,張月萍,劉金峰.淺析新時期淺談高層建筑暖通消防工程防排煙施工技術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07):181-182,188.
[5]李志雪,劉娟琪,張勇英.關于對消防機械防排煙設施在消防實際應用中的幾點認識[J].中國通信學會,2017,11(2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