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健斌

摘要:本文結合物聯網技術的具體應用和應用前景展開分析,闡述了常規的消防監督檢查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并且結合未來的發展優勢分析了創新方向。意在通過論述能夠進一步強化物聯網技術的價值,同時提升消防監督檢查業務的開展質量。
關鍵詞:物聯網;消防監督檢查;業務模式;應用
一、消防監督檢查業務的突出問題分析
(一)火災事故發生概率較大
開展消防檢查工作主要的目的是進一步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能夠實現絕對防控,但是從當前的部分區域發展情況來看,火災事故的發生概率較高,對于整體社會的安全發展和穩定建設有直接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消防監督檢查工作本身有著極強的價值,但是,頻頻發生的火災事故,彰顯了檢查工作本身缺乏有效性,還需要進行全方位的提升。
(二)業務人員綜合素養較為欠缺
綜合素養往往指的是人在針對某一個崗位發展過程中的創新能力、操控能力、意識體系以及執行能力,與業務人員本身的崗位職能意識有直接的關聯。當前部分消防監督檢查人員的綜合素養較為欠缺,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控不夠全面,針對復雜的建筑結構不夠了解,缺乏對消防風險點的控制,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疏忽,這成為了火災事故發生的隱患。
(三)監督檢查資源體系不足
資源體系主要涉及消防監督檢查過程中需要配備的一系列資源,以理論知識、人力資源、基礎設備、智能技術以及管理模式為主,但是針對當前的消防監督檢查單位來講,日常的工作壓力較大,而建筑物的功能和體系也逐漸趨于復雜,大量的系統都是消防檢查的重點,若在系統把控以及資源配備方面不夠完善,人力可能無法承擔大規模的檢查工作,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有可能存在疏忽,而設備的精準性較差,技術體系不夠先進,也可能直接造成安全隱患。
二、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檢查中的應用重要性
物聯網技術主要指建立在信息化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智能設備以及大數據傳輸技術體系構建的綜合自動化管控模式,具有極強的應用效率,能夠通過傳感系統實現數據信息采集,利用傳輸體系以及設備進行傳遞和轉換,能夠及時把控具體對象運轉性能和狀態,在當前各行各業中都有應用。
而結合當前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來講,其原理是定位火災發生點和隱患點,實現質量優化,那么溫度傳感器、三維立體模型、數據庫以及軟件系統則是必要的設備和技術資源。另外,還需要構建全方位的互通性信息體系,能夠通過人機交互實現對管理領域的大面積審查和監督,這樣才可以實現火災隱患的綜合管控。
三、消防監督檢查中的物聯網技術應用方法
(一)消防監督檢查應用
在針對被檢查對象進行監督和檢測的過程中,可以提前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建筑體系的統計和規劃,打造內部電子標簽[1]。能夠實現內部各個系統和設施運行狀態的監測,同時通過數據采集,能夠了解建筑物內部的實際結構和風險點,可以針對不同類別的消防設施進行定時監控,分析其性能和具體的應用狀態,這些上傳的數據將會轉化為實質性的監測體系,能夠為人員進行設備價值評估提供依據。
(二)網絡技術的創新點
網絡技術的創新主要以提升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有效性為目的,能夠快速進行火災情況以及報警信息的監測,另外還能夠縮短警報時間,可以為人員制定后續的搶救方案提供依據。但是從實際應用角度來講,當前大部分的消防工作雖然已經通過技術體系實現了創新和優化,并且已經構建了消防監督業務一體化的平臺,但是平臺的功能還較為單一,靈活性不強,無法實現被管控對象的全面覆蓋。因此,物聯網技術體系的優化創新點應該放置在當前與實際情況相接壤方面,促使技術的改革能夠解決實際問題,例如通過BIM技術實現立體化的可視管理監控,詳細模型如圖1所示。在模型體系中融合報警系統和溫度感應系統,能夠快速定位火情發生點和發生規模。
(三)應用領域的拓展
消防檢查業務主要涉及對具體建構筑物以及場所進行消防監督和管理,涉及對人員設備運行系統以及消防系統的檢測,確保其具有良好的功能,能夠實現火災防控。
而物聯網技術體系的應用也需要結合該角度進行創新,切勿完全建立在單純的消防體系管控領域,還需要結合不同建筑的實際結構特點,打造具有針對性的應用方案,實現應用領域的拓展,落實好功能體系的開發,例如在構建消防業務一體化平臺的過程中,讓該平臺與建筑體系的內部運營平臺對接,實現重點監控系統的合并[2]。
四、互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檢查的未來應用前景
(一)感知層面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最主要的優勢是能夠將無法說話和表達的物體經過數據提煉和轉化之后,打造可視化管理模式,且具有動態性,因此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建立在這種可視化數據轉換的基礎上,應該進一步提升技術體系和具體建筑之間的感知有效性。那么就需要實現對物體的針對性標記。可以提升相關設備的頻譜標識功能,通過互聯網的介入,利用感知層內的讀寫器以及RFID模塊(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實現信息感知,提升信息數據采集的質量。利用物聯網的感知層便可以實現人機交互,可以針對不同系統以及不同建筑進行監測。
(二)網絡層面
網絡層面便要加強數據傳輸的有效性,例如通過無線以及有線的通信網絡進行云平臺以及數據庫的連接,在消防檢查作業過程中,能夠及時將這些數據分享到各個部門,甚至全國各地,要做到大數據處理無誤,傳輸系統順暢有效,還需要結合云計算技術,進行儲存功能的優化,避免數據分析有誤,及時進行捕捉和動態化管理。
(三)應用層面
應用層面的未來創新重點要放置在客戶群體方面,客戶群體利用物聯網實現了數據的分析和可視化管理,而借助這樣的技術,在未來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可以打造立體化業務平臺,促使多方主體能夠加入統一管理網絡中,這樣避免了多層級傳輸,能夠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時多主體的存在也可以實現多角度監控[3],增強消防檢查業務落實質量。
五、結語
綜上所述,從技術角度來看,消防監督檢查業務的開展依賴于人工的管理,同時也依賴于技術體系的敏銳性和精準性,因此強化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質量,綜合消防監督檢查業務的各項環節,構建立體化的管理模式,實現技術的應用和創新,實現管理性能的拓展。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建立在實際發展需求的角度進行感知層面的優化,實現網絡通暢性建設,構建立體化的應用架構,這樣不僅能夠為消防監督檢查業務提供良好的服務模式,也可以促使我國的安全管理體系,不斷向智能化和技術性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振.物聯網在消防監督檢查領域的前景探討[J].建材發展導向(上),2020,18(8):121.
[2]范輔華,古熾鋒.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檢查業務中的應用前景分析[J].城市建筑,2016(2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