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唯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云南地質勘查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以及工程地質等都是水工環地質的內容,而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就是通過對上述地質內容的勘驗得到準確的地質結果,并通過其結果科學分析其地質災害危險性等級,并生成危險性評估報告的過程[1]。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涉及水利、橋梁、隧道等的大型工程建設項目日益增多,而這些項目又與水工環地質情況密切相關,大型工程項目的建設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地質環境,引發地質災害,所以進行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十分必要。當然如果地質環境勘測不準確,可能會導致地質災害性評估發生差錯,引發嚴重地質災害風險,嚴重威脅周邊生態環境和周邊居民安全。基于此,為了保證大型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避免地質災害,必須要對大型工程項目周邊的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科學評估,以制定相應的風險規避措施,降低對周邊地質環境的破壞,促進地質生態環境保護的可以持續發展[2]。
詳細準確的評估數據是進行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基礎和前提,所以,仔細勘驗水工環的周邊地質環境,并給出詳細、準確地的分析數據,是保證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準確的關鍵內容[3]。在進行地質勘驗時需要從實際需求出發,設計安排科學的勘驗方案。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①勘驗工作手段:鉆孔定位、高程測量、原味測試等;②勘驗結果分析:土工試驗、水樣分析等。其中地質環境勘驗越詳細,對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越準確。
在進行水工環地質環境勘驗前,搜集該地區已有的地質災害資料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和調查,可以為后續地質災害評估提供參考[4]。因為工程施工對地質災害的發生有極高的敏感性,如果該地曾經出現過地質災害,在進行水工環地質環境勘驗前必須要全面復盤以往的地質災害案例,包括其災害規模、發生位置、地質變化、破壞程度等資料。其中引發地質災害的影響因素是復盤的重點,可以通過查閱文獻、走訪當事人等方式查明其引發因素,這些都可以為地質災害評估提供經驗。最后可以將已有地質災害發生的原因、處理結果以及方法建議等內容形成文字報告,以更方便查閱和參考。
水工環地質環境勘驗和以往地質災害情況分析調查的最終目的是預測后續的施工提供科學的地質災害危險性,并評估一旦發生災害所能帶來的損失,為工程施工方案的設置提供參考。科學的預測水工環地質災害是保證周邊地質環境安全實施的關鍵,也是保障工程建設順利實施的關鍵[5]。所以,必須要認真對待水工環地質環境預測,認真對水工環地質環境進行勘驗,全面分析和調查原有地質災害的資料,保證最后預測結果的準確性。
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因為大部分的大型工程建設設計的領域較多,如果某些細節沒有落實,就可能會導致整體工程建設出現問題。而且有些工程項目由于選址的問題,施工地點的地質結構可能比較復雜,如此一來不僅增加了勘測難度,而且施工的危險系數也會變大。而想要保證工程項目的有序開展,避免發生地質災害,就需要進行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構制定更適合當地地質條件的施工方案,提高工程建設的效率和質量。②大型工程建設多為基礎性工程,主要是為了緩解某些地區工、農業等資源不足問題而采取的措施。改善地區資源壓力,促進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相互交流,推動地區間共同發展是這些工程的最終目的。所以,在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將目光放長遠,為此,在施工作業前先必須要做好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并根據其評估數據,制定相關的危險防控措施,促進工程項目的良性發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從目前的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情況來,雖然在各大型工程項目建設前都會進行地質災害危險評估,但由于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的參差以及設備和勘測技術的限制,目前一些水工環地質災害評估的結果并不是很理想。雖然,近年來,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關注,我國也越來越重視該項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但目前我國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能力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距,還無法完全將國際先進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導致評估工作效率較低。
此外,我國缺少對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創新的重視,導致勘測技術的提升缺乏內在動力,而且目前國內也沒有關于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評價體系,常會出現評估結果和實際情況有所差距的情況。再加上,我國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不重視施工現場考察,所以評估的準確性還有待提升。
當前,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是地質開發工作籌備階段必不可少的工作,其主要工作內容是主義對待開發區域內的地質情況進行勘察,尋找并記錄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因素,最后生成專業科學的評估報告,為地質開發工作安排提供參考,以降低可能存在的地質災害對工程建設、地質環境和周圍居民的不良影響[6]。但在具體的勘探過程中,工作人員由于缺乏對地質災害的重視程度,常存在未按要求逐一排查安全隱患點的問題,導致最終生成的評估報告中的有關數據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問題,影響工程建設過程中地質災害預案的制定和實施。
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涉及的數據內容較多,在勘測、記錄、整理過程中稍有失誤就會影響到最終的預測結果[7]。所以,完善的評估監督機制對于提高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準確度,降低地質災害發生率十分重要。但目前我國的水工環地質災害評估中的監督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缺乏統一的評估標準,材料審核不嚴謹,地質工作監管工作不到位等。而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了我國現階段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發展,所以需要進一步進行完善。
當前,在我國進行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時,工作人員往往只評估較為明顯的災害隱患點,沒有對整個工程范圍內所有相關的地質環境進行在災害調查和評估。而地質災害的發生機制十分的復雜,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并不是只受單個或幾個因素的影響。但目前我國在災害危險性的研究還不足,而這直接影響了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效果和綜合防治效果。
只有因地制宜設計出的施工方案才更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只有準確的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才能保證才災害預防措施的合理和有效[8]。但現階段水工環地質災害尾危險性評估工作,一方面缺乏關于施工現場考察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施工人員和勘測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不能滿足現有的施工要求,影響了水利工程額的可持續發展。
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不是臆想出來的,而是在對水工環周邊地質環境進行詳細技術勘驗和災害監控的基礎上,通過科學分析采集的數據,從而得出的預測結果[9]。所以,要想保證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準確性,必須不斷加強地質災害監控手段,為其危險性評估提供參考更精準的分析數據。在勘測過程中,勘測單位需要根據工程的設計工況和水工環周邊的環境保護需求來合理安排地質勘驗計劃和監測項目,確定合適的孔位分布及深度等,正確鑒別巖性,劃分底層;按照地質勘察標準進行水土試驗等。此外,在地質勘驗和施工過程中還要加強地質災害信息實時監控,明確監測手段、布點、頻率等,監控地質結構和周圍巖體的安全性,并同步對比監測數據和預測值,保證數據的可靠。
地質災害勘驗全面、細致、準確是保證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準確的基礎。在勘測過程中必須要全面勘測與水工環相關的地質環境,同時還要收集整理原有地質災害的勘驗信息,盡可能考慮到所有與地質災害勘驗相關的內容,以保證評估質量。在進行地質環境勘驗時,先要仔細進行地形、地貌勘驗,確定地基的承載力,再按照標準進行巖土實驗,分析巖石抗壓前度、巖層堅硬等級等,并以此為依據進行地質危險等級劃分;同時,還要核實地質開發區域是否曾經出現地質災害,并掌握災害的規模、處理措施,破壞程度等信息。在進行水文環境勘驗時,要明確地下水位信息,掌握地下水位流動情況等,并以此為依據制定相應的排水計劃以及風險應對計劃等。
地質勘察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都少不了人工作業,而人工作業的質量將直接影響最后的結果,所以,勘驗單位必須要加強地質勘察和災害風險評估的人員配置,不斷完善工作監管制度,盡量避免由人為原因造成的危險性評估不準確的問題[10]。地質勘驗不僅工作條件艱苦,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同時又是一個專業性要求較高的工作,所以為了更好的完成地質勘驗工作,需要進一步強化作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體能,合理安排作業人員,明確分工內容。為了更好的調動作業人員的積極,還可以設立獎懲機制,既可以提高作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勘驗工作的有效實施,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的不良影響,保證勘驗及評估結果的準確。
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對工程施工建設十分重要,其不僅會影響工程周邊的生態環境安全,還會影響則施工人員及周圍居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須要意識到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勘驗技能、強化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優化物資配置等,優化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準確性,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