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礦山安監局四川局聯合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印發通知,結合今冬明春全省煤礦安全生產特點,開展“五個專項活動”,進一步強化煤礦安全監督檢查指導,推動煤礦安全保供工作。
(1)開展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督促煤礦企業圍繞全省近年來發生的瓦斯、水害、火災、機電、運輸、頂板等各類典型煤礦事故案例,組織全體員工集中觀看、學習和分工種專題討論,用典型事故案例教育人、警示人、提升人。屬地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將警示教育納入日常監督檢查、服務指導煤礦企業的重要內容,對警示教育搞形式、走過場或弄虛作假的煤礦,督促重新開展。
(2)開展復工復產和隱患整改審批專項督查。
各監察執法處會同市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組成督查專班,對恢復生產(建設)、隱患整改礦井復工復產驗收、整改方案審查情況進行全覆蓋督查。對復工復產驗收審批、采掘工作面核定、隱患整改方案審查等把關不嚴的,責令煤礦停止作業,由屬地煤礦安全監管部門重新驗收、審查核定,并通過約談、發出《提醒敦促函》或《監察建議書》等形式督促監管部門整改。
(3)開展重大災害防治專項檢查。對所有正常生產建設和隱患整改礦井,各監察執法處會同各市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圍繞區域煤礦瓦斯、水、火、頂板、提升運輸等災害和環節特點,開展瓦斯防治和防滅火專項監察(檢查)及“一對一檢查指導”兩項全覆蓋檢查。對發現存在重大隱患的煤礦一律責令停產整改,對采掘接續緊張的災害嚴重礦井,督促采取停產限產措施。
(4)開展瓦斯超限報警專項督查。凡生產(建設)及隱患整改煤礦出現瓦斯超限報警時,監察執法處派員會同市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按照相關規定開展調查,嚴肅追查處理。聯合省應急管理廳對各地開展瓦斯超限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情況進行督查,每周煤礦瓦斯、一氧化碳報警信息將發送各市、縣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并抄報省政府有關領導;對超限報警頻繁的,將及時向市、縣政府或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發出《提醒敦促函》或《監察建議書》。
(5)開展告知式和突擊式檢查。屬地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監察執法處結合平時檢查(監察)掌握的情況,對區域煤礦逐礦進行分析研判、分類檢查。對誠實守信、依法依規、基礎條件好、管理水平高的煤礦提前告知檢查時間、檢查內容,由煤礦或上級公司提前自行組織檢查,煤礦自查發現的隱患問題并積極落實措施整改的,免于處罰或減輕處罰,煤礦自查不認真、走過場的,對發現的問題頂格處罰;對依法辦礦意識淡漠,基礎條件差、管理水平低的“不放心”煤礦開展突擊檢查或暗訪夜查,對存在非法違法生產(建設)的煤礦依法嚴查重處。
(稿件來源: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四川局)
按照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省級機構改革動員部署會議要求和“三定規定”,山東局結合全省非煤礦山實際情況,統籌謀劃,多措并舉,推進非煤礦山國家監察開好局、起好步。
一是召開會議,部署任務。2021 年10 月26日,山東局與山東省應急管理廳聯合組織召開全省非煤礦山安全監管監察工作座談會。13 地市非煤礦山重點市政府分管負責人、應急管理局主要負責人以及部分非煤礦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人員參加會議。山東局主要負責同志就礦山安全監察體制改革及國家賦予的非煤礦山安全監察職責進行了說明,分析了全省非煤礦山安全生產面臨的嚴峻形勢,對下一步全省非煤礦山安全工作作出部署。這是山東局機構改革后組織召開的第一次非煤礦山安全會議,標志著山東局正式開始履行對非煤礦山國家安全監察職責。
二是制定計劃,摸清底數。明確了四季度監察工作內容,制定四季度非煤礦山安全監察計劃:開展非煤地下礦山和尾礦庫安全生產大排查“回頭看”,監督檢查地方各級非煤礦山安全監管部門落實非煤地下礦山和尾礦庫安全生產大排查情況;監督檢查推進非煤礦山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情況,深入查找非煤礦山安全專項整治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地方各級非煤礦山安全監管部門嚴格落實并推進專項整治,確保專項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監督檢查防范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情況,推進地方落實《防范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工作方案》;監督檢查國家礦山安監局專項督查發現的問題隱患整改落實情況;加強非煤礦山重點地區安全生產,推動地方嚴格落實《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印發加強非煤礦山重點地區安全生產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
三是開展督導,實現“全覆蓋”。10 月28 日起,先后對淄博、聊城、濱州、濟南、臨沂、棗莊等6 個市非煤礦山安全監管工作開展督導檢查。監督檢查組由山東局分管負責同志、非煤礦山處工作人員及有關專家組成,采取聽匯報、查資料、看現場等方式,檢查各市非煤礦山安全監管工作情況、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督導反饋問題落實情況、非煤礦山安全監管執法情況,并向地方政府監管部門通報督導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和隱患。督導檢查將持續到今年年底,對各非煤礦山市實現“全覆蓋”。
(稿件來源: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山東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促進煤礦領域全面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山西局和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在推進煤礦安全雙重預防礦端系統與省級平臺聯網、制定《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施規范》(DB14/T 2248-2020)省級地方標準的基礎上,日前,聯合出臺了《關于開展煤礦安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示范礦創建的通知》和《關于印發煤礦安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兩項制度”的通知》。
山西局和山西省應急廳要求在全省生產建設煤礦、辦礦主體、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試行兩文件,一方面,通過示范礦建設發揮試點區域和骨干煤礦的示范帶動作用,充分發揮智能化、信息化技術在煤礦安全雙重預防機制運行中的作用,通過全員參與、持續改進,源頭治理、超前防范,管控風險、治理隱患,有效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的經驗做法。另一方面,通過《煤礦安全雙重預防機制信息系統使用管理辦法(試行)》,規范各類煤礦對礦端系統、省級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對省級平臺的日常管理,探索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化管理方法和線上遠程監管監察模式,為重大風險預判防控提供信息化支撐;通過嚴格執行《執法檢查煤礦安全雙重預防機制基本要求(試行)》,為全省各級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針對煤礦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進行現場檢查提供重要參考,為落實《安全生產法》相關要求和建設行業標準積累經驗。
(稿件來源: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山西局)
國家礦山安監局陜西局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自從2021 年6 月份進駐商洛市商州區大荊鎮東峪村開展工作以來,結合鄉村振興職責和東峪村實際,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助推鄉村振興工作落實做好。
一是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以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凝聚黨員干部和村民的力量和信心。“七一”前夕,駐村工作隊與村黨支部組織在村黨員干部、部分群眾代表20余人前往北寬坪鎮愛國教育基地開展學黨史主題黨日活動,大家紛紛表示,這次主題黨日活動辦的實在,內心受到震撼,一定要牢記歷史,居安思危,站在最廣大勞動人民的一面,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增強動力。
二是筑起防汛抗洪“紅色堤壩”,讓黨旗在搶險救災一線高高飄揚。2021 年7 月中旬以來,東峪村遭遇多次大雨災情,面對嚴峻的抗洪搶險形勢,陜西局駐村工作隊按照上級要求,會同東峪村兩委委員主動作為,壓實責任,全力開展抗洪防汛,轉移安置群眾、查災防災救災;通過發布廣播通知、電話告知等方式,及時提醒村民躲災避險,冒著大雨逐戶開展排查,研判汛情、制定措施,緊急轉移群眾共計2700 余人,主要危險點設立警戒并派專人值守,主動應對、積極作為,全村沒有發生人員傷亡,確保了廣大群眾的生命安全。洪水剛退,駐村工作隊與東峪村共建黨支部便帶領黨員突擊隊全力以赴搶修水毀路段、供水管道、排除滑坡危險點,讓鮮紅的黨旗在防汛搶險救災第一線高高飄揚。
三是多措并舉,聚力做好東峪村鄉村特色產業、特色種植養殖業提升工作。陜西局工作組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交流、入戶訪談、查閱資料、田坎地頭談心談話等方式,積極了解掌握東峪村村情民情。入戶訪談650 余次,訪談1500 余人次,積極謀劃東峪村鄉村振興措施、項目。東峪村特殊的山谷砂石土地,生長的土豆、玉米、藥材、蔬菜、核桃、紅柿子、板栗、黃花菜、土蜂蜜、土雞蛋等土特產,蘊含著豐富的微量元素,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工作組積極引導村民做好宣傳和銷售,馬鈴薯初步試銷售300kg,聯系銷售意向3000kg,核桃初步試銷100kg,板栗、黃花菜、土蜂蜜、土雞蛋共試銷200kg,持續增加村民收入,為今后相關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積累了寶貴經驗。幫助郭獅子等6 戶村民獲得40 萬元無息貸款,助力提升特色養殖規模,帶動村民提高收入。聯系銅川技師學院開展入學和就業服務,以教育反哺鄉村振興。聯系本村在外經商人員投資20余萬元,建成新型鄉村“農家樂”服務項目1 處,為下一步不斷拓展東峪村鄉村振興項目提供了范例和經驗。
四是全面落實動態監測和幫扶,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積極做好動態監測和幫扶,對全村610 戶2089 人進行了逐戶排查,填寫已脫貧戶/重點監測戶收入達標及政策享受清單210份,一般農戶收入達標清單400份,目前已全部審核、塑封到位。排查各類問題共17 項,其中村級問題1項,系四組至九組供水管道裸露,已掩埋到位。戶級問題16項,其中含住房安全問題11項,已解決危改竣工入住4戶,入住村委會公房1戶,剩余6戶危改正在實施,均已落實了過渡期安全住房;含收入方面問題5 項,均已納入低保。經“四支隊伍”研判,村民代表大會評議,公示無異議,共確定重點監測戶11戶28人,潛在風險戶15戶43人,11名幫扶責任人均已按要求入戶開展幫扶工作,并規范填寫幫扶紀實簿,戶均制定幫扶措施3 條以上,220 份幫扶聯系卡已全部入戶張貼到位。
五是把災后重建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最緊迫的民生工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駐村工作隊于災后第一時間報告局黨組和上級黨委、政府,積極籌措資金、聯系建設公司,開展災后水毀基礎設施重建,陜西局黨組成員帶隊前后4次約30人到東峪村調研慰問,籌措應急、救災重建資金45 萬元支持災后重建工作;上級黨委政府同意幫扶700 余萬元重建資金,目前水毀道路、水管重建、滑坡危險點排險治理工程全面開工,群眾生活出行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以實際行動堅守人民至上。
扎實的工作態度,務實的工作作風,時時處處事事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實事,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陜西局鄉村振興工作隊贏得了東峪村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的一致肯定和廣泛贊譽。“你們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陜西局給東峪村的幫扶力度很大,工作扎實,成效顯著!”商州區委書記張國瑜同志入村檢查時,對陜西局鄉村振興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稿件來源: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陜西局)
從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黑龍江局日前組織召開的提高煤礦監測預警系統穩定性視頻會議上獲悉,該局要求進一步提高煤礦監測預警系統穩定性。
據介紹,黑龍江省煤礦安全生產信息化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是仍然存在系統斷線率居高不下、故障或誤操作等導致的超限誤報警次數較多、煤礦企業管理不到位、基礎數據填寫不及時、從業人員業務能力不足、系統建設廠家售后服務滯后、煤礦和監管部門資金投入不足、系統軟硬件不能滿足要求等問題,信息化建設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會議強調,要統籌發展和安全,監測預警系統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哨兵”和“千里眼”,建設好使用好監測預警系統是遏制事故、推動煤礦安全發展的有效舉措,要進一步提高煤礦監測預警系統運行的穩定性,提高接入率,擴大覆蓋面,降低斷線率、誤報率。
會議要求,要提高自查質量,落實責任,真正做到培訓到位管理嚴、標校維護守規范、報警原因填報準、數據中斷有人管;建立通報和問責機制,煤礦企業、監管部門存在的問題多發、落實不力等情況要進行全省通報,啟動問責機制,干擾、刪除、篡改數據的堅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
針對當前部分煤礦企業以保供為名趕進度超能力、非法違法生產、災害治理不到位、采掘接續失調等風險加劇,國家礦山安監局湖北局多措并舉,確保歲末年初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在已完成全年執法計劃的基礎上,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湖北局將全局監察員編成6 個組,由局領導帶隊,不間斷赴基層一線明查暗訪、突擊檢查。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湖北局分析研判轄區煤礦安全現狀、主要災害風險以及防治對策措施,結合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執法計劃,對全省煤礦再梳理、再分類,確定1 處安全生產許可證過期和3 處新被批復開工建設礦井為近期重點監察執法礦井,嚴防以整改、技改之名非法違法組織生產。
在監測預警方面,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湖北局實行全員“三級五人”24 小時值班值守機制,堅持1 名局領導帶班、1 名處長和2 名監察員值班、1名司機值班備勤。強化值守人員業務培訓,緊盯國家礦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全天候、不間斷遠程監察、安全巡查煤礦實時運行情況。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湖北局列出2021 年最后40 天工作計劃,重點開展礦山安全宣講教育、監督檢查地方政府煤礦安全監管工作、開展煤礦機電設備專項監察、督促煤礦開展隱患集中攻堅、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等9 項工作。
(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
按照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工作要求,2021年10月29日至11月13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遼寧局異地執法組來到山西省,對臨汾市、朔州市開展了煤礦安全監察異地執法,共檢查抽查煤礦9處,查處各類安全隱患98 條,責令停止采掘工作面作業1 處,責令停止設備使用4臺(套),罰款67.6萬元。
在山西省朔州市檢查時,異地執法組發現山西朔州平魯區蘆家窯煤礦井下在用的約120 臺礦用隔爆型磁力啟動器無保護狀態指示功能,存在安全隱患,而這一問題在該縣區煤礦中存在較為普遍。
經調查,該礦雖然按照規定時限和技術要求更換了智能化綜合保護器,但隔爆型磁力啟動器主腔前蓋無觀察窗,無法實現保護狀態顯示功能。同時,該礦更換的新型保護器未對隔爆型磁力啟動器進行過流、短路、漏電等保護特性測試,無法實現保護狀態顯示,且井下調節保護參數需要打開主腔前蓋帶電作業,存在較大安全風險。
對此,異地執法組要求該礦委托方及承托方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力度,把更新淘汰該型號隔爆型磁力啟動器列入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任務清單。
山西省朔州市應急管理局表示,要抓牢抓實問題整改“后半篇”文章,做到一盯到底,確保問題整改到位,形成閉環。
(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