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瑋
(河南科技學院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綜合室 河南新鄉 453000)
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深入開展高校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對于維護風清氣正的校園政治生態有重要作用,為高校各項工作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高校廉政風險防控是高校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舉措。打鐵必須自身硬,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方針,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建設常抓不懈,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人民群眾深惡痛覺的各類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戰略性成果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然而“反腐敗永遠在路上”。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肆虐對全球的政治、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新時期,我們仍然面臨來自國內外的各種風險和考驗。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全國范圍內,僅在2021年8月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就有8569起,當前反腐敗斗爭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高校是人才的重要匯集地,也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高校的工作中有很多涉及到管人、管事、管財的領域,難免存在一些廉政風險隱患。因此,高校只有做好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才能貫徹好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為高校強筋壯骨、凝神筑魂。
高校廉政風險防控是高校提升競爭力,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我國高校數量不斷增加,且不同高校之間發展速度差距越來越大,疊加近年來高校生源減少帶來的不利因素影響,國內高校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而教學和科研工作是高校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衡量高校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一所高校教學和科研方面實力的提升,離不開本校教職工在教學和科研上的辛勤耕耘。做好高校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有利于提前化解權力運行過程中各種誘發腐敗的風險因素,有效遏制腐敗趨勢的進一步蔓延,進一步促進高校各部門(單位)服務職能的發揮,為高校師生提供一個公平、公正、廉潔、高效的校園環境,讓教師能夠在風清氣正的氛圍中無負擔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因此,高校廉政風險防控是高校增強綜合實力,提升綜合競爭力,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的職能也由原來的三大職能逐漸向多元化發展,但是人才培養始終是高校的重要職能之一。立德樹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是實現這一根本目標的人才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這么強力反腐,對腐敗采取零容忍的態度,目的是什么呢?是為了贏得黨心民心”。近年來,高校內的腐敗案例時有發生,特別是在推動高校教育事業發展涉及到的重點領域發生的腐敗問題,會嚴重損害教職工的利益,影響教職工凝心聚力的精神狀態。深化廉政風險防控,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氛圍,一方面能夠為教師的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對教師本身產生正面的影響。在教育過程中,只有教師自身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終不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春風化雨般的教育學生、影響學生,才能夠使清正廉潔的種子在每一位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高校才能稱之為有責任和擔當的社會主義高校,才能為黨和國家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通過對H學院廉政風險防控調查問卷、廉政風險點自查表等材料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當前高校廉政風險防控的現狀及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廉政風險防控意識不足,對風險防控工作不重視,缺乏主動性、持久性。隨著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不斷深入,監督執紀問責的不斷強化,廣大教職工逐漸對反腐倡廉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根據2016年的問卷調查統計顯示,參加調研的總人數為676人,對學校廉政風險點排查工作的相關要求表示清楚的人數為496人,占總人數的73.4%。而2020年的問卷調查統計顯示,參加調研的總人數為870人,表示清楚學校廉政風險點排查工作相關要求的人數為745人,占總人數的85.6%。一方面,與2016年相比2020年參加調研的人數增加了近200人,一定程度反映了全校各單位(部門)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另一方面,被調研對象對廉政風險點排查工作的相關要求表示清楚的人數占比提升了約12個百分點,可見從個人層面,廣大教職工對學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也更加了解。
然而,與當前新形勢下我們面臨的反腐倡廉工作壓力相比,各單位(部門)的廉政風險防控意識仍然不足,對風險防控工作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根據2020年的問卷調查統計顯示,有11.9%的教職工表示只接受過一次本單位(部門)包括領導講話、廉政黨課、警示教育等形式的廉政教育,該數據反映出一些單位(部門)的廉政教育效果欠佳,沒有給教職工留下深刻印象,廉政思想不夠深入人心,不利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
廉政風險點排查不細致、不全面,廉政風險防控措施不具體、不實用。在2020年廉政風險點自查表中發現,不同單位(部門)職能相似的崗位查找的廉政風險點差別較大,存在個別崗位廉政風險點排查不細致、不全面的情況。這反映出該單位(部門)的教職工對自身崗位的廉政風險防范意識不強,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崗位可能存在多個廉政風險點,在自查時沒有用廉政風險防控思維思考問題,認為自己與廉政風險防控關系不大。一些教職工在崗位的廉政風險點查找方面寫的較為全面,但是在廉政風險防控措施上寫的不夠具體和實用。一項任務的完成基本可以分為前期計劃、中期執行、后期總結,一些自查表中的廉政風險防控措施只集中在其中某一時期上,或者是較為簡單的概括為要嚴格按照相關規章制度執行等籠統的措施。以上潛在的廉政風險隱患如果不能及時妥善處理,教職工在工作中出現廉政問題的可能性較高。
廉政風險防控監督力度偏弱,監督合力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根據2016年的問卷調查統計顯示,90.8%的教職工表示所在單位(部門)對排查出的廉政風險點在一定范圍內進行了公示,2020年的問卷調查統計中只有60%的教職工表示所在單位進行了公示,下降了30個百分點。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教職工所在單位在公示時方法單一,如只是簡單的將廉政風險點打印后直接粘貼在辦公室附近的公告欄上,沒有通過其他渠道進行公示。另一方面,這一問題也與單位(部門)教職工對本單位(部門)所涉及到的具體廉政風險點關注度不高有關,認為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是有關部門的職責,和自己關系不大。
然而,在高校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中,廣大教職工的監督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已查處的高校案件中教職工所提供的問題線索是重要的依據之一。一個單位(部門)廉政問題的發生概率與該單位(部門)教職工的監督作用發揮的充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呈現負相關,如果缺失廣大教職工的監督,高校的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就失去了一個有力的抓手。
加強組織領導,抓好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一崗雙責”,全面壓實風險防控責任。作為全面從嚴治黨重要措施之一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要求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在抓好本單位(部門)相關業務工作的同時也要抓好本單位(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在高校廉政風險防控工作中,抓好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一崗雙責”,就是要讓各級黨政領導干部不僅是黨風廉政建設的參與者,更是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人,從而切實做到壓實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在分管工作范圍內的廉政風險防控責任,促使其加強對分管工作和相關崗位教職工的監督和管理。
全面且精準的查找自身崗位的廉政風險點,應當按自己找、領導提、群眾幫、專家審、集體定等程序和方式進行,這些都離不開黨政領導干部的統籌規劃。 對于黨政領導干部而言,督促與幫助分管工作范圍內的教職工查找廉政風險點,并制定與之相匹配且行之有效的廉政風險防控措施是加強本單位(部門)廉政風險防控的重要手段,而加強本單位(部門)廉政風險防控又是實現其對分管工作和相關崗位教職工的監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強高校的廉政風險防控就要加強組織領導,抓好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一崗雙責”。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師生的廉潔意識、規矩意識和法制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了文化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奔訌娏逃?,維護風清氣正的校園廉政文化氛圍,是提高高校廉政風險防控能力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校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深入的必然選擇。
為了達到入腦入心的廉政文化宣傳教育效果,高校應當結合自身作為高素質人才匯集地的先天優勢,不斷豐富廉政文化宣傳教育的途徑與形式。高校不僅應當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不斷拓寬廉政文化宣傳教育的傳播渠道。同時,也應當注重在人數上占比很大的大學生群體,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豐富廉政文化宣傳教育的表現形式,既有凸顯文科在創意、用詞等方面優勢的宣傳教育形式,又有凸顯理工科在統計分析、邏輯推理等方面優勢的宣傳教育形式,利用文化的影響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廣大師生的廉潔意識、規矩意識和法制觀念。
加大公開力度,調動師生對廉政風險監督的積極性,實現監督渠道的多樣性。如前文所述2020年的黨風廉政建設問卷調查數據統計中,有一定比例的教職工沒有看到所在單位(部門)對廉政風險點進行的公示,這一現象客觀導致部分單位(部門)的廉政風險點沒有足夠充分的暴露在“陽光”下,容易使教職工對高校的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產生誤解,不利于調動師生對廉政風險崗位進行監督的積極性。因此,高校要通過多種方式,如張貼在公告欄,召開相關會議,發布在單位(部門)網站、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方式,實現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公開包括廉政風險點在內的各類事項,方便師生進行監督。同時,對于已經查處的違紀案例,要堅持查處一起曝光一起,使紀委專責監督與師生的監督相輔相成,對潛在的廉政風險產生極大的震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