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農業科學》2021年第12 期《樹冠覆膜對沙糖桔采后保鮮性能的影響》(作者朱智鋒等)報道,為規范沙糖桔樹冠覆膜技術的應用、合理采收和采后生產,以及為延長沙糖桔的市場供應期提供理論依據,研究了樹冠覆膜對沙糖桔果實品質和保鮮性能的影響。以桂林產區的沙糖桔為試材,樹冠覆膜為處理組,未覆膜的留樹果實為對照,分7 個時期采樣,測定果實的色差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初生代謝物、呼吸速率、激素水平、果面蠟質組分、蠟質合成相關基因表達量、失重速率及采后腐爛率。
結果表明,與對照相比,樹冠覆膜延緩了果面光澤度下降速率,果皮顏色更紅,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37%~3.37%,固酸比提高1.87~8.12,果實呼吸強度降低1.93%~16.45%,內源ABA 含量提高13.48~15.04 ng/g,蠟質總量提高1.14~3.47 μg/cm2,與蠟質合成相關基因如CER1、CER26等表達量高于對照,失重率降低22.24%~29.27%,采后腐爛率下降1.06%~17.65%。覆膜后隨著采收期的推遲,沙糖桔果面光澤度及果實固酸比從12 月底一直降至2月28 日,3 月略有回升,果皮顏色也由鮮紅色逐漸轉黃并于3 月再轉為紅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失重速率呈上升趨勢;采后腐爛率逐漸增加,2月3 日、2 月28 日和3 月16 日采后貯藏25 天的腐爛率分別為19.26%、32.06%和30.00%;且桂林產區的沙糖桔開花時間多為3 月下旬,過晚采收可能會影響樹體的開花著果。綜上所述,樹冠覆膜能顯著提高沙糖桔脫落酸含量(ABA)和果面蠟質總量,降低采后腐爛損耗,改善沙糖桔的保鮮性能,但過晚采收會降低果實的保鮮性能,廣西桂林產區的沙糖桔采收期最晚應控制在2 月下旬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