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動態·品種”欄目特約編輯:艾 華
以“突尼斯軟籽”為母本,以“中石榴1 號”為父本雜交育成的超軟籽石榴新品種。2020 年12 月21 日獲得國家林業與草原局植物新品種權登記(品種權號:20200336),12 月26 日通過河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良種編號:豫S-SV-PG-004-2020)。
平均單果重462 g,果實近圓形,縱徑94.56 mm,橫徑83.86 mm,果面深紅色,著色率在98%以上,光潔明亮。果皮厚5.62 mm。籽粒深紅色,汁多,味甜酸,品質佳,出汁率83.1%,核仁超軟,硬度1.07 kg/cm2,可食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
豐產性較好,大小年不明顯。大苗定植第2年樹高2.0 m,結果4~6 個,3 年生樹平均株產16.2 kg,每667 m2產量1 344.6 kg;5 年生樹平均株產30.5 kg,每667 m2產量2 531.5 kg。
在河南省鄭州市,3 月萌芽,5 月初頭茬花開放,5 月10 日起二茬花開放,開始進入盛花期,盛花期持續20~25 天,6 月中旬進入末花期,花后1~2 周開始生理落果,生理落果一般持續2~3 天,果實發育期約118 天,9 月下旬果實開始成熟,11月中下旬落葉,營養生長期約180 天。
□據 《中國果樹》(2021 年第8 期)《超軟籽石榴新品種“中石榴4 號”的選育》,作者李好先等(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鄭州,450009);通信作者曹尚銀,E-mail:s.y.cao@163.com□
以“綏李3 號”為母本,“大李”為父本雜交育成的新品種。2018 年12 月獲得吉林省林業廳林木良種審定證書。
果實心臟形,平均單果重57 g,最大果重110.5 g,果頂平,縫合線淺,果實較對稱。成熟果實底色黃色、蓋色紫紅色,大部分著色,外觀好。果肉黃色,肉質松軟,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5.8%。鮮食品質好。半離核,果核橢圓形,核翼明顯。
長勢中等。5 年生樹產量23 833(開心形,833 株/hm2)~37 050 kg/hm2(紡錘形,1 250株/hm2)。
在吉林公主嶺地區,4 月下旬至5 月初開花,8 月上旬果實成熟,10 月中下旬落葉。營養生長期180 天左右。果實發育期100 天左右。
□據《園藝學報》(2021 年第6 期)《抗寒李新品種“福祿”》,作者張艷波等(吉林省農業科學院,長春,130033);通信作者李鋒,E-mail:lifengjlgs@aliyun.com□
由“青皮” 佛手自然芽變體經嫁接培育而成。2020 年7 月獲農業農村部頒發的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幼果果面呈現縱向黃綠間條紋狀,持續至果實完全成熟前2 周。進入成熟期的果實果面綠色部分向黃色轉變,直至完全成熟后均變成黃色。果實基部不開裂,果頂端指狀或拳狀閉合。結果能力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且適宜制作為觀賞盆景。
在浙江金華,4 月中下旬春花開花,夏季偶花,秋冬無花,4—10 月為果實發育期,10 月果實由青轉黃,果實轉黃后可在樹上掛果5~8 個月。
□據《園藝學報》(2021 年第8 期)《佛手新品種“翠指”》,作者王小青等(浙江師范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浙江省特色經濟植物生物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金華,321004);通信作者廖芳蕾等,E-mail:2229450302@qq.com□
由哥斯達黎加火龍果原生種(Hylocereus costaricensis)和越南白肉品種 “白玉龍”(Hylocereus undatus)雜交后代中選出的紅肉火龍果新品種。2016 年8 月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果實長橢圓形,橫徑8.6 cm,縱徑12.4 cm,平均單果重525 g;果皮亮紅色有光澤、鱗片較厚呈鮮綠色,全熟后變紅色;果肉鮮紅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邊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9%,可食率76%;質地脆爽、清甜多汁、微香。
定植后12 個月開始投產,第2 年可進入豐產期,產量約為36 000 kg/hm2。
一年開花結果10~12 批次,在廣西南寧頭批花4 月底現蕾,果實6 月中旬成熟;最后一批花11 月上旬現蕾,12 月底成熟。夏季果生育期約30 天,冬季果生育期約50 天。
□據 《園藝學報》(2021 年第6 期)《紅肉火龍果新品種“美龍1 號”》,作者黃黎芳等(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南寧,530007),通信作者梁桂東,E-mail:liangguidong2005@126.com□
由CP10 與“碭山酥梨”雜交選出的梨新品種。2020 年7 月獲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證書。
實長圓形,果個大,平均單果重376 g;果皮底色黃綠色,蓋色為紅色;果面光潔、果點密;梗洼和萼洼淺,萼片脫落。果肉白色,肉質細脆,硬度6.4 kg/cm2,汁液多,酸甜適口,果心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4%。果實耐貯藏,室溫下可貯放3~4 個月保持品質不變。
樹勢中庸。盛果期產量39750kg/hm2。
在遼寧省興城市,3 月下旬萌芽,5 月初盛花,10 月上旬果實成熟,果實發育期160 天左右。
□據 《園藝學報》(2021 年第8 期)《晚熟耐貯紅皮梨新品種“晚脆香”》,作者王斐等(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農業農村部園藝作物種質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遼寧興城,125100);通信作者姜淑苓,E-mail:jiangshuling@caas.cn□
在安徽省碭山縣發現的“金冠”蘋果的芽變新品種。2015 年12 月通過安徽省園藝學會園藝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審定。
平均單果重211.4 g。果實長圓錐形,果形指數0.88,果梗長,梗洼較深,萼洼處略有五棱突起。果面黃綠色,光潔,果銹極少,蠟質少,有果粉;果點中等大,稀疏,凸起,淡褐色,無暈圈。果皮薄,果心小。果肉黃白色,肉質松脆、細膩,汁液多,風味甜酸,有濃郁香氣,品質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83%,可溶性糖含量13.53%,可滴定酸含量0.44%,維生素C 含量11.0mg/kg。果實較耐貯運,在室溫下可貯藏15 天。
在安徽省碭山縣,3 月上旬花芽萌動,4 月上中旬初花,4 月中旬盛花,9 月下旬果實成熟,比對照品種“金冠”晚7~10 天,果實發育期150天左右,12 月上旬落葉。
□據《中國果樹》(2021 年第8 期)《蘋果新品種“佳冠”的選育》,作者雷波等(安徽省碭山縣園藝場,安徽碭山,235392);通信作者葉振風,E-mail:yezhengfeng@ahau.edu.cn□
由安徽省碭山縣發現的“碭山酥梨”高糖芽變選育而來。2016 年10 月通過安徽省園藝學會園藝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認定。
果實卵圓形,果皮為褐色。平均單果重355.4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顯著高于“碭山酥梨”,可溶性糖含量11.2%,有機酸含量0.11%,維生素C 含量77.0 μg/g,硬度為3.74 kg/cm2。
在安徽碭山地區,3 月初花芽開始萌動,3月底花序分離,4 月初開花,4 月7 日左右盛花期,果實成熟期在9 月20 日左右。定植后3~4年開始結果。
□據《園藝學報》(2021 年第8 期)《梨新品種“碭山金酥”》,作者賈兵等(安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合肥,230036);通信作者衡偉,E-mail:hengwei@ahau.edu.cn□
從浙江省磐安縣野生榧樹中選出的三倍體新品種。2020 年12 月獲得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品種權號:20200372。
種實特大,平均鮮果重17.6 g,縱徑4.10 cm,橫徑2.66 cm,果形指數1.56,長橢圓形,淡黃綠色。鮮果出核率31.40%,干核出仁率59.66%。種核特大,平均重5.5 g,干重3.5 g,縱徑3.67 cm,橫徑1.72 cm,核形指數2.14,長倒卵狀橢圓形。種仁平均單個干重2.1 g,長倒卵狀橢圓形,炒制后脫衣方便,質松脆,稍硬,品質優良,脂肪含量48.1%,蛋白質含量12.1%,可溶性糖含量1.83%。
小砧木嫁接,一般4~5 年開始結實,14~15年后進入盛果期;8~10 m 大砧嫁接,一般3~4 年開始結實,10~12 年達盛果期。盛產期大樹一般株產榧蒲100~150 kg,最高可達400 kg,經濟壽命有數百年。
在浙江省磐安縣,花芽3 月中下旬萌芽,葉芽4 月上旬萌芽。胚珠4 月上旬展現,傳粉滴吐露期4 月中旬,胚珠5 月脫落;翌年5—6 月落實期,種實9 月上旬成熟。
□據《中國果樹》(2021 年第8 期)《香榧新品種“玉山果榧”的選育》,作者陳紅星等(浙江省磐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浙江磐安,322300);通信作者張敏(浙江農林大學/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E-mail:mzhang@zafu.edu.cn□
由云南省魯甸縣龍頭山鎮沙壩村發現的一株實生核桃樹選育而成的晚實核桃新品種。2020 年通過云南省核桃良種審定,編號:云S-SC-JS-015-2020。
堅果平均重13.47 g,三徑平均值3.36 cm。堅果短扁圓球形,果頂鈍尖,果肩圓,果底平,殼面淺麻,縫合線突出、緊密,殼厚0.92 mm,取仁易,能取整仁。出仁率56.87%。平均仁重7.66 g,飽滿,種皮灰白色,仁質細膩,食味香純,無澀味,品質極上,脂肪含量69.8%,蛋白質含量20.9%。
在6~8 年生原生鐵核桃大樹上高接換頭,一般2 年左右結果,4~6 年后有一定產量,平均株產3.4~6.4 kg。
在云南省魯甸縣,3 月中旬發芽,3 月下旬雄花散粉,4 月上旬雌花盛花,雌花柱頭淡黃色,屬于雄先型,果實9 月中旬成熟,12 月中旬落葉。
□據《中國果樹》(2021 年第9 期)《核桃新品種“云林烏雨”的選育》,作者鄒偉烈(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昆明,650204);通信作者范志遠,E-mail:fzhy123456@sina.com□
從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女媧山的野生中華獼猴桃中選育而成的黃肉新品種。2020 年通過陜西省果樹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
平均單果重76.97 g,最大單果重106.42 g。果實心形,頂部略尖,果皮薄,果面黃綠色,有光澤。后熟果肉為金黃色,日照偏短時中心紅色,肉質細,汁多,酸甜爽口,濃香,品質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1%,可溶性糖含量15.7%,可滴定酸含量1.2%,維生素C 含量2 316 mg/kg,干物質含量23.3%。在陜南,果實常溫下可存放20 天左右,低溫下可貯藏90~120 天。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7.5%時,采后常溫下19 天開始軟熟;在低溫下軟熟后,硬度長時間保持在1~2 kg/cm2,95 天后仍保持在1 kg/cm2左右,軟熟貨架期較長。
高接在3 年生“美味”實生砧木上,第2 年可掛果,第3 年平均每667 m2產量687.1 kg,第4 年1 076.8 kg,第5 年1 313.7 kg。
在陜西省安康市月河川道地區,3 月上旬萌芽,4 月上旬現蕾,4 月中旬開花,花期6 天左右;4 月上旬一次新梢開始生長,5 月中旬停止;二次梢生長始于6 月初,7 月中旬進入緩慢生長期;三次梢始于7 月底8 月初,9 月下旬果實成熟,果實生長期156 天,11 月中下旬落葉。
□據 《中國果樹》(2021 年第9 期)《黃肉中華獼猴桃新品種“安鑫”的選育》,作者李夏等(陜西省安康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陜西安康,725000),E-mail:3754285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