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菲
(豫章師范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1)
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局部沖突和戰爭也屢見不鮮,國際社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中國也面臨諸多方面的挑戰。面對這樣的局勢,必須高度警惕國家安全問題。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黨的十九大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寫入修改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實現了我們黨在國家安全理論上的重大轉折。黨中央提出了“把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要求,對各級學校,尤其是初中學校加強青少年國家安全教育提供了遵循和科學指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2條規定:“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由此,國家安全已不僅僅局限于土地的安全,而且覆蓋政治、經濟、文化、網絡和生態資源的各個方面,與我們的人身安全息息相關。當今世界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考驗,經濟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經濟競爭與科技競賽日趨激烈,地緣沖突、恐怖主義、環境惡化、網絡安全等問題持續困擾著世界人民。從國內形勢來看,人民不斷增長的生活需求和發展不平衡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尚未充分協調,生態環境壓力不容小覷,國家安全工作面臨的挑戰超越了以往任何時期。各級學校應勇于擔當,立德樹人,為國育才。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青少年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逐漸成熟,思維開始活躍起來,學校和教師應注意引導初中生的思想觀念。加強青少年國家安全教育,為增強國家安全能力提供持久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就是在為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儲備人才。
國家安全教育主要通過學校這個平臺實施到位,并通過課程載體落到實處。國家安全體系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在初中《道德與法治》中,針對初中生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培養內容,主要集中在八年級第四單元第九課,但教材沒有詳盡闡述總體國家安全觀所包括的每個安全類別,只是通過例子對這些安全類別進行說明。同時,教材的其他章節并未充分發掘、解釋和整合國家安全教育內容,因此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其所蘊含的國家安全教育方面的價值尚未體現。
國家安全教育通常被納入思想政治課,其他學科如語文、歷史、地理、信息技術等很少提及相關內容,更不可能在教學過程中將其上升到培養國家安全意識的高度。比如,網絡黑客攻擊國家網站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那么,政治、地理、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提及這些行為。由此可見,其他學科所蘊含的國家安全教育的資源有待開發,國家安全教育尚未自然地滲透到其他學科的教學過程中。
目前,初中學校的國家安全教育仍然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由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沒有激發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有些學校沒有開展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有些學校在教育實踐方面略有欠缺。活動的形式不夠靈活,參加者沒有完全覆蓋,活動流于形式,缺乏內涵。這些問題使初中階段國家安全教育的成果不佳,無法實現預想的教育目標。
教師可以有效整合課內資源與課外資源,面向學生介紹國家當前的內外局勢,培養他們的國家安全意識,強化他們的國防意識等。比如,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將香港納入國家安全體系。教師可以講解相關背景知識,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美好生活與國家安全的關系,把對國家安全的認識上升為愛黨、愛國情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初中實踐活動可依托當地特色文化,如南昌的紅色資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南昌軍事主題公園,現場實踐教學,寓教于樂;可以借助微信、QQ、抖音、微博等平臺介紹國家安全信息,加強輿論指導,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的建設,引導學生探索、感悟、發展學習能力;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相關的教育活動,如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可以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某些方面內容進行專題教育,如開展網絡安全社區宣傳活動,參觀教育實踐基地,組織模擬法庭、知識比賽等,加大對國家安全知識的宣傳,為國家安全教育營造良好氛圍。
學校應以培養國家安全教育名師為己任,堅持專兼結合,打造全國一流教師隊伍。教師在國家安全教育中的表現,必須被納入年度考核,供晉升職稱和評選參考。學校可以將學生參加國家安全教育實踐活動的表現納入綜合素質檔案,作為評優評先等重要參考。此外,學校還必須制定指標系統,以評估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及維護國家安全能力,組織開展教育教學效果評估。總之,國家安全教育的地位不容小覷,學校應加強相關方面的建設,培養優秀教師,健全教育考核機制,力爭在實踐中落實國家安全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動員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強調要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增強全黨全國人民國家安全意識,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因此,青少年國家安全教育不只是學校的責任,還應該是家庭和社會的共同責任。學校、家庭、社會都必須共同重視青少年國家安全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唯有多方努力,將國家安全教育落到實處,國家才有希望和未來。青少年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應具備國家安全意識,才能建設好國家。青少年必須具有對社會生活的觀察與思辨能力,認識個體命運與國家命運密切相關,深入理解國家安全,履行責任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