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彪郭賢麗邱福云
(平南縣農業農機技術推廣中心,廣西 平南 537300)
大青棗能否實現高產、優質栽培,與栽培地的氣候條件有直接關系。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平南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水豐富,適宜種植大青棗。大青棗生長速度快,綜合效益高,營養物質含量豐富,深受大眾喜愛。種植大青棗可以給種植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如果種植階段管理不當,使大青棗受到病蟲害侵擾,則會降低青棗的產量和質量。基于此,分析大青棗高產優質栽培及病蟲防治技術非常重要。
大青棗品種較多,每個品種的口味與種植產量均不同。為了達到大青棗高產栽培目標,需要結合平南縣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等因地制宜地選擇栽培品種,建議種植密思棗[1]。密思棗不僅品種優良,而且枝刺數量較少,果實為橢圓形,口味清甜、可口。大青棗屬于異花授粉植物,所以按照授粉品種∶主栽品種=1∶4的比例配植授粉樹。
北回歸線以南的大部分地方都適合大青棗生長,但選址應以避風、排灌良好、微酸性沙壤土為宜。大青棗種植時間以3—5月為宜,視天氣而定。有水源的地方,全年均可種植。平南縣大青棗種植時間為3—4月。大青棗生長迅速,植株壽命長且多利用側枝斜生,樹冠面積大,定植距離以6m以上為宜,一般行株距為6m×5m。栽植之前需要開挖種植穴,按照南北方向進行,種植穴直徑60~100cm。在種植穴內施加有機肥,并做高畦,避免大量積水無法及時排出導致幼苗根系缺氧。栽植一年生苗時需要保留主干,僅裁剪葉片即可。栽植裸根苗,要將泥土、生根粉混合均勻,將苗木垂直栽植于種植穴中間并進行填土,幼苗基部周圍做20cm淺盆狀,便利灌水,必要時基部包覆稻草,以防烈日蒸曬[2]。
大青棗基肥施加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0%左右,埋施攻梢基肥,以有機肥、高氮復合肥為主。每株埋施雅拉生物有機肥2.5~5.0kg。新稍生長期,每隔7~10d淋1次0.2%~0.3%尿素水肥,追肥三四次。今后每隔40~50d施一次復合肥,每次每株樹施肥0.2~0.3kg。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每株樹施腐熟麩餅肥1.0~1.5kg,提高果實甜度。2a后,要加大施肥量,4月上中旬每株施腐熟土雜肥30.0~40.0kg、復合肥和磷肥各0.5kg,7月開花期每株施復合肥0.5~1.0kg,11月中旬每株施復合肥0.5~0.6kg。另外,8月下旬至10月下旬葉面追肥三四次,用0.2%硼砂、0.2%硫酸鋅、0.5%硫酸鎂夾雜水溶液對樹冠噴霧,促進坐果及果實發育[3]。
對于大青棗的水分管理,開花期間需要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樹梢生長。開花20d至幼果期,需水量逐漸減少,土壤表層保持一定的干燥度,坑溝內保持土壤濕潤即可。果實長至手指大小時,保持土壤濕潤。需要注意的是,果園不宜長期積水,可以在果園中間開條溝進行排水。
大青棗萌發率較高,在不同季節都會抽發新梢。基于以往的種植經驗,青棗樹修剪后產量會提高,不進行修剪或修剪次數較少,則果樹產量較低。通常,一二年生主枝修剪以多主枝開心形為主,三年生及以上主枝修剪以三主枝自然開心形為主。
1.4.1 主枝修剪。一年生幼樹需要在距離嫁接口30cm處進行修剪,可以促進側枝生長。確定主枝時,應優選分布均勻且發芽較好的枝條。二年生及以上幼樹適宜在棗果采摘完成后進行修剪,一般在3月以后進行,在距離嫁接口10cm處修剪新梢,隨后會長出大量新梢,選擇生長發育良好的枝條作為新主干,將剩余新梢剪除。
1.4.2 長梢修剪。果實采摘后,仍然保留舊主枝,在主枝長15cm時,將剩下的枝葉剪除[4]。30d后,主枝再次生長,新梢長至50cm時可以進行修剪,此時的樹梢即留作結果枝。
1.4.3 花前修剪。主干修剪次數較多,果樹枝梢生長十分茂盛,所以開花期間要摘除花心,確保果枝生長旺盛。
為了避免落花,要做好授粉樹蜜蜂釋放工作,干旱時種植戶需要在早晨和晚上噴灑清水。要想提高大青棗產量、提升大青棗口感,建議在大青棗進入花果期后噴灑0.2%硫酸鎂溶液、0.5%磷酸二氫鉀、0.3%硼砂。此外,還要采取疏果措施,通常在幼果期進行,主要疏除小果、畸形果及病蟲果。為了防止太陽曝曬、病蟲害和鳥類損害果實,可對果實進行套袋。另外,套袋的果實著色良好,上市后有利于提高商品價值,并能避免農藥污染導致的安全性問題。雖然開花期大青棗的花量較大,但坐果率不高,要提高大青棗產量,需要保持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光照和溫度適宜,從而促進大青棗盡快生長。
結合平南縣大青棗栽培經驗,比較常見的大青棗病蟲害有白粉病、紅蜘蛛、介殼蟲等。為避免病蟲害影響大青棗的產量與質量,應提前制定防治對策。
大青棗生長過程中常會出現白粉病,白粉病會導致大青棗新芽、葉片與果實受損。如果大青棗幼果期發生白粉病,會導致幼果脫落;大果感染白粉病后,果皮逐漸變為褐色,果面出現凹陷,影響果實美觀。在冬春季節大青棗收獲后,要迅速剪除病樹枝條,促進新梢生長。一旦發現病情,立即用藥進行防治。藥劑可選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5%粉銹寧2000倍液或10%氟硅唑2000倍液或40%苯醚甲環唑3000倍液,每隔10~15d噴1次,連噴兩三次。
2.2.1 紅蜘蛛。每年3—5月是紅蜘蛛的高發期。在大青棗新梢萌芽期,紅蜘蛛危害最為嚴重,會導致樹葉變黃、脫落,建議混合噴灑10%掃螨凈800倍液+48%樂斯本1000倍液進行防治。
2.2.2 介殼蟲。介殼蟲種類較多,每種介殼蟲的防治方法不同,因此,介殼蟲的防治難度較大。大青棗一旦遭受介殼蟲危害,不僅會影響葉片正常發育,而且會導致果實脫落,嚴重時直接導致果樹死亡。對此,建議栽培人員加強栽培管理,在樹干上涂抹涂白劑避免介殼蟲危害。將生石灰、食鹽與硫黃粉等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涂白劑,并在其中加入適量膠水,以免涂白劑后期脫落。介殼蟲進入幼蟲期后會啃食果樹葉片,影響果樹健康生長,此時建議選擇樂斯本1000倍液進行防治。如果介殼蟲數量較多,發生比較嚴重,可以混合噴灑多殺菊酯2000倍液+功夫乳油4000倍液進行防治[5]。
平南縣在大青棗栽培方面經驗豐富。栽培大青棗時,應結合種植地的地理位置和果樹生長需求等,科學選擇品種與種植時間,優化栽培方案,重點防治病蟲害,保證大青棗健康生長,提高大青棗的產量與商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