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桂平賴啟芳
(1.永福縣堡里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 永福 541899;2.永福縣三皇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 永福 541899)
永福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西南部,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8.8℃,年平均降雨量1937mm,日照百分率為35%,無霜期300d以上。土壤類型為第四紀紅土和沖擊土發育形成的土壤,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水源豐富。耕地面積32.8萬hm2,旱地9.5萬hm2[1]。永福縣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土壤環境為發展山旱地葡萄提供了基礎。永福縣從廣西植物組培苗公司引進“野釀2號”葡萄品種進行種植,現將“野釀2號”品種在山旱地種植的技術特點介紹如下。
“野釀2號”是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廣西植物組培苗有限公司在河池市宜州區德勝鎮桃村野生毛葡萄變異株中選擇的兩性花株系,通過組培選育而成的新品種[2-5],具有生長健壯、花穗量大、掛果率高、果穗較大和高產穩產等特性。
永福縣于2015年從廣西植物組培苗有限公司引進“野釀2號”組培苗試種,5年來共引進組培苗53104株,種植面積約1320hm2,分別在永福鎮、廣福鄉、羅錦鎮、堡里鎮、龍江鄉等地種植。“野釀2號”葡萄品種果粒圓形,平均縱、橫徑為3.2、1.3cm,粒質量1.55g,果皮黑紫色,有小黑點狀果蠟。每果平均有種子3.6粒,褐色。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為11.8%,出汁率72.8%,總糖(以葡萄糖計)9.73g/100mL、總酸(以酒石酸計)1.49g/100mL、單寧63.3mg/100mL,平均產量1666.75kg/hm2。“野釀2號”是釀酒葡萄中的優良品種。
從筆者2015—2019年觀察記錄的數據來看,“野釀2號”表現出如下特點。一是“野釀2號”在永福縣種植具有生長健壯、抗逆性強、較耐瘠瘦、栽培易管、花穗量大、掛果率高、果穗較大以及豐產性好等特性。二是“野釀2號”在花穗伸長期至幼果期,遇長期陰雨易感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以及穗軸褐枯病,果實成熟期易感果腐病、白腐病等。三是在春季長期陰雨的情況下,只要按技術要求做好防治、用好藥,“野釀2號”能正常掛果并獲得較好收益。四是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野釀2號”在6—7月長出的2次花穗能正常開花、結果、成熟。
在永福縣種植“野釀2號”,不宜選擇稻田、低洼排水不良地,最好選擇坡度大的丘陵山地或石山地。在永福縣種植“野釀2號”組培杯苗,以3—5月種植為宜。種植株行距為4.5m×5.0m或4.3m×4.5m,每667m2種植30~40株(丘陵山地30~35株,石山地35~40株)。
2.2.1 對幼樹進行科學施肥。首先要施足基肥,即定植前每株(種植坎)施腐熟農家肥10.0~15.0kg或生物有機用肥2.0~3.0kg,復合肥0.4~0.5kg,要求肥料與泥土充分拌勻后回填種植坎,15d后種植。組培杯苗定植后,一般20d左右即可萌發新芽,萌發新芽后用0.3%~0.4%高氮復合肥淋施兩三次,每株淋肥水2.0~2.5kg,要在植株外圍10~15cm處淋肥,每次淋肥間隔10~15d,以促進植株快速生長。6月上旬、8月上旬各施1次復合肥,每次每株施高鉀復合肥0.15~0.25kg,撒施后蓋土或蓋草。
2.2.2 對掛果樹進行肥水管理。掛果樹每年需要施2次肥。第1次為冬肥,即每年12月至翌年1—2月進行,每株施腐熟有機肥或農家肥15.0~20.0kg或生物有機肥2.0~3.0kg、高鉀復合肥0.5~1.0kg、鈣鎂磷肥0.8~1.0kg、硼砂25~30g,在樹盤外距植株50~60cm松土撒施,施后蓋土,蓋土后在樹盤撒石灰0.5~1.0kg。第2次為膨果肥,即每年6—7月,每株施生物有機肥23.0kg、高鉀復合肥0.3~0.5kg、鈣鎂磷肥0.5kg,在樹盤外(距植株60cm以上)松土撒施,并蓋土或蓋草。6—7月永福縣多暴雨,要做好果園排水工作。
另外,在“野釀2號”萌芽期、始花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需要各噴灑1次多元素葉面肥,以補充植株生長發育、開花、結果所需的大、中、微量元素。在初花期和謝花期,各噴施0.3%硼砂1次,噴施時間最好選擇晴朗無風天氣的15:00以后。可與防治穗軸褐枯病的藥劑進行混噴。在花穗現粒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果實著色期分別噴施果特5號1次(用量按產品說明),在開花前、果實膨大期分別施含腐殖酸水溶肥1次。
永福縣地形多為丘陵山地,葡萄栽植適宜采用平棚架式,宜采取“X”形整枝,在架面上均勻培養多級枝蔓和結果枝組[3]。坡度較大的地一級主蔓應往坡向牽引。
2.3.1 選蔓、引蔓。在組培苗生長初期,為了促進根系生長,不宜過早定蔓。苗高40cm之前可預留2個新蔓,待苗高至40cm后,選擇1個長勢健壯的新蔓,用竹木牽引上棚,將其培養成主干,其余新蔓剪除。新蔓長至棚面時進行摘心,留先端2個副蔓分別引至兩側架面作為一級主蔓。如果在坡地種植,一級主蔓應往坡向牽引。
2.3.2 冬剪。“野釀2號”在永福縣的適宜冬剪期為小寒后至立春前,即1月中旬至2月底。冬剪時主要剪去病蟲枝、纖弱枝、交叉枝和過長枝。修剪量控制在留芽量1500個/m2左右,結果母枝長度視枝條質量、架式綜合考慮,長的留7~10芽,中等的留4~6芽,短的留兩三個芽,架面空處長留。剪后及時把剪下的枝、葉清出果園,并集中燒毀。冬剪過早、過遲均易產生傷流,過多傷流對樹體生長不利。
2.3.3 抹芽、摘心。在主干和結果枝上只選留強健的主芽,抹去所有副芽,掛果蔓長至90~10cm,即12~15葉時摘心,并抹去所有副芽和營養蔓。
幼樹時期主要預防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黑痘病、葉面害蟲等,可選用乙磷鋁8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800倍液+50%保倍福美雙800倍液,連續噴灑3~5次[3],輪換使用以上藥劑,每10~15d噴灑1次,重點噴灑葉片背面。蟋蟀、地老虎等害蟲會咬斷幼樹植株的莖稈和嫩蔓,可用菜葉浸入敵百蟲200~300倍液后,放至植株周圍,可有效毒殺蟋蟀、地老虎等害蟲。
3.2.1 入冬前。12月上中旬用石灰對主干進行1次涂白。涂白液配方為生石灰10份、食鹽1份、黏著劑(如黏土、油脂等)1份、石硫合劑原液1份、水30份。涂白液要隨配隨用,不宜存放時間過長。涂白的目的主要是殺滅越冬真菌及細菌,降低越冬蟲口基數,預防來年黑痘病、炭疽病、黑腐病、霜霉病、灰霉病及螨蟲等病蟲害。
3.2.2 萌芽前。3月上旬,針對全園,包括架面和地面等,用45%晶體石硫合劑300倍液或5%保倍福美雙800倍液加殺蟲劑(用量按產品說明)噴灑1次,以殺滅越冬黑痘病、炭疽病、黑腐病、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原及螨類、葉面害蟲。
3.2.3 萌芽至開花期。萌芽至開花前,為預防霜霉病,需噴藥兩三次,每隔10~15d噴1次藥。選用80%代森錳鋅800~1000倍液或50%保倍福美雙800~1000倍液以及高效氟氰菊酯等藥劑防治葉跳甲、透翅蛾等,以上藥劑需輪換使用。在霜霉病發病初期選用72%霜脲·錳鋅800倍液加50%烯酰嗎啉1500倍液等進行防治[4],連噴兩三次,每隔10~15d噴施1次。
3.2.4 開花至成熟期。用75%百菌清800倍液加多元素葉面肥8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加多元素葉面肥800~1000倍液,輪換使用3~5次,每隔10~15d使用1次,防治炭疽病、黑腐病、霜霉病、灰霉病、黑痘病等病害。
3.2.5 采收后至落葉期。噴灑1∶1∶200波爾多液1次(配方為石灰1份、硫酸銅1份、水200份),主要預防霜霉病、灰霉病、黑痘病、穗軸褐枯病等病害。
“野釀2號”具有生長健壯、抗逆性強、較耐瘠瘦、栽培易管、花穗量大、掛果率高及豐產性好等特征,在永福縣可以因地制宜擴大種植面積,以促進永福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