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景德鎮陶瓷大學)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而對美術陶瓷外型的審美觀念也不斷改變,對藝術陶瓷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因而,傳統的手工操作方法已經很難滿足現在加工工藝的要求以及大眾的需求量。陶瓷機刻技術的形成豐富了雕塑成型的方式,應用起來方便、生產速度快、產品合格率高、對土泥的要求較低、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低,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圖案設計豐富多樣,產品更具別樣風格;更加直觀的讓人們在短時間內看到雕塑成型的過程,更適用于走大眾路線。

圖1 陶瓷機刻機
陶瓷機刻機是借助于數控系統,生成加工用的程序,將經過700℃~900℃燒過的素泥坯置于機刻機上,通過設置好的程序啟動機器刻出設計好的造型、圖案。其中,機刻機對泥料的要求不是很高,成型過程中通過設定好的造型和圖案只需啟動開關便可進行機刻,成型速度快,造型、圖案精準,風格多樣,材料選用范圍廣,所需人力和物力少,場地靈活,環保衛生,可實現產業化生產。雕塑成型的方式對泥料的選用較為苛刻,對藝術家的雕塑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用空間大,人力和物力多,耗時長,產品合格率低,成本加大,產出量低,價格昂貴只適用于小眾人群,風格變化不及機刻成型的豐富。
陶瓷機刻技術的產生豐富了雕塑成型的種類,機刻技術是應數字信息化時代發展而生,它的產生形成了器械公司、材料公司、設計公司、商家及買家的一條規模化的產業鏈,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陶瓷機刻技術有比雕塑成型方式更有優勢的傳播方式,就是以數字化方式傳播作品,這種傳播方式不會因為時間、空間、氣候、運輸條件等因素產生影響,而且可以隨時將產品轉化成現實產品。陶瓷機刻技術具有易復制性,可實現統一創作元素的產業化復制,為大批量的產業化生產提供可能性;其高效性專注于對細節的高精度、深入刻畫;可調整性較之傳統雕塑在泥塑過程中發現錯誤的形體調整,具有即時性和簡易性;高可視性可以很容易地獲得最為理想的觀察角度,以便減少因視覺誤差而造成的設計失誤;超越性突破傳統雕塑在多重鏤空雕工等細節上的技術桎梏,輕易完成一些手工難以實現的雕刻細節,輕松在雕塑表面形成所需的特殊肌理效果。
將雕塑藝術與高新科技緊密聯系在一起,如果站在過去的角度很難想象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交集在一起會有什么故事。但是今天當我們站在新時代的前沿去反觀雕塑藝術在雕塑史上的發展,不難發現,雕塑藝術在每逢生產方式重大變革之時,就是雕塑藝術在材料、表現方式甚至思想表達的重大變化之時。陶瓷機刻技術是雕塑成型的延續和發展,雕塑成型因不確定性,唯一性而更具有藝術價值。高科技的雕塑成型方式改變了傳統雕塑單一的表現性,傳統的藝術形式需要借鑒與傳承,技術也需要不斷創造更新,藝術和科學都在通過設計概念來完成他們自身想要達到的最終效果。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傳統高貴的雕塑藝術,勢必會逐漸朝著平民化方向發展,使得陶瓷雕塑朝著多元化、全方位、規模性、可持續性的方向大力發展。那么,陶瓷機刻技術將必然會極大的沖擊和替代大部分原本的雕塑產業,使得雕塑陶瓷更加貼近大眾的生活。

圖2 雕刻圖案中的陶瓷機刻機

圖3 機刻出的部分樣品
在陶瓷行業,價格適中、形狀復雜、雕刻精致的陶瓷制品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因此設計成本低廉、性能可靠、生產速度快、產出量大、成品率高的陶瓷機刻機的需求日益明顯。隨著陶瓷機刻技術和商業應用的發展,“大規模定制”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生產模式。陶瓷機刻技術與現代服務業緊密結合,將 形 成新的細分產業和新的商業模式,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陶瓷機刻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產品技術、制造技術和管理技術使企業有能力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實現遠程定制、遠程設計、本地生產和銷售的協同新生產方式,使生產模式、商業模式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科技革命的發展,為藝術帶來了很多新的可能,大大的拓寬了藝術的邊界,使得藝術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并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當下的藝術也變得越來越智能化、科技化。我團隊經一個多月的走訪調查和實踐操作,參觀了不同的陶瓷、雕塑生產廠家及工作室,對雕塑成型和機刻成型有了更加明晰的了解,我們堅信陶瓷機刻技術在不久的將來會對全球商業化狀況,應用的領域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產生很大的影響,陶瓷機刻技術也會以最快的發展速度融入進我們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