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忠 龍佩軍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湖南 鳳凰 416200)
大八角(IlliciummajusHook.F.etThoms)為木蘭科八角屬常綠喬木,葉厚革質,長圓狀披針形,嫩枝葉片互生,老枝葉片多假輪生于枝頂[1]。花兩性,紅色,2~5朵簇生于近枝頂或葉腋處,有時樹干也著生花朵。野生植株3—4月開花,從第一朵花蕾開放開始,群體花期長達30d,盛花期14~21d。
大八角枝葉濃密,葉片搓揉后散發濃郁香氣。樹冠呈倒卵形或圓錐形,姿態清麗,四季翠綠。花期長,開花時下垂的花朵晶瑩剔透、娟秀玲瓏,猶如萬盞迷你燈籠,兼具綠化和觀賞雙重效果。野外調查發現,大八角根系發達,常生于溝谷兩旁闊葉林中。大八角在半陰半陽的環境下生長正常,也耐陰濕,在全陰環境下枝繁葉茂、開花正常,但坐果較少。行走鄉間苗寨經常看到引種在田邊地角土層深厚處的大八角樹,全光照條件更有利于其開花結果。大八角有較強的耐寒性,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海拔900m處也分布有大八角。2008年12月及2019年1月,鳳凰縣900m海拔處極端氣溫低于-8℃,大八角葉片未受凍害,表明大八角具有較大生態幅,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將大八角與發財樹、平安樹、廣東萬年青、銀皇后、鵝掌柴一起擺放在客廳中開展對比試驗,在不加溫情況下,只有大八角完好無損、正常生長,鵝掌柴頂部嫩枝葉遭受凍害,其余4種全部受凍。由此可見,大八角是一種發展前景廣闊和應用潛力大,適合室內盆栽、公共綠地、城市道路、林下更新改造的新型園林綠化樹種。通過對我國主要綠化苗木市場的考察發現,目前市場上大八角綠化大苗罕見,園林應用尚少,利益空間較大。
目前,市場上培育綠化大苗的容器有2種,即美植袋(植樹袋)和控根器。在實際使用中,這2種容器各有優缺點,在培育米徑8cm以下大苗時,推薦使用美植袋。因為美植袋在保證栽培效果的同時,能降低生產成本和管理技術難度。美植袋在市場上有優質品與廉價品之分,優質的美植袋使用的無紡布材料好、耐老化,而且做工精細,根系不易透過,但價格較高。為進一步降低成本,培育米徑3cm以下苗木時,可使用廉價美植袋。以下以美植袋為例,介紹大八角綠化大苗容器苗栽培技術。
大八角喜疏松、富含有機質的酸性土。根據這一特性,按照茶花容器苗的培育經驗,用黃心土、鋸末和珍珠巖按體積比6∶3∶1混合均勻,配制成栽培基質,效果良好。其中,黃心土用園土替代、鋸末用菌渣替代也可以,但要注意防治蠐螬。
栽植一二年生大八角苗,可以使用口徑25cm、高25cm的美植袋。栽植季節選擇冬季12月至翌年1月。將苗木帶部分護根土起出,美植袋底部先墊放基質,再將苗木根系適當短截、整理,邊栽邊墩緊。通過調整底部墊土,使新土面超過原土面1~2cm,袋口留1~2cm高,不要栽滿,方便澆水。栽好的美植袋可集中放在遮陽網下統一管護,待秋冬季將已成活的苗木連同容器栽植到大田中,入土深度要小于步道深度,以免積水傷根,容器周圍剩余部分用土蓋好。制作美植袋的無紡布有小空隙,可容許細根通過,當這些細根長大時,就被無紡布纖維箍緊,產生環割效應,抑制根系進一步向外生長,形成緊密根系團,移栽時根系完整,能大大提高成活率。株行距由培育時期和目標自行確定,根據經驗,培育米徑3cm以下、3~5cm、6~8cm的大八角苗木,株行距分別以1、2、3m為宜。另外,根據大八角的生活習性,667m2間種40~50株欒樹等速生落葉闊葉樹種,既能增加收入,又可以為大八角提供良好的遮陰條件。
美植袋透氣透水,可以像地栽苗一樣進行水肥管理,大大降低管理難度和強度。但由于美植袋的控根作用,袋內植株不會像地栽植株那樣具有廣而深的根系,故干旱時要注意觀察,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在肥料使用上,建議交替施用全元素控釋肥和有機無機復混肥,有機無機復混肥含有大量有益的微生物菌群,可為根系提供保護和營養,減少浸染性立枯病的發生,促進根系生長[2]。
用種子繁殖的苗木直接培育綠化大苗,不僅生長緩慢,而且主干不通直,大八角干部易生長不定芽,因此,需要對其進行平茬,以解決上述問題。平茬方法為移栽2年后,在12月至翌年1月將苗木壓彎到近地面,用重物或鐵絲固定,基部不定芽萌發后選擇最粗壯的1個留下,其余全部抹除。如果樹大壓不彎,也可在距離地面3~5cm處鋸斷或剪斷。大八角苗平茬后,只要水肥管理得當、株行距適宜、生長空間充足,便可以像桂花一樣自然成形,不需要過多人工干預。待新苗生長一兩年后,將原來的老干剔除即可。
平茬2a后,大八角苗生長穩定,根系充滿整個美植袋,此時即可進行換袋。換袋的時間,全年均可。換袋前,適當干燥讓根系及土團收縮,用鐵鍬將苗木從土中取出,切忌硬拔。待袋外根系和雜物清除干凈后將苗從袋中取出,放入口徑40cm、高35cm美植袋中,栽植方法與上文栽培方法描述相同。下一次換袋可用口徑50cm、高45cm美植袋,培育綠化苗木至米徑8cm后,建議用控根器繼續栽植。
通過多次對野外植株進行調查和多年田間栽培觀察發現,大八角病蟲害種類較少,危害程度較輕,主要病蟲害有以下幾種。
2.6.1 日灼病。日灼病是一種非侵染性病害,在大八角樹的幼齡期和壯齡期均可發生。由于苗圃地沒有遮陽物,受強烈太陽光照射后,受害輕者樹葉灼傷干枯,逐漸脫落;重者樹皮龜裂干枯,影響水分吸收,自下而上逐漸枯死。另外,長期處于蔭蔽環境下的成年樹驟然暴露于強光下也會引起日灼病。因此,培育期間必須覆蓋遮陽網或在遮陰樹下種植。另外,對于暴露在全光照下的成年樹,要于每年5月在樹干上涂抹石灰漿來預防日灼病。
2.6.2 煤煙病。煤煙病是由茶煤炱(CapnodiumtheaeHara.)等子囊菌綱煤炱科煤炱屬真菌引起的,其以菌絲和子囊孢子越冬[3]。介殼蟲、蚜蟲在吸取八角葉片汁液過程中會傳播并蔓延煤煙病。發病后在葉片和嫩芽表面形成一層黑色的煤煙狀物,影響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吸收。防治時可先用內吸性殺蟲劑殺滅介殼蟲及蚜蟲,之后春季噴灑1.0°Bé石硫合劑,夏季噴灑0.3°Bé石硫合劑,此藥具有殺蟲治病雙重作用[4]。
2.6.3 立枯病(猝倒病)。引發苗木發生猝倒病、立枯病的病原有非侵染性和侵染性兩類,非浸染性病原主要是苗圃地面積水、漚爛根系或土壤缺水造成生理干旱,侵染性病原主要為絲核菌、鐮刀菌和腐霉菌[4],發病后可造成苗木立枯。防治立枯病時,需加強苗圃管理,及時排澇灌溉,消除積水干旱。一旦發病,可用甲基托布津和百菌清等藥劑交替噴施防治。
2.6.4 介殼蟲、蚜蟲。介殼蟲、蚜蟲用口針刺入樹體中吸食植物汁液,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會誘發煙煤病,使苗木長勢衰弱。因此,要經常修剪過密枝葉,蟲害發生后,可選用內吸性殺蟲劑如吡蟲啉進行防治,效果顯著。
2.6.5 蠐螬。蠐螬為金龜子幼蟲,會啃食根系,造成苗木整株枯死。在容器大苗栽培中,含鋸末或菌渣的基質時有發生,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可用50%辛硫磷或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于傍晚噴灑苗木根部,用量可大一些,使藥液滲入土內,藥效更持久。
大八角耐陰性強,喜半陰半陽的環境,培養綠化大苗要用遮陽網或其他樹種進行遮陰,以免發生日灼病。大苗經過逐步鍛煉,也可于全光照下生長,但要加強水分管理和樹干保護。大八角果實中含多種倍半萜內酯毒性成分[5]。安全起見,栽植大八角樹于公共場所時要懸掛警示牌,加強宣傳,不可食用。大八角樹干部易發生不定芽,要想獲得通直圓滿的樹干和良好的樹形,必須平茬,并保持適當的株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