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黑龍江佳木斯市第九小學校)
為了進一步提升少先隊員的自我管理能力,強化其勞動意識與社會責任感,應定期組織面向社會的多元化勞動教育,豐富課程具體內容,傳播先進的勞動理念與蘊含正能量的美德,通過組織開展系統性的勞動教育,激發少先隊員的創造性思維潛能與勞動天賦,矯正部分學生所持有的錯誤價值理念。少先隊活動具備獨立性、自主性、開放性,組織者讓少先隊員以飽滿的精神面貌與正確的心態加入集體勞動實踐教育中,認識到自身的社會價值與職業發展目標,引導少先隊員形成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正確認識,踐行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各類社會實踐技能與道德理念。
高水平的勞動教育具有較為突出的實踐性、現實性,能彌補現有學校內部課堂教育的缺陷,讓多數學生認識到參與少先隊活動的必要性。作為少先隊員的學生可在少先隊管理者所組織的集體勞動教育中,獲得正面、積極的情感體驗,轉變自身情感態度,正確認識不同職業、不同行業從業者的工作環境與生活方式,成為少先隊集體勞動的主體參與者,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完成指導者所布置的勞動任務與個人能力發展目標,作為勞動教育的主體參與到集體實踐中,認識到作為現代社會的行為主體所承擔的職責與使命,在勞動中探究自身職業理想的可行性與實現價值,進行系統性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少先隊勞動教育可被概括為基于學校內部的少先隊組織,對少先隊員開展內容豐富、主題多樣的勞動教育,讓有較強學習能力的少先隊員學習更多有價值的勞動技能、理解更多具備教育意義專業理念的教育活動。此類教育活動可促使少先隊員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強化少先隊員的社會文化思想辨識能力,讓少先隊員養成正確看待不同種類的文化現象、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勞動實踐的習慣。
體現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的勞動教育應當立足于具體社會情境,組織開展富有張力與教育價值的集體實踐活動,讓少先隊員能夠在嚴格的模擬演練中快速掌握基礎性的勞動技能,提升其綜合性文化素養水平,使之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常見的社會現象,主動觀察生活中的不同行業從業者的勞動方式,組織開展思想方面與實踐素養層面的教育,間接性地強化學生對復雜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與對意外情況的處理能力,促進部分少先隊員個人心智的快速發展。為了達成素質教育所提出的培育學生綜合素養的教育目標,學校管理者與少先隊組織領導必須設計能夠突出集體性的教育活動,讓勞動教育中前后不同階段的教育目標與育人方式保持一致,重點培育學生的勞動意識與勞動技能,突出勞動教育的主題與價值觀塑造作用。
目前,我國少先隊勞動教育體系中存在的漏洞與缺陷,部分管理者未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較為適宜的勞動教育目標與育人路徑,錯誤地使用了一元化活動組織形式,讓少先隊員機械地模仿指導人員所演示的勞動技能與基本技術動作,并強制性地要求少先隊員定時完成個人勞動目標,未能根據少先隊員的個人需求制定勞動教育計劃。勞動教育中不同階段的核心教育目標并不一致,無法起到促使少先隊員樹立健康的勞動觀念與認知標準的作用。設計者未能突出勞動教育的整體性與完整性,過度重視針對單個少先隊員開展容易中斷的個人性勞動教育,此類教育形式的穩定性不足,無法同時面對多位少先隊員開展整體性指導,少先隊員不了解具體勞動形式的內在文化屬性與社會屬性,不利于少先隊員形成正面、客觀的勞動情感與行為習慣,勞動教育的基本形式較為僵化,具體內容脫離現實社會生產情況,多為重復性較高、不需要少先隊員發揮個人創造力的勞動。
少先隊輔導員必須與學校教職工進行合作,共同制定較為完善的勞動教育計劃,選擇較為適宜的活動形式與主題,明確階段性的勞動教育目標,即讓少先隊員學會獨立自主地完成勞動任務并從正確渠道理解社會勞動價值,使處于少年階段的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行為主體。少先隊輔導員應主動將美育、德育、基本生活技能教育等不同方面的教育內容融入少先隊的集體實踐活動之中,深入發掘勞動教育的指導作用與全面發展促進作用,讓少先隊員在勞動中理解所學基本知識的實踐應用價值,全面發揮自身的智力與勞動能力,不斷積累有價值的感性生活經驗與客觀性的社會勞動知識,鍛煉少先隊員的理性思維能力與分析能力。少先隊輔導員必須自發性地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理念,獎勵勞動教育的組織形式、主題、活動內容與課堂上所學的文化課知識融為一體,讓少先隊員認識到現實生活與所學理論知識的內在聯系,以此盡可能地激發少先隊員參與勞動實踐的興趣與積極性。少先隊員可根據實際情況矯正自身的認知方式。
少先隊輔導員可根據不同隊員的身體素質、學習能力、認知方式等各個方面的差異,為其設計較為合理的總體性勞動實踐發展目標與階段性學習任務,突出勞動實踐任務的現實性與客觀性,讓少先隊員養成符合社會主流價值理念的生活方式與勞動態度,端正勞動教育的基本目標,選擇較為合理的實施方式,保證教育內容的豐富性與過程的連續性,詳細記錄不同類型的少先隊員在勞動教育實踐中的表現,并基于量化標準對其實踐成果做出評價,保證勞動教育具備突出的長期性與持久性,以此提升少先隊活動中勞動教育的實際育人效果。
少先隊輔導員與教師必須主動豐富勞動教育的基本內容,基于基本教育目標引入多種形式的實踐性元素與生活化要素,構建能夠系統性培育少先隊員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的立體化教育體系,并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調整具體勞動教育項目的實施次序,突出勞動教育在形式層面的多樣性與內容層面的現實性,依托少先隊員心智發展的客觀規律設計勞動教育內容,鼓勵少先隊員參與自我服務型勞動、校內志愿服務勞動、社會公益性勞動等多種形式的集體活動,讓少先隊員在勞動實踐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獨立自主地完成勞動任務,體會勞動的社會價值。少先隊輔導員應當鼓勵少先隊員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校內勞動活動,如自行攜帶工具清除校內道路上生長的雜草、在校園內建立植物栽培基地等,積極參與校內文化社團所組織的烹飪、衛生清潔、教學用具拼裝等活動,學生能夠在此類活動中養成較為堅定的意志與良好的道德品質,針對難以解決的復雜問題與無法獨立完成的勞動任務,少先隊員可進行集體討論與共同協作,處理好來自不同領域的問題,進行主動、積極的思考,學會主動幫助其他同學完成勞動任務,以此間接性地提升少先隊員自身的綜合性素質。
為了提升基礎教育的育人質量,推進少先隊勞動教育體系的現代化建設,應當選擇正確的組織方式與活動主題,體現勞動教育的集體性與社會性,讓少先隊員在和諧、穩定的外部環境中體會社會勞動與職業工作的價值,逐步樹立正確的、貼近人民的價值理念與職業理想,尊重來自不同行業的勞動者,形成積極參與集體活動、重視勞動的正確價值理念,讓少先隊員在參與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形成相互的依賴感與協同意識,主動參與創造性的智力勞動與簡單的體力勞動,讓少先隊員學會自我激勵、自我管理,快速掌握關鍵性的勞動技能與生產技巧,認識勞動在社會生產中發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