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杏 (江蘇南京市溧水區石湫中心小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明確指出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其中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大方面,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說”的方面和“讀”的方面重視程度明顯高于“聽”和“寫”的方面。農村學生的英語薄弱環節在于寫作,要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教師可依托譯林版story time 板塊。譯林版的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story time 板塊,該板塊通常以對話或者短文的形式呈現了大量的單詞、句型、涉及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話題,為寫作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結合語篇話題、語篇詞組和句型,以及語篇支架,挖掘寫作材料,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
譯林版高年級教材中story time 板塊是一個單元的核心板塊,呈現方式一般是通過人物的對話,或者敘述文的形式。每個story time 板塊的教學內容都緊扣一個話題展開,并且圍繞這個話題,設計了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如fun time、cartoon time、checkout time 等。延伸story time 板塊的話題,確定寫作主題,更加具有操作性和實踐性,也讓學生有話可說、有字可寫,深受學生的喜愛。
要讓學生不畏懼寫作,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興趣愛好為寫作的出發點,以學生自身的生活經歷和學習經驗為寫作素材,從story time 版塊中,選擇一個學生喜愛的、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有寫作的欲望。在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也在激活學生的語言儲備。例如,譯林版五年級上冊的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主要講述的是學生上學的交通方式,針對學生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來到學校的,筆者開展了簡單的寫作訓練,首先,教師向學生進行提問,Where do you live?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How do your parents go to school?What about your friend?通過以上的提問,讓學生快速地在頭腦中搜索答案,組織語言,讓學生有說的欲望和向全班同學分享的欲望。
在教學過程中,先確定話題,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舊知,讓學生有說的欲望;然后圍繞這個話題,將分享的口頭表達轉換成文字,轉化成寫的過程。學生依然可以從問的幾大方面添加到寫作內容中如:I live in Shiqiu.It is far from school.I go to school by school bus.My father and mother go to work by car.My friend peter lives near school,so 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 every day.
教師可以組織brainstorming、non-stoping 、information gap 活動,在輕松、活潑的游戲環境中,幫助學生快速打開舊知的窗口,讓舊知和新知進行有效融合,讓學生發散思維,自主積累,為寫作積累單詞儲備。
例如,譯林版六下的unit 8 Our dreams.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學生們的夢想是什么,本文出現了一些比較難的有關職業的單詞,回顧五年級上冊的What do you do?里面也涉及了一些職業。所以教師在此處設計一個頭腦風暴,幫助學生快速地復習舊知,融合新知。
利用學生愛玩游戲和比拼的天性,設計一個non-stoping 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增長知識,在快樂中體驗知識。如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 里涉及北京和上海這兩座城市,以及該城市里的著名旅游景點。學生由四個人組成一個小組,由組長選定一個城市,請其他組內成員快速說出該城市的旅游景點,每個成員不間斷地說。
Leader:Beijing
S1:Tian’anmen Square
S2:Beihai Park
S3:Great Wall
S1:Palace Museum
交流雙方因各自掌握不同的信息,而產生的一種差距,就是信息差。信息差,激活了學生探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使學生有了交流信息的欲望,通過小組內的相互交流,把各自掌握的信息進行交流和整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激活舊知,更能新舊融合。如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 這一課中,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組,組內每個成員手上都有一個動物的身體的一部分,成員用語篇中所出現的句型“I have an animal friend.It has…”來進行信息的交換和溝通,最后由一位組長進行總結和概括,寫成一個動物報告。
Story time 里的語篇都有自己的結構,如何開頭、如何承接、如何結尾都給了學生明確的示范,學生可參照story time 的語篇結構,自主學習如何謀篇布局,搭建寫作的支架。又如譯林版六上的unit 3 Holiday fun,在story time 板塊里主要講述了邁克和劉濤國慶節返校后,在教室里談論和討論自己的假期趣事。文章雖然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的,但是在語篇中還是體現了這個話題的語篇框架,主要從where、what 、feelings 這三大塊來搭建語篇的支架。Where 指假期去了哪里?what 指在那個地方干了什么事情?feelings 指整個假期的感受。
在拓展story time 板塊的環節中,教師要帶領學生首先掌握語篇的話題內涵,依托這個話題跳出語篇情境,將學生帶領到一個與之相關的另外一個寫作情境中,還要利用該語篇主要的句型和相關的素材和資料,進行寫作思考。
例如,在譯林版六上的unit 7 Protect the Earth.本單元主要講述了保護地球和保護家園,語篇主要從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 這四方面來闡述,有限的水資源,稀缺的能源和森林資源,以及塑料的過度使用,都使保護環境、保護地球這一話題迫在眉睫。地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人們要保護她!在要求學生進行Protect the school 這一小作文寫作時,要寫出學生的真情實感,而不是簡單地將語篇中的一些詞句無意義地摘抄。學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地方,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里,所以保護學校也是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承擔起愛護校園、維護環境的重任。在寫作之前,要進行深化此次寫作的目的和意義,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感受自己身上的責任。
譯林版的storry time 板塊,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大量的寫作資源。基于該板塊,教師可以從寫作話題、寫作詞匯、寫作支架和寫作意義這四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和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最終來提高寫作教學的實效性,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