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小陶鎮地處福建中部閩江支流文川溪上游,北緯 25°43′,東經 117°8′。全鎮總土地面積41 380 km2,耕地面積2 420 hm2,森林覆蓋率78.3%,境內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屬丘林中亞熱帶季風山地氣候,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特點。即便在炎熱高溫的夏季,在海拔500~700 m的柑桔種植區域也是“白天穿短袖、夜里蓋被子”。鎮區海拔230~980 m,集鎮海拔270 m,年平均溫度19℃左右,平均降雨量1 680 mm左右,年活動積溫6 935℃,年日照時數1 725.8小時,鎮區無霜期300天以上,非常適宜種植柑桔。全鎮總人口3.1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5萬人,2019年農民人均收入23 769元。
蜜桔發展史。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當地政府引導鼓勵農民進行山地蜜桔種植,對柑桔苗款進行全額貼補,柑桔苗從浙江溫州調進,品種為中晚熟溫州蜜柑。當時以永安縣小陶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小陶鎮)某某大隊耕山隊名義種植,如桐林大隊耕山隊、長坂大隊耕山隊、新西大隊耕山隊等。每個耕山隊蜜桔種植面積在3.3~6.7 hm2以上。在沒有化肥的情況下,底肥全部施用火燒土、人糞尿、茶籽餅等農家肥或有機肥。栽培5年后生產出的柑桔果品病蟲害少,果色鮮艷,味道甜美。種植10年左右株產達50 kg以上,最高株產超150 kg。1990年后桐林村耕山隊10 hm2的柑桔面積總產量達到35萬kg以上,價格0.80~1.00元/kg,總產值達30萬元左右,成為20世紀90年代初期小陶鎮最富有的行政村。有了柑桔收入,桐林村在當時就成為小陶鎮唯一一個為全村百余名小學生用村財政繳學費的行政村。新西村耕山隊種植42年之久的蜜桔至今仍然枝繁葉茂,最高株產量超過400 kg,2019年雖然價格在2.4元/kg左右,但每株產值也高達近千元。
產業現狀。(1)技術服務。2000年以來,鎮農技部門大力推廣果樹種植新技術:品種方面,不斷引進早熟新品種,主要品種有大分1號、大分4號、大浦5號、興津、市文、日南1號等;施肥方面,大力推廣商品有機肥,全鎮年推廣商品有機肥達5 000 t以上;病蟲害防治方面,在果樹生長中后期,大力推廣太陽能殺蟲燈、黃色粘蟲板、性誘劑等綠色防控技術;果園機械化方面,重點推廣電子剪、微耕機、軌道運輸機以及滴管、噴灌等設施。(2)種植現狀。由于氣候條件獨特和各項農業技術的推廣到位,小陶鎮種植蜜桔的面積越來越大,產量越來越高,品質也越來越好。成熟期也越來越早,品種從原先的中晚熟品種向如今大面積的特早熟轉變,上市銷售期從原來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提早至如今的8月中旬。生產出來的柑桔果實扁圓形、大小適中,果皮薄,果形光滑美觀,完熟后果色橙黃,果肉橙紅,味濃化渣。果實8月中旬開始著色、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達10%以上,8月下旬完全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可達13%以上,口感甜酸爽口,可食率78%以上。因此價格從原先中晚熟的平均1.6~2.0元/kg,上升到5~6元/kg,最高達 8.6元/kg,最高產值達 30萬元/hm2以上。2019年10月三明市農業農村局舉辦“三明市早蜜果實鑒評會”,小陶鎮選送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生產的特早蜜桔,獲得1金5銀3銅的殊榮。(3)產業概況。小陶鎮特早蜜桔已成為永安市、三明市乃至福建省特色農業產業。至2020年3月,全鎮累計種植柑桔面積達到2 500 hm2,其中特早蜜桔面積近2 000 hm2,人均800 m2,占永安市特早蜜桔面積的近二分之一。由于特早蜜桔果品上市早、外觀好、品質優,吸引了各地經銷商前來采購,果品暢銷全國各地,近至本省福州、廈門等地,遠至上海、山東、北京、哈爾濱等一線城市。近年來,在小陶鎮特早蜜桔的高效益影響下,永安市乃至三明市內外蜜桔種植面積也在迅猛發展。
促進農村勞動力增收就業。據統計,2020年全鎮蜜桔總產達8萬t左右,產值達4億元以上,蜜桔產業成為小陶鎮農民第一大支柱產業。以小陶鎮五星村為例,該村位于小陶鎮大陶洋片區,距離小陶鎮政府所在地12 km,是小陶鎮10個中高海拔行政村之一,海拔550~750 m之間。全村現有115戶人口445人,種植柑桔戶數108戶,占總戶數94%。全村特早熟柑桔種植面積280 hm2,總株數22萬余株,是小陶鎮及至永安市種植特早蜜桔最早、種植面積最大、產量和產值最高的行政村。2019年全村蜜桔總產量達800萬kg,總產值4 320萬元,人均收入達到97 078元。2020年全村蜜桔總產達1 000萬kg左右,雖然價格較2019年有所下降,但產值仍達4 200萬元以上。該村種植面積最大的農戶達到1萬余株,2019年收入達到170多萬元。 2019年全村戶收入在100萬元以上有3戶,戶收入在50萬~100萬元的有 20戶,戶收入在20萬~50萬元的有50戶。戶種植1 000株以上農戶多達95戶。至2017年底全村農民戶戶蓋新房,買小車,有的每戶購買2輛小車以上,村民們過上了富裕、文明、民主、和諧的美麗新農村生活。
帶動三產迅猛發展。促進餐飲物流業的發展。一是雇用工人的運輸。果農在雇用勞動力期間常常是雇用專車接送工人,促進了地方車輛流動。二是很多果農為了解決雇工用餐,在雇用勞動力期間都是購買快餐來解決工人的吃飯問題,采果期間鎮區餐飲業家家生意火爆,有效帶動了餐飲業的發展。三是果品的運輸。在柑桔果品采收期間,超過8萬t的果品在2個多月要運往全國各地銷售,平均每天要外運1 000多t,折合載重10 t的貨車100輛以上,載重20 t的貨車50輛以上,載重30 t的貨車35輛以上。2個多月時間,至少有3 000人次以上的駕駛人員和采購商進駐該鎮,運輸果品和聯系采購蜜桔果品業務。蜜桔產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地方服務業住宿和餐飲的發展,也促進了地方經濟繁榮與發展。
促進當地農資經營的發展。近年來,由于柑桔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全鎮原有27家農資經營店,已增加到35家,極大地方便了邊遠行政村果農采購農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