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班牙農業基因組學研究中心(CRAG)和農業食品研究與技術所(IRTA)的研究人員在桃樹中發現了抗白粉病基因。白粉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白粉病菌(Podosphaera pannosa)。由于防治白粉病需要使用殺菌劑,既給生產者造成經濟損失,也對環境造成顯著影響。該研究還提供了新的分子工具來開發和鑒定具有抗白粉病基因的桃樹品種,從而減少在生產過程中噴灑殺蟲劑。
該研究已發表在學術期刊《園藝研究》上,其項目負責人伊班·愛德華多指出,之前通過種間雜交,研究人員在杏仁樹中發現一種抗白粉病的基因,命名為RGA2,這種基因在遺傳上與桃樹非常相似;現在通過使用基因組學工具(如大規模基因測序、分子標記等),研究人員能更準確定位到該基因的位置及其功能。一旦杏樹的抗白粉病基因RGA2得到定位,就可通過雜交和分子標記選擇將該基因導入桃樹中。
目前雜交試驗已經在西班牙農業食品研究與技術所的桃樹遺傳改良項目框架內進行,研究人員正致力于開發新的抗病害品種。未來研究人員還將采用基因改良,將不同的抗病蟲害基因加以結合,提高果樹抗病蟲害能力。
(資料來源:Agroinformacion,童 彤/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