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果樹學報》2020年第12期《嘎拉蘋果不同留果量對枝類組成、果實品質和產量的影響》(作者李宏建等)報道,為探討留果量對高紡錘形麗嘎拉/平邑甜茶砧穗組合蘋果枝類組成、果實品質和產量的影響,確定適宜的留果量水平,以7~8年生高紡錘形麗嘎拉/平邑甜茶蘋果樹為試材,設計4個目標的留果量水平,調查樹體發育狀況、不同類型枝條的數量和比例、果實品質和產量等指標。
結果表明,高紡錘形麗嘎拉/平邑甜茶蘋果樹隨留果量的增加,樹高、新梢長和總枝條數量逐漸減少,枝類組成中的短枝數量增幅明顯,中枝 (15~30 cm)和長枝數量 (30~60 cm和≥60 cm)下降加快,導致總枝條數量顯著降低;留果量可以影響不同冠層高度內的枝類組成數量和比例。隨著留果量的增加,果實單果質量、維生素C含量逐漸下降,而硬度逐漸升高;處理Ⅲ果面色差值(L值、a值和b值)高于其他處理,樹冠上層果實的著色和光亮程度明顯優于下層。冠層高度2.0~3.0 m是樹體產量分布的主要集中區域,占總產量比例的30%以上。綜上所述,處理Ⅲ(28.87×104個/hm2)是 7~8 年生高紡錘形麗嘎拉/平邑甜茶蘋果樹適宜的留果量,該留果量水平的樹體發育狀況良好,枝類組成結構合理,果實外觀、內在品質和產量較高,利于樹體養分積累和優質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