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克沖
(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板橋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 曲靖 655808)
板橋鎮位于曲靖市東南部,羅平縣東部,在東經103°57′-104°43′,北緯24°31′-25°25′之間,轄區面積182.52平方公里,轄板橋、牛補歹、玉馬、舍邦歹、金雞、品德、安勒、大雞燈、募補、樂巖、浙都、花紅、東勝13個村(居)委會,95個自然村,179個村民小組。
板橋鎮地處中山山地、平壩及山間小盆地,為明顯的喀斯特地貌發育,最高點石龍山海拔1 923m,最低點巨朵村海拔1 350m,東西橫距61.3km,南北縱距48.2km,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5.3℃,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1.4℃,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8℃,年降雨量1 612.2mm,日照1 727小時,霜期81d。
全鎮總人口53 980人13 945戶,財政總收入為1 9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 531元。耕地面積32 907畝,林地面積106 263畝,其中人工商品林18 829畝,占林地面積的18%。
從2007年實行人工商品林采伐試點工作至今,板橋鎮共采伐人工商品林27434m3,涉及303個采伐點,4 213畝。
人工商品林是人為播種、定植、撫育等措施,經過一定的年限生長而成的森林,通過對人工商品林的采伐,以發輝經濟效益為主,主導利用木材及其它林產品,形成人工商品林的采伐。
森林是“綠色銀行”,銀行應該有存有取。國家98年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后,人工商品林劃入禁伐范圍,禁止采伐造成了長期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培育的人工商品林只有“存入”而沒“取出”的局面,影響了林農的積極性。經過人工商品林的采伐試點工作,實現了“取出”增加了林農的收入,調動了林農的造林積極性。林業經濟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發展林業經濟,推進林業循環發展對于提高林農經濟收入也有重要意義。
林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社會地位正日益提高。為充分發揮林業的作用,必須大力加強生態體系和產業體系的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的同時,必須通過采伐提高經濟效益。為此人工商品林采伐試點工作,讓社會投資辦林業者看到了希望,也調動了林農造林、護林的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的和諧安定。
板橋鎮人工商品林大多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栽植的,樹種99%的為杉木,結構單調,現已經成為成熟林、過熟林,實行人工商品林采伐試點工作,結合實地情況,不同的地點、海拔、溫度及濕度,載植培育不同的樹種,林種結構易于得到優化調整。
除此之外,合理采伐商品林也有利于提高森林資源的質量。在經過長時間的生長后,林區內樹木已十分高大,許多樹木遮天蔽日,嚴重影響了小型樹木以及地表制植被對養分的汲取,從而影響了林區整個生態環境的穩定。同時一些較老的樹木受諸多因素影響病蟲害嚴重,若不能及時采伐將會對林區內其他樹木的生長都帶來很大影響。且經過調查發現,目前林區內樹木枯死、林分質量下降等問題比較嚴重。對于上述問題,只有通過科學制定采伐計劃,合理對密度過大的林區進行撫育間伐,才能提高林分質量,使林區內樹木健康茁壯生長。
人工商品林采伐試點工作,讓林農看到了希望,造林、護林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林農從過去的“綠色銀行”的存入者變成了取出者,且取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取出的會不斷的增多。通過試點工作,從前的盜伐、濫砍濫伐現象得到了有效的扼住,林區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5.1.1 每年的人工商品林采伐指標有限,易挫傷林農的積極性
板橋鎮人工商品林采伐在十二五期間每年為2 500m3,實際所交的采伐申請指標在6 000m3左右,遠不能達到林農申請采伐量。隨著農材大量的青壯年進城務工的人員增多,大量土地都被造上樹,林木的增長量會遠超于消耗量,所需的采伐指標也會不斷的增加,如果不能解決好采伐指標的問題,林農造林、護林的積極性很易受到挫傷。
5.1.2 采伐申請程序繁多耗時
林農采伐程序包括申請、受理、現場伐區調查設計、公示、審核審批、發證等環節,整個過程下來,需要很長的時間。
5.1.3 氣候條件的制約,影響采伐的進度
每年的商品材采伐都是在冬季進行,而羅平板橋的冬季是陰雨綿綿,帶來了商品材材采伐施工作業難度,不能安時安質完成采伐,影響采伐進度。
5.1.4 人工商品林經營觀念差異影響采伐工作
林業管理者、林木經營者所處的位置與角度不同,因而他們的經營觀念也有所不同。觀念上的差異給林木采伐工作帶來一定阻礙。具體如,林木所有者實際是以經營木材為主,他們的最主要的目標是獲取經濟收益,因此在制定林木采伐計劃時是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則。而林木管理者的出發點是維護生態環境,提高生態效益,在制定林木采伐計劃或對有關計劃進行申批時主要是從生態效益的角度出發。此外,林木所有者多從市場角度出發,考慮的是何時能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成熟林的概念是由市場行為決定,但林業管理者主要考慮符合國家政策與法規。兩大主體站位的不同以及思想觀念的偏差導致商品林采伐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糾紛。
5.2.1 適時調整采伐指標,懣足林農的采伐需求
人工商品林采伐計劃指標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商品林采伐過程的規范有序,要想推進商品林采伐工作順利開展,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采伐計劃指標。在制定采伐計劃指標時,需結合當地的林分狀況,根據各地林分特點合理制定商品林采伐計劃,以便各項采伐計劃能順利有效開展。在制定采伐指標時,應當根據林農的申請采伐量,適時調整采伐指標,滿足林農的采伐需求,做到應采盡采。在采伐工作開展期間,應落實每天檢查、每天統計、每天通報的制度,防止各項指標超標。在采伐過程中嚴格按照“三總量”的原則對各項指標進行控制,若在采伐期間有某項指標達到80%,就應當暫停采伐工作,先由相關部門進行檢尺以及統計,根據統計結果再確定后續的采伐面積以及數量,避免出現超量采伐或超量蓄積等問題,讓各項采伐工作更加科學合理,也讓林木采伐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
5.2.2 簡化采伐審批手續,解決辦證難的問題
遵循便民、高效原則,簡化林木采伐審批程序,實現便民服務。加快林木采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逐步推廣“網上辦證”,利用網絡平臺審批發證,保證采伐審批規范,如果條件成熟的話,把辦理審批權下放到基層林業站,方便林農辦理。
此外,在采伐審批手續方面,也可根據具體的采伐面積靈活開展審批工作。如結合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對于一次性采伐蓄積5立方米以下或采伐面積在0.1公頃以下的,可免于作業設計。林權所有者可憑林木權屬證明及相關材料直接向所在地的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或鄉鎮林業站提出,確需上報縣級及以上林業主管部門審批的,由基層林業站直接受理并轉報、轉辦。
5.2.3 調整采伐時間的控制
羅平板橋人工商品林采伐主要在冬季采伐,推行的集中時間集中采伐,加之人工商品林采伐的林木價格易受市場供需影響。采伐主要的目的還是讓采伐的林木在市場上得到很好的流通,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在控制采伐量的前提下,應做到適時適地采伐。在確定采伐時間之前,應先靈活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對木材市場進行調查,了解市場需求變化情況,在此基礎上結合林木的生長情況合理確定采伐時間,讓最終的采伐效果更加理想。除了根據市場情況確定采伐時間外,也應當根據林區生態發展需求合理確定采伐時間,要避免林木采伐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過大影響。
5.2.4 提高商品林采伐的規范性
在對人工商品林進行采伐時,必須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要求以及當地有關部門的各項規定合理制定采伐計劃,并做好采伐作業的公示工作。具體如,在采伐前按照規定將采伐時間、地點、面積以及用途、蓄積與造林年代等向外公示清楚;采伐結束后根據記錄向外公式實際采伐成本、所采伐樹種、面積以及稅費、出材量、等等。通過公示提高商品林采伐作業的透明度,讓有關部門以及社會群眾能掌握商品林采伐情況并參與到監督工作中,從而讓商品林的采伐工作更加科學規范。
5.2.5 改進采伐監管方式
要想讓人工商品林采伐作業更加規范有效,就應結合實際情況對采伐監管方式進行改進創新。具體如在開展采伐作業時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與國家政策要求,落實天然林、公益林、國有林采伐實行伐前撥交、伐中檢查與伐后驗收制度,對于集體和個人的人工商品林采伐貫徹落實采伐者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制度。通過貫徹落實以上制度方法來避免出現過度采伐或采伐方式不合理、采伐過程中環境破壞嚴重等問法題,從根本上提高商品林采伐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5.2.6 加強對采伐人員的監督管理
采伐人員是各項采伐計劃的直接落實者,采伐人員的能力素質將直接影響到商品林采伐效率以及質量。因此在開展采伐工作前還應組織有關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培訓,通過科學合理的培訓與考核提高有關人員工作技能與責任意識,確保各項采伐工作能規范有序開展。在采伐工作開展期間,也應通過多種渠道對參與采伐的各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及時發現采伐人員的錯誤行為并進行制止糾正,使各項采伐工作能順利有效開展。
5.2.7 做好林業調查
人工商品林調查是商品林采伐前期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商品林調查成果質量直接關系到商品林采伐效益,關系到林區生態環境的穩定。因此在開展商品林采伐工作時一定要高度重視調查工作。有關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與國家政策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調查評價體系,同時組建一支高能力高素質的調查隊伍,從根本上提升商品林調查結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為后續的采伐工作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