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根 劉 敏 陳方力
(中共南昌市委黨校 江西南昌 33003)
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是提升黨員干部政治素質、黨性修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任務。因此,加強黨員干部黨史學習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有助于廣大黨員干部筑牢初心,踐行使命;增強自信,堅定信念;認清形勢,把握未來。
有助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理論、政策和原則。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1]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黨的隊伍也在不斷發展壯大,要想有效地推動黨建設工作的長遠發展,就需要對黨的理論、原則以及政策等內容進行有效的傳承和弘揚,從而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而要想有效的傳承和弘揚,就必須要加強對黨史的學習了解,通過深入學習,提高認識,才能夠讓廣大黨員干部凝心聚氣,提高團結力以及凝聚力,從而更好地為黨以及人民而奮斗。
有助于堅定理想信念。黨史是對中國共產黨不斷奮斗、發展和壯大的歷程的深刻反映和真實記錄,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的經驗總結。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贏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后,又帶領中國人民逐漸走上了繁榮富強的發展道路,推動了中國的發展和進步,這是新時期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的自信所在。同時黨史也證明了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黨史是新時代堅定理想信念的鮮活教材,深入學習黨史的過程就是一個理想信念不斷升華的過程,這個過程層層遞進。銘記革命先輩的遺志,感悟革命先輩大義凜然的錚錚誓言,感受信仰之光的磅礴力量,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前行的信念之源和精神之源。廣大黨員干部系統地學習黨史,不但可以把握黨在革命、建設、改革中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所取得的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且可以正確對待黨在歷史中遭遇的挫折,分清主流和支流,得出正確的歷史認識,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所以只有積極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才能保證廣大黨員干部始終牢記初心使命,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有助于傳承紅色基因。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發展到壯大的過程中,形成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政黨的特質和精神,這些特質和精神凝聚成為紅色基因。紅色基因,是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傳承和沉淀,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展示了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具有歷史性和傳承性。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紅色基因的傳承與傳播。每次前往革命老區調研時,他都會瞻仰革命歷史紀念場所。“吃水不忘挖井人”,他曾指出:“回想過去那段崢嶸歲月,我們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們永遠懷念他們、牢記他們,傳承好他們的紅色基因”“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跡的過程,要讓紅色基因注入血脈,代代相傳”,并時刻叮囑“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紅色基因曾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寶之一。黨史中蘊含著豐富的紅色基因密碼,是黨的智慧經驗的總結,是黨的優良傳統的集中反映,是黨的精神特質的生動體現。而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面對日益嚴峻的國際形勢,面對黨情、國情的深刻變化,面對復雜的網絡輿論環境,在前進道路上,要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就要善于把握機遇,直面挑戰、應對挑戰,也需要我們堅定不移地做好黨史工作,傳承好紅色基因、汲取好紅色營養、發揚好紅色傳統、傳播好紅色故事。
有助于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傳播。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就是通過否定客觀存在的歷史,然后按照自己的主觀臆想,進行歷史虛構的一種思潮,在現實中有著嚴重的危害性。因此,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黨史教育必須重視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消極作用。可以通過黨史課程對黨員干部進行正面引導、抵制詆毀、清理流毒、消弭影響。黨員干部重溫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史中取得的輝煌成就,可以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對黨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問題得出科學結論,有助于廣大黨員干部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斷增強心中的正能量,從而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
紅色資源見證著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奮斗歷程。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曾強調:“要把紅色資源運用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只有分發揮紅色資源的作用,讓紅色資源“活”起來,才能做好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傳承好紅色基因。例如,作為江西省會城市的南昌,有著非常豐富的紅色資源。如何打造好南昌特色的紅色之城,發揮好市紅色資源的作用?這就需要當地進一步摸清紅色家底,對紅色資源要進行深入挖掘、研究和闡釋,整合其內容架構,發掘其紅色基因的內核,并結合新的時代背景,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要充分發揮革命遺址遺跡、紀念場館和黨性教育基地等紅色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可以組織黨員干部就近開展體驗教學,重溫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在充分利用好現有紅色資源的情況下,還應進一步從搜集感人的歷史事件上下功夫、在探尋歷史細節上下功夫,在挖掘革命精神上下功夫。[2]同時,對收集整理散落于民間的紅色文化資料,要及時建立相關紅色資料庫和數據庫,并進行數字化保存。另外,要生動講述好紅色故事,用情感獲取公眾共鳴,用情感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感染力,不斷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在黨校干部培訓中加強黨史學習教育。黨校是干部培訓的主渠道、主陣地,新時期要充分發揮黨校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當前,黨史教育雖然是黨校干部培訓的必修課程,但所占的課程比重仍然偏低,重視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新時期黨校在干部培訓中要加強黨史的學習,并結合新時期干部教育的特點,堅持分類分級,根據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不同崗位黨員干部的特點,分門別類設計黨史培訓項目、專題班次,滿足黨員干部的學習需求,著力增強學習培訓效果。黨校還應積極創新黨史學習教育的形式,通過開展黨史專題講授、紅色家書讀書會、現場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傳承紅色基因微黨課等多種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通過重溫黨的重要歷史,能夠讓廣大黨員干部有更好的代入感,從而對黨的初心使命有更深入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服務意識。
在基層黨組織中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當前,基層黨組織可以通過支部三會一課的形式,加強黨史學習教育,讓廣大基層黨員干部重溫黨的歷史,了解黨的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凝心聚力、團結群眾的堅強戰斗堡壘作用。還可以通過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對照黨的創新理論,對照黨章黨規黨紀,對照初心使命,對照先輩先進,一起學習討論、交流心得、接受思想教育,確保取得扎實成效。
以新媒體為新場域和新平臺。黨史的理論成果,只有通過各種媒介的積極宣傳推廣,才能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才能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在黨史學習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新時期,要進一步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既要汲取過去成功的經驗和方法,又要積極運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不斷創新黨史學習教育的手段、方法和載體。因此,要積極探索新媒體和黨史學習教育的傳統優勢相融合的對策,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可以在結合報紙、期刊、書籍和電視等傳統媒介的基礎上,積極發揮互聯網網站、政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型傳媒手段在黨史學習教育工作中的獨特作用,加大黨史知識的普及力度,以提高黨員干部黨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和學有所得。新媒體與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傳統優勢相融合不是兩者簡單的疊加,而是要把兩者的優勢相結合,相互借助彼此的優勢發展,從拓展傳播途徑、拓寬新媒體手段和建立“互聯網+”黨建平臺三方面進行創新。當前,還要建立和完善與新媒體相融合的體制機制,不斷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模式,開創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深入借鑒其他學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黨史作為一門政治性很強的歷史學科,其內容不僅涵蓋縱向上黨史發展的全過程,而且涉及橫向上黨領導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國防、外交、黨自身建設等領域,這就要求我們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時候,必須借鑒其他學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黨史學習教育可以借鑒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心理史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和以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為代表的系統方法、計量學研究方法等自然科學的方法,以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有著一以貫之的從嚴治黨、懲治腐敗的優良傳統。通過黨史學習教育,以黨歷年來嚴懲腐敗的鮮活事例,以具體可感的事實,可以讓廣大黨員干部充分認識我們黨從嚴治黨和嚴懲治腐敗的決心,認清腐敗的危害和根源,從而增強廣大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意志,堅定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通過黨史學習研究和宣傳教育工作,可以進一步梳理黨的一系列預防懲治腐敗的理論實踐,能夠為當前和今后的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可茲借鑒的經驗,為新時期黨建工作和制度創新指明了方向。
以史為鏡,溫故知新。銘記歷史、不忘本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黨史學習教育是黨建工作的應有之意,廣大黨員干部要從歷史的高度準確理解和把握黨史國史,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銘記歷史、感悟黨恩、傳承紅色基因,時刻不忘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