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全梅
科技史家訪談錄
情系陶史四十載,水到渠成結碩果——李文杰研究館員訪談錄 [汪常明]2021(1)
跨田野書齋綻文化馨香——傳統工藝研究專家湯書昆教授訪談錄[陳 彪,朱玥瑋/問,湯書昆/答]2021(4)
科技史
雜交水稻走向世界的歷程 [毛昌祥]2021(1)
抗戰前中國土壤學的國際化歷程——基于三次世界土壤學大會的考察[宋元明]2021(1)
近代首部日本眼科學著作《眼科錦囊》的傳入與流布 [趙思琦]2021(1)
晚清蒸汽機技術的傳入及有關問題[陳 樸]2021(1)
20 世紀50 年代景德鎮對外技術合作的歷史考察——以景德鎮陶研所為中心[李勝疆,薛 冰]2021(1)
從造辦處檔案看乾隆朝清宮室外銅器的制造技術[歐陽玉榕,周文麗]2021(1)
《夢溪筆談》“弓有六善”補證——兼揭王琚《射經》之衍變 [聞人軍]2021(2)
四十余載《九章筭術》劉徽情 [郭書春]2021(2)
冷戰初期的國際科技交流——聚焦首屆和平利用原子能國際會議中的若干共識 [奉湘寧]2021(2)
原子彈知識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影響(1945-1949)[楊佳偉]2021(2)
明清“左右旋”之爭的涵義轉換 [朱曉天]2021(2)“建”義新考 [吳 哲,丁海斌]2021(3)
“益積”和“翻法”研究 [周 暢,段耀勇]2021(3)
中東地區砂玻器(Fritware)的起源與發展[李敬樸,楊益民]2021(3)
“中國牌”晶體的發現及其啟示 [陳崇斌]2021(4)
《淮南子》“氣”的宇宙生成論與渾天說[張怡哲,孫小淳]2021(4)
粉壟技術發展與推廣的調查研究[王 鋒,萬輔彬]2021(4)
柬埔寨銅鼓文化調查與研究[呂文涵,衛彥雄,王海玲]2021(4)
陶瓷史
內蒙古赤峰缸瓦窯出土瓷器胎釉EDXRF 分析
[杜瑞妍,張茂林,郁永彬,馮吉祥,王建保]2021(1)
靖西凌準村舊窯屯壯族制陶工藝調查研究[樊俊延,汪常明]2021(1)
蘭田窯出土瓷器的保護研究[石俊雯,張茂林,袁 楓]2021(1)
化學史
中國古代煉丹術的實驗程序及知識體系之脈絡探析 [蔡林波,楊 蓉]2021(2)
《上清明鑒要經》磨鏡藥方模擬試驗研究[韓吉紹]2021(2)
漢唐金石丹方與傳統醫學臨床 [何振中]2021(2)
中國古代煙火制作工藝考略——基于《火戲略》之研究 [王 堅]2021(2)
冶金史
甘肅齊家坪遺址和磨溝遺址出土綠松石產源探索[李延祥,趙 絢,賈 淇,先怡衡,張登毅,陳國科]2021(3)
清代湖南郴桂礦廠識礦和采礦技術[周文麗,羅勝強]2021(3)
陜西漢中出土商代青銅容器研究[長孫櫻子]2021(3)
清代湖南桂陽州綠紫坳礦廠研究[羅勝強,周文麗,莫林恒]2021(3)
湖南桂陽縣明清煉鋅遺址群調查與初步研究[莫林恒,羅勝強,肖 亞,周文麗,陳建立]2021(3)
傳統工藝
技術史視野下的立體書制作工藝探究[陳澤拱,鄧 環]2021(4)
廣西靈川南坳瑤族竹紙的考察研究[陳 彪,朱玥瑋,汪海港,汪常明]2021(4)
百工尋蹤:山西廣靈水神堂圖像的解讀[伊 寶,江文逸,史宏蕾]2021(4)
數學與計算機技術
具有非線性發生率和Markov 切換的隨機SIRS傳染病模型 [何雪晴,韋煜明]2021(1)
一類分數階偏微分方程的柯西問題[李思彤]2021(1)
Cayley 變 換 和Cayley 參 數 化[劉 鋒,陳 浩,李國平]2021(1)
相對τ?extending 模 [李煜彥]2021(2)
擴散過程波動率核估計的一致相合性[劉 暢,官 政]2021(2)
基于混合模型adaptive LASSO 方法的氣象數據實時變點檢測[黃雄琪,田鎮滔,秦 睿,王雪梅,鄭陳亮]2021(2)
變壓器反饋式晶體管LC 振蕩器的阻值選擇及形式演變 [胡世昌]2021(2)
強嵌入在群作用下的遺傳性質[李國強,王顯金]2021(3)
非線性回歸模型誤差方差的經驗似然估計[胡學葉,張正家]2021(3)
時間分數階Burger 方程的精確表達式[張 練,劉小華,吳 念,曾職云]2021(3)
具有標準發生率和Markov 切換機制的隨機多群組SIR 傳染病模型 [陳樺劍,韋煜明]2021(3)
多重Ⅰ型混合截尾樣本的Weibull 分布參數估計[秦 睿]2021(4)
含空間自回歸誤差的空間自回歸模型的經驗歐氏似然推斷 [唐 潔]2021(4)
移動平均模型的經驗歐氏似然推斷[容健榮]2021(4)
基于貪婪元胞遺傳算法的工序排序優化問題[鄧燕蘭,熊菊霞,鄭宏宇,姚光磊]2021(4)
LoRa 技術在低功耗智能抄表系統中的應用研究[廖志遠,楊順韜]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