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國梁 韓英 趙志偉


【摘要】在糧庫建設的各種倉型中,樓房倉庫作為新形式的建筑,具有跨度大、堆糧高、倉容量大、儲存管理集中、設備利用率高等特點。在施工工序上,要求墻體砌筑和框架結構同時進行施工,不再進行二次結構,確保一次成型,現對樓房倉土建結構的施工工序進行簡要敘述。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砌筑;高支模;側壓力;氣密性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工程概況
本項目坐落于惠州市惠城區橫瀝鎮,總倉量為10萬噸,本項目為二類糧食倉庫。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建設4棟糧食樓倉、1棟綜合業務用房、站式中心、機械庫、藥庫、門衛室及道路、水電、消防、綠化等配套工程。見表1。
2、樓房倉重難點分析(見表2)。
3、施工總體部署
本工程為工業建筑,為新形式的樓房倉庫建筑,本論文主要針對4棟樓房倉土建施工工序進行簡要介紹。
3.1 基礎施工階段
(1)該施工階段包括基礎墊層、筏板基礎。
(2)基礎施工時穿插給排水、電氣、設備等各專業安裝工程的施工,需注意預留預埋,各專業的配合以及成品保護。
3.2 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1)主體結構階段施工,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為保證糧倉側壓力及氣密性,先砌筑墻體,再澆筑柱及梁板。同時砌筑墻體要求不得留設腳手眼,砌筑砂漿灰縫應飽滿。
(2)主體結構由于涉及高支模,在施工中控制模板支撐架穩定是一控制重點。
(3)給排水及消防、通風、電氣、屋面、電梯工程等穿插其中。
(4)主體結構施工處于雨期,必須做好雨季施工的準備,確保主體封頂的節點工期實現。
4、主要施工方法
4.1 筏板基礎施工
4.1.1筏板基礎鋼筋施工
(1)本工程筏板基礎為平板式筏板基礎,基礎厚度均為1600mm。鋼筋規格為Φ25,鋼筋總用量約220t。
(2)本工程中,筏板底面、頂面鋼筋配筋為(HRB400)Φ25@150、Φ25@100雙層雙向,鋼筋保護層厚度:40㎜。
(3)筏板鋼筋支撐方案選擇
本工程筏板基礎鋼筋分為上下層兩網片鋼筋(雙向鋼筋)。由于筏板較厚,筏板基礎鋼筋荷載較大,馬登支撐穩固,保證施工過程中人員的安全問題是施工關鍵。上層網片支撐采用鋼筋做成馬凳筋支撐。
筏板板面鋼筋網片支撐采用Φ25,縱橫間距1.0m,并設縱橫向斜撐確保馬凳整體剛度和穩定性。
4.1.2筏板基礎模板施工
筏板基礎模板采用18mm厚膠合板現場制
作,膠合板外側設50×100木方豎肋,間距150mm,
并在木方外側設φ48×3.5雙鋼管橫肋,間距450mm,用端部設U型可調頂托的鋼管支撐在基坑周邊,井字形布置,間距500mm。
4.1.3筏板基礎混凝土施工
(1)為了防止大體積混凝土的貫通裂縫的發生,同時有效控制并及時解決表面裂縫的發展,本工程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方法上采用整體推移式連續澆筑、分層搗實的方法(必須有效保證前后澆筑泵送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粘結好,不致形成施工冷縫),同時在混凝土內添加優質高效抗裂膨脹劑方法,合理優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低熱化的水泥、添加優質粉煤灰和復合減水劑,適當減少水泥用量,延緩混凝土初凝時間,延長混凝土的散熱時間,同時降低混凝土的出管溫度,及時混凝土養護,以達到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減少混凝土變形,防止貫通裂縫的發生。
(2)針對本工程的特點,根據規范及政府相關文件要求將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為滿足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避免出現施工冷縫等,在施工時,必須與商砼站進行密切配合,合理組織,混凝土澆筑量應確保滿足施工需求,澆筑時間內需連續供應混凝土,在澆筑混凝土時,采用3臺汽車泵,同時配合施工,以確保混凝土連續輸送施工,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
(3)針對筏板基礎的重點控制部位,施工質量是否合格直接影響結構性能及使用性能,所以混凝土澆筑時,須一次進行澆筑完成,不留施工縫,這樣可減少人為接縫,提高混凝土的自身密實性,降低結構的滲水機率,確保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4.2 高支模施工
盤扣式腳手架因其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勢必會取代原有傳統腳手架推廣使用。近年來,已有多地住建部門發文明確要求政府投資的新開工建筑及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必須使用盤扣式鋼管腳手架。盤扣式腳手架是一種新型建筑支撐系統,該項新型腳手架相較于傳統腳手架,具有搭拆效率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好、周轉次數多、節能環保、外觀形象好、整體穩定性好等優勢。因此,盤扣式腳手架應用于建筑工程中能夠為工程的建設節約成本,更能夠大大提高工程建設施工的效率。
4.2.1概況
本工程糧倉為4層結構,首層至屋頂層層高分別是11.05m、10m、9m、5.5m。4棟糧倉模板支
撐體系均采用盤扣架支撐體系;本方案最大支模高度11.05m,最大截面梁(窄高粱)500mm×
1200mm,樓板最厚160mm。
4.2.2材料及通用搭設方式
支撐系統采用盤扣架支撐架及配套構件,盤扣架步距1500,(含梁底中間用扣件加強的立桿及縱橫桿),18厚膠合板,小楞50×100mm木方。梁下木枋垂直于梁截面布置時@≤150且不少于3根,板下及正對梁下的立桿頂均為Φ48.3×3.0雙鋼管主楞,可調托撐節點,當梁下兩外側立桿間距≥梁寬+600(并滿足盤扣架的模數)時,梁兩側伸至板底的立桿于梁下為單鋼管主楞,雙扣件節點,梁下橫向兩根外側立桿為升至板底的梁板共用立桿。盤扣架立桿不合模數時可用鋼管扣件架調節;盤扣架架管立桿采用Φ48×3.2,材料進場驗收應不低于計算的規格。
4.2.3工藝流程
(1)梁模板
彈梁軸線復核搭設支模架調整頂撐擺主梁安放梁底模并固定梁底起拱扎梁筋安側模側模拉線支撐(梁高加對拉螺栓)復核梁模尺寸、標高、位置與相鄰模板連固。
(2)墻柱模板
搭設安裝架體→沿模板邊線貼密封條→立柱子片模→安設鋼管柱箍→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部檢查校正固定加固→預檢。
(3)板模板
彈出板軸線并復核搭支模架調整托梁放主梁調整板面模標高及起拱鋪模板清理、刷隔離劑檢查模板標高、平整度、支撐穩固情況。
4.2.4施工方法
框架柱模板安裝完畢自檢合格后報驗,收驗收合格后先澆筑豎向構件混凝土,然后再扎牢梁、板鋼筋,梁、板的模板架體與澆筑好并有足夠強度的框架柱和原已做好的主體結構可靠的拉結牢固。經項目部自檢,監理工程師對鋼筋和模板架體驗收合格后方可隱蔽并澆筑梁板混凝土;先把梁澆筑至板底標高,由標高低的地方向標高高的方向推進;事先根據泵車、運輸車的數量、運距、攪拌站攪拌能力,澆筑混凝土的時間間隔和天氣原因等要策劃好施工縫的留設位置;從起結構架開始至混凝土施工完畢并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前,該施工層下二層支頂不允許拆除;根據政府相關部門要求,結合自身和現場條件,采用盤扣鋼管架作為本模板工程的支撐體系。
(1)一般規定
1)保證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彼此位置的正確。
2)具有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承受施工中所產生的荷載。
3)不同盤扣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4)構造簡單,裝板方便,并便于鋼筋的安裝,澆筑混凝土等要求。
5)考慮多層支撐時,上下二層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并應設木方或鋼墊板等。
6)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當跨度大于4m,模板應起拱;當設計沒有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總跨長度的1/1000~3/1000。
7)拼裝高度為2m以上的豎向模板,不可以站在下層模板上拼裝上層模板,不能上下同時施工。安裝過程中應設置安全可靠的臨時固定措施。
8)框架梁板下的支撐立柱,其橫縱向距離應相等或成倍數。
9)模板支撐架底部縱、橫向水平桿應作為掃地桿,掃地桿距地面高度應≤350mm。立桿底部應設置可調托座或墊板。
10)模板支撐架四周有框架梁柱時,需要設置有效連墻件。
11)模板支撐架高寬比應小于或等于3;當高寬比大于3時可采用加大下部架體尺寸或采取增設水平或垂直剪刀撐等措施。
12)支模架搭設按方案設計,現場操作人員不得隨便更改;要更改必須得到項目部相關人員的同意。
(2)構造要求
1)模板支撐架的地基應符合下面規定:
①地基應做硬化處理,場地應設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基礎不應有積水。
②樓板結構層上的立桿底部需要設置固定底座或墊板。
③對承載力不夠的地基土或樓板結構層,應進行加強處理。
④當基礎的表面高差不大時,可用可調底座進行調整。
⑤立柱長度不夠需接長時,架體首層立柱應采取不同的尺寸交叉布置。嚴禁施工中拆除掃地桿,立柱應配置固定支座,面積不應小于150mm×150mm,厚度不應小于5mm。
2)模板支撐架設置應符合下列規程:
①高支模架體可在第二道大橫桿掛設第一道水平兜網,向上每隔3.6m設置一道水平兜網,大于3.6m架體作業面底部一定要設置水平兜網,防止高處墜人或墜物事故發生。
②施工作業面平臺的外側需采用安全網封閉,安全網宜設置在腳手架外立面內側,并應與架體捆扎牢固,安全網應為阻燃產品。
4.3 砌筑施工
(1)本工程樓房倉士0.000以下為490厚燒結頁巖磚M10水泥砂漿砌筑,士0.000以上為490厚燒結頁巖磚M10混合砂漿。頁巖磚砌筑時,提前一天澆水濕潤。砌筑時,內外墻交叉處不同時砌筑應留陽槎,每500mm高設一道拉結筋沿墻通長設置。墻體砌筑時砂漿要飽滿,上下應錯縫,表面要平整,施工現場要干凈。
(2)框架柱處砌筑時要砌成馬牙槎,框架柱與墻體設4φ6的水平筋與墻體拉結。砌筑時,落在框架柱筋上及所留槎子上的砂漿及時清理干凈。
(3)隨著墻體的砌筑,及時準確地彈好50cm水平控制線,以便控制標高,外墻的上、下層窗口位置用經緯儀控制豎向垂直,并自下而上彈好立線。
(4)確保砌筑砂漿飽滿,并按規定要求留置一定數量的砂漿試塊,對于水泥砂漿砌體必須加強養護,砌體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
(5)砌筑工程使用材料必需先送檢合格后再使用,嚴禁現場采用不合格的砌筑材料。
(6)砌筑所用砂,宜用中砂,其含泥量不得超過3%,其各種材料均應有質保書,及送樣試驗。
(7)砌筑采用商品砂漿。
(8)砌筑外墻時,砌體上不可以留設腳手眼。
參考文獻:
[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標準》GB50496-2018.
[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
[3]《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
[4]《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5.
[5]《建筑施工盤扣架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JGJ231-2010.
[6]《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一標準》GB51210-2016.
[7]《建筑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