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 張鳳娟 石磊 楊振新
【摘要】作為建設工程總承包模式,EPC模式目前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建設工程施工中。在EPC模式下,承包企業承攬了工程項目材料采購、圖紙設計、建筑施工以及其他和建筑施工有關的工作,具有很大發揮空間,需要對建筑施工項目的各個環節負責,尤其是要對工程的造價風險和成本控制工作負責。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EPC工程總承包的含義,然后分析了EPC工程總承包的特點,最后提出了EPC模式下建筑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措施,希望能為提高建設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EPC模式;建設工程;造價控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近幾年,建筑行業飛快速度,工程建設更趨于系統化、標準化和專業化,對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工程總承包是一種新型的與國際接軌的工程承包模式,深受廣大建筑單位青睞,目前已成為我國建筑工程承包企業應用最廣泛的承包模式。因此,研究和探討EPC模式下建設工程造價的控制和管理措施,對有效促進建筑行業提高效益、實現平穩快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EPC工程總承包的含義
工程總承包主要是指開展總承包的企業在業主委托下,根據合同相關規定對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勘察、施工、采購、試運行等若干環節或實施全過程進行承包(見圖1)。總承包企業需全面負責承包項目的安全、質量、造價、工期等工作。
EPC模式是目前國際上較為通用的建設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我國工程總承包也主要采用該模式。EPC模式將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和施工、設計有機結合,其最大優勢就是能充分發揮設計在整個工程建設中的主導作用,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在采購、設計、施工過程中出現相互脫節和相互制約的難題,明確建設工程的質量責任主體,進而達到降低成本、縮短工期、提高質量的目的。
2、EPC工程總承包的特點
2.1 交易成本不高
實行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項目工程一般只有一個主要合同,相對而言,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合同談判、招標的成本不高,同時合同為總價固定合同,在合同實施過程中因工程索賠、變更等原因導致增加工程費用的幾率就較低,因合同爭端引發額外費用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從整體上來說,EPC模式的交易成本不高。
2.2 可使承包商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在EPC模式下,業主將工程采購、設計、施工、驗收等所有工作委托給總承包商來實施,業主自身只進行原則的、整體的、目標的控制和管理。總承包商在實施采購、設計和施工活動的過程中能進行統一組織、統一策劃、統一協調、統一指揮,開展全過程控制,這樣有利于總承包商根據管理經驗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為企業自身及業主創造更大價值。
相較于普通承包模式,設計單位在EPC總承包模式下是完全隸屬于承包商的,所以所有和設計單位相關的問題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并能有效控制設計階段的材料成本。EPC工程總承包可利用設計環節挖掘成本節約潛力,發揮設計優勢。
2.3 風險較大
一般情況下,EPC項目都是一些諸如石化、電站、交通、冶金之類的大型建設工程,涵蓋從設備采購、工程設計到建筑施工的整個過程,項目規模較大。同時,從立項到EPC項目竣工驗收,再到交給業主試用通常需要三至五年的時間,甚至十年到十五年或更長。另外,EPC項目尤其是部分國際工程項目的各方關系復雜,牽扯到的利益人也很多,而EPC工程項目使用的合同是固定總價合同,該類合同多用于周期不長、規模不大、項目簡單的工程,所以在EPC工程總承包模式下應用固定總價合同會大大增加項目的風險因素,需要選擇具有一定經驗和能力的承包商來抵御這些風險因素。
3、EPC模式下在各階段對建設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措施
在EPC模式下開展工程造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工程前期決策到投標報價、確定合同價格、控制工程施工造價,再到竣工結算,都要對工程造價進行全方位的把控,將其貫穿于工程實施的各階段、各環節和全過程,因此,控制和管理好工程造價對提高企業效益和利潤具有直接作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3.1 工程前期決策和招標階段
在EPC模式下,造價管理者應參與到商務標的投標活動中。由于市場原因,在該階段各承包商為成功拿下合同會在價格上出現非常激烈的競爭。因此,在報價時必須合理準確地進行評估風險,若報價太高或太低都會給公司造成一定損失。具體地說,在招標階段存在的主要風險有:市場價格變動、國家政策調整、承辦方的管理、自然條件變化、金融風險等,若未對上述風險進行深入細致的考慮,就會給企業造成較大損失,而若過高估計風險,則有可能喪失中標機會。所以,工程造價人員要對材料、人員、設備價格變動、工期、氣候、地域、資金狀況等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并進行正確判斷,在全面統籌考慮的基礎上得出較為合理的報價,給決策者決策判斷提供可靠依據。
3.2 設計階段
工業民用建筑設計一般可分成方案設計階段、初步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階段三個階段,按照價值工程原理推算,各階段對項目經濟性的影響程度是逐步遞減的,其中,方案設計階段對項目經濟性的影響程度為100%,初步設計階段為95%,施工圖設計階段為25%~35%,由此可以看出,造價管理人員越早介入工程設計,越有利于成本控制。特別是在EPC工程總承包模式下開展的有資金限定要求的限額設計,需要在一定投資估算范圍內開展設計,然后根據初步設計概算給出的造價限額來設計施工圖,最后確定施工圖設計中的各專業設計文件。在這種情況下,設計人員既要滿足業主對工程質量和功能的要求,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減少造價,實現經濟和技術的統一。為此,造價管理人員應密切參與到整個設計過程中。例如,選用何種結構形式、基礎形式、室內裝修風格、外墻風貌、大宗材料、大型設備等,在設計人員提供出多種可行可能的設計方案時,造價管理人員要從經濟視角出發對成本和功能進行分析,給設計人員提供參考依據,以便于進行設計比選。
3.3 談判和簽訂合同階段
針對采購、施工分包的談判,目前由于已有非常詳細的施工圖紙,所以,該階段的工作重點是編制工程造價并在造價核對一致的基礎上在分包和總包之間達成一致意見。
根據工程項目的具體實際,一般可選擇采取固定單價合同和固定總價合同的方式。在采用工程量清單固定單價合同的方式時,工程造價的重點工作是算量、列項和計價。造價工作人員應運用清單計價規范計算要求和原則,根據施工圖紙和對施工現場的了解情況,審核和編制工程造價和工程量清單。在制定工程造價時,還要盡量做到和實際情況相符合,要秉承不僅有利于競爭,還確保工程質量的原則開展造價工作。所以,造價人員不但要運用費率套用方法和掌握定額,還要把當時的市場信息,特別是在對主要部件、材料價格和市場價格進行綜合考慮的基礎上進行造價計算。在這個過程中,最值得認真推敲的是清單描述的準確性和項目內容的完整性。與此同時,在該環節中還最容易發現圖紙設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造價人員在造價文件編制過程中,要認真梳理和熟悉設計圖紙,及時發現圖紙中存在的表達不清楚、不準確、錯誤、矛盾的地方,并及時反饋給設計人員,實現清單編制內容和施工圖式的高度統一,最終提高文件編制和圖紙設計的質量,避免出現錯漏。另外,在該階段還需要限定和羅列一些大宗材料的廠家、品牌、型號和規格等,對這些信息進行比對和甄選,最終確定選擇對象。總而言之,上述工作是否開展的嚴密仔細,會對后期施工過程中工程爭議和變更出現的多少造成直接影響。
3.4 施工階段
一是支付工程進度款。主要指造價人員按照實際施工進度支付階段性工程價款,在該環節中造價人員要根據合同約定的支付范圍、時間、程序和方式進行支付,同時要仔細核對工程完成進度,嚴禁超付工程進度款。另外,還應防止出現因工程款拖欠或支付不足對工程質量和進度造成影響。
二是對變更、簽證進行處理和索賠。主要是業主提出的變更和分包單位提出的索賠。若業主提出修改且超出總包合同內容的要求時,造價人員需對因變更產生的費用進行計算,以備日后索賠工作有依據。因在施工階段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事情,施工設計圖紙難免會存在與實際施工相沖突或表達不完善的地方,會導致分包單位要求總包單位進行賠償。此時,造價人員要對積極參與,對如何變的方案,通過對比、測算、分析等方法給工程現場管理人員提供造價數據,為決策奠定數據支撐。針對合同外要變更內容,造價人員要按照合同相關約定對變更條款產生費用進行核算。
三是加強材料和設備成本控制。對于一個建筑項目而言,設備價格、材料價格會對最終造價產生很大影響,針對工程造價的控制也要包括對設備、材料成本的控制。設備和材料成本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工程量越大、工期越長、規模越大的項目所受市場的影響也就越大。對此,造價人員應走訪市場,深入了解,明確有可能出現價格波動的材料和設備,并從項目實際需求出發嚴格控制設備和材料的采購價格,尤其是要查詢其價格是否超出了一般市場價、市場最高價,還要專門審核大批采購、專門采購的設備和材料,確保其質量和價格符合建設標準。
3.5 竣工階段
竣工階段為最后一道實施項目成本控制的關卡,可以反映出最終的造價結果。此階段在費用、價格上的一些問題由于在以前階段都有良好的鋪墊,相比較而言會更為簡單一些,造價的工作重點是統計匯總工程費用和核算工程量。造價人員要嚴格根據各項造價資料、合同約定方式、準確完整地調整造價。
3.6 項目評估和項目總結階段
在運作完一個完整的EPC工程項目后,一般還要梳理和回饋一下整個工程實施的全過程,總結各個實施階段和環節中的經驗教訓,查看是否實現了既定的目標成本和目標利潤。在該階段,造價人員要全面搜集成本數據、整理工程信息資料和各項工程指標,構建造價控制資料信息庫,在各類信息資料和經驗數據的支持下,為后續項目成本控制提供堅實的數據依據。
4、結論與思考
總而言之,隨著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不斷成熟,其將會被更廣泛地應用到工程項目中,發揮更大作用,成為建筑行業主要的承包模式。在EPC模式下強化對工程各階段進行造價控制和管理,有助于提高企業的成本意識和風險意識,提高企業的效益和核心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錢向欣.EPC總承包模式的造價管理探討[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理論版,2019(16):1-1.
[2]胡伊荷.探討EPC總承包項目工程造價控制要點[J].低碳世界,2020(1):183-184.
[3]楊建偉.工程總承包模式與傳統模式的招標發包模式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9(22):147-148.
[4]張大鵬.EPC模式下設計階段施工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的研究[J].磚瓦世界,2021(9):199,201.
[5]許揚濱.淺談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如何參與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的管理[J].中國招標,2018(29):31-33.
[6]潘林林,于戍,白振鈺.EPC總承包模式下工程全過程造價控制[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2019(19):201-201.
[7]魏燾.EPC模式下建設項目工程造價風險及其控制[J].建筑與預算,2021(5):17-19.
[8]張英男.EPC模式下建設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J].中華建設,2019(9):1-4.
[9]杜鳳萍.建筑工程總承包EPC模式下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J].建材與裝飾,2020(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