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香醫生 編輯:夏洛

炎等。
秋天到了。秋冬季節存在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疊加感染的風險,因此我們需要做好預防和控制的準備,目前預防流感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接種疫苗。有關流感和流感疫苗的接種,您真的熟悉嗎?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具有發病率高、傳播快、所有人群均易感的特點。
根據區域不同,流感的流行和爆發在世界上呈現不同的季節性,因而流感也常稱為季節性流感。對于溫帶國家來說 ,通常季節性流感流行從晚秋開始一直持續到冬季(即 10 月~次年 3 月),并在冬天的中后期到達高峰。
流感臨床癥狀不同于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大多數為病毒感染,少部分為細菌所致。
普通感冒發生時,發熱、畏寒、肌肉酸痛等全身癥狀較輕,而鼻咽部癥狀較重,主要表現為清水樣鼻涕,也有咳嗽、咽干、咽癢等,病程較短(平均 5 天左右)。
流行性感冒常見畏寒、高熱、頭痛、頭暈、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癥狀重,病程時間長(平均 7 天左右)。咳嗽和發熱是患流感的基本特征,發熱體溫一般在 38 ℃ 和 40 ℃ 范圍,咳嗽但無痰,常見流鼻涕或鼻塞。
疾病癥狀通常在一個星期內改善,但咳嗽及疲倦也可能持續 2 周或更長。兒童發熱概率往往高于成年人。兒童和老人以及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罹患流感后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較高。
流感最常見的嚴重并發癥包括某些慢性心肺疾病的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繼發病毒性或細菌性肺炎、鼻竇炎、支氣管炎、中耳
普通的預防手段一般指加強個人衛生保健意識。
例如:
1. 堅持鍛煉,生活規律,均衡飲食;
2.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臟手接觸口鼻;
3.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值得指出的是,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流感疫苗接種的最佳黃金時期是 9~10月,以保證在流感高發季節前獲得免疫保護(通常接種流感疫苗后需要兩周到四周的時間能產生有效的免疫力)。
當然,如果因為特殊原因錯過最佳接種時間也沒關系,只要流感流行季尚未結束,就仍然有一定的風險感染流感病毒,所以我們仍然建議去接種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的風險。
我國批準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價流感疫苗和四價流感疫苗這兩大類,其中三價流感疫苗有裂解疫苗、亞單位疫苗和減毒疫苗這幾種工藝,四價流感疫苗均為裂解疫苗。
三價流感疫苗(裂解和亞單位):適用于 ≥ 6 月齡人群接種,包括 0.25 ml(適用于 6~35 月齡)和 0.5 ml(≥ 36月齡)兩種劑型,肌肉注射。
三價流感疫苗(減活):適用于 3~17 歲人群,鼻內噴霧法接種,嚴禁注射。
四價流感疫苗(裂解):適用于 ≥ 36 月齡,肌肉注射。
第一類,醫務人員,包括臨床救治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
第二類,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
第三類,重點場所人群,如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監所機構的在押人員及工作人員等。
第四類,其他流感高風險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5 歲兒童、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以及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等。
接種流感疫苗后不能“終身免疫”。這是由于流感病毒變異很快,且疫苗接種后產生的免疫力對已經變異的病毒無交叉保護作用或交叉保護作用弱。
事實上,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都不同于往年,人體對接種流感疫苗后獲得的免疫力也會隨時間衰減(臨床試驗提示,接種滅活流感疫苗的免疫力只能維持6~8個月),所以每年均需接種新的流感疫苗。
那么,去年接種過流感,是否必須要間隔1年才能接種呢?
不是的。流感疫苗接種指南和流感疫苗的說明書上都寫著流感疫苗應該“每年接種”,但這并不意味著要間隔滿 1年才能接種。每年的流感疫苗都應該趕在流感季節來臨之前接種上,不必等到間隔滿 1 年。
滅活流感病毒疫苗相關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接種部位疼痛、紅腫、硬結,發熱、肌肉疼痛、關節痛和頭疼等。不良反應很少持續超過24~48小時,癥狀大多輕微并不影響日常活動。
流感病毒減毒活疫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發熱、乏力、頭痛、咳嗽、流涕、惡心、肌肉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