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琬琰
22歲的女孩小溪是一名在讀研究生,為了追求時尚靚麗,從前兩年開始,她每年秋冬在穿衣打扮時,都會特意露出一截腳踝。在她看來,這樣顯得腿長,可以起到修飾身材的作用。但去年冬天,她突然出現了踝關節酸脹疼痛、麻木發冷的癥狀,且腳踝部位呈青紫色。無奈之下,小溪前往醫院就診。經檢查后,被醫生確診為踝關節炎。
大家可能普遍認為關節炎是“老年病”,多發于中老年群體,但實際上青少年也有患病可能。如今,很多年輕人都像小溪那樣為了美觀時尚而在秋冬時節裸露腳踝或穿著單薄,所謂的“要風度不要溫度”。但實際上,秋冬季節忽視保暖,使身體部位受寒,容易引發諸多問題。

露腳踝。秋冬過渡之際,午后氣溫或許不低,但早晚氣溫必然偏低。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部距離心臟較遠,血液供應循環較差,且腳踝部位皮下脂肪不及其他部位厚,保溫性本就不好。腳踝本應是秋冬季節應著重保護的部位,如若為了美麗而選擇裸露腳踝,容易受涼感冒,或是像小溪那樣造成關節炎,得不償失。

低領與露肩。除露腳踝外,一些露肩頸的服裝款式也很受年輕人喜愛。即使在秋冬季節,也會著低領裝或露肩裝。但這樣容易使肩頸受涼,致使寒氣入里。如果是本身有頸部、肩部疾病的人,易加重病情。為保護肩頸,建議自入秋起,早晚時節應盡量避免低領、露肩穿搭,可著高領服裝,或早晚搭配一條絲巾,保暖與美觀兩不誤。

露腰。秋冬一直是呼吸道與胃腸疾病多發季節,其中不乏因受涼導致的。天氣炎熱時著露腰服飾,可起到勾勒身材線條的效果。但在秋冬季,若腰部和腹部受涼,造成胃腸功能疾病,可能出現胃痛、嘔吐、腹瀉等癥狀,或引發其他婦科疾病。
秋冬季節,天氣逐漸寒冷,大家應注意保暖,選擇適合季節、溫度的服裝搭配。肩部、頸部、腰部、腹部、膝關節、踝關節等敏感部位應重點保護,避免受涼致病。比起一時的所謂時尚靚麗,健康才是我們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