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法定公開內容的日常維護。嚴格依照《條例》要求,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持續拓展細化主動公開的具體內容。做好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十四五”時期各類規劃的主動公開。落實專人專責,健全法定主動公開專欄的日常檢查、維護和更新工作機制,杜絕錯鏈、斷鏈和內容混雜。嚴格落實信息發布審核制度。符合主動公開條件的,在信息形成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及時公開。(廳辦公室牽頭,各相關處室分別落實)
(二)加強權力配置信息公開。抓好權責清單、政務服務事項清單、辦事指南等權力配置和辦事服務信息的調整更新。除涉密事項外,清單應在省政府門戶網站專欄進行集中公布,同時在廳網站上進行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因法律法規修訂、職能轉移調整、流程優化等原因導致內容變化的,要及時公開調整后的準確信息,明晰權力邊界。(廳法規處、審批辦牽頭,各相關處室分別落實)
(三)規范做好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工作。準確適用《條例》,從嚴把握不予公開范圍,對法定不予公開條款堅持最小化適用原則。落實《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規范》,對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作出規范答復,確保答復內容合法規范、準確嚴謹,盡可能縮短辦理時限,提高答復效率。(廳辦公室牽頭,各相關處室分別落實)
(四)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管理。嚴格落實政府信息公開屬性保密審查、公開前發布審查等工作機制,報請政府或政府辦公廳(室)發文的,須明確相關公開屬性,并同步報送政策解讀稿件,不得缺項。政府網站引用國家行政法規的,要對照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行政法規庫的國家正式版本。(廳辦公室牽頭,各相關處室分別落實)
(一)加強重要政策發布解讀。認真落實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以持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諡橹攸c,對涉及民生的住房市場和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農村住房條件改善、城市治理、建筑業改革發展等方面出臺的政策,要及時進行深入解讀。特別要注重對政策背景、出臺目的、重要舉措等方面的實質性解讀,確保解讀質量和實效。要按照“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切實做到政策性文件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核發。(各處室按照職能分別落實)
(二)推進政策文件精準解讀。各處室(單位)面向企業和公眾主動公開的政策性文件,均要開展解讀。認真貫徹落實《吉林省省直行政機關政策解讀工作辦法》(吉政公組〔2020〕2號),加強政策解讀材料的質量把控。對政策制訂過程中收集到的普遍關注點和疑惑點,要有針對性地予以解答、說明,杜絕簡單摘抄文字、羅列文件小標題等形式化解讀。強化政策施行后解讀,對政策實施過程中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文件起草單位要開展二次解讀、跟蹤解讀。合理選擇解讀形式,講明講透政策內涵,綜合選用新聞發布會、媒體采訪、政策問答、圖示圖解、場景演示、卡通動漫、專家訪談、短視頻等多元化解讀形式。擴大政策解讀傳播面,對于重要政策文件及解讀材料,要協調主要新聞媒體、重點網站和新媒體平臺轉發轉載,提高政策到達率和知曉度。持續開展重要政策和解讀材料的精準推送服務,努力實現“政策找人、政策找企業”。(各處室按照職能分別落實)
(三)加強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工作落實。暢通人民群眾參與公共政策制訂的渠道,規范做好決策預公開、邀請利益相關方列席政府決策會議、會議公開等工作。各處室(單位)制訂涉企政策必須聽取相關企業和行業協會意見,意見聽取和采納情況作為上會討論的前置條件。擴大重要決策草案意見征集的覆蓋度,對于行政規范性文件等需公開征求意見的決策草案,除在政府網站公示外,還要通過意見建議征集信箱、政務新媒體等群眾廣泛使用的平臺,收集社會公眾對決策草案的意見建議,并向社會公開前期意見的收集、采納情況以及較為集中意見不予采納的原因。(各處室按照職能分別落實)
(四)抓好日?;貞P切和政民互動。繼續做好廳網站廳長信箱、網上投訴、在線咨詢、網上舉報等政民互動欄目以及“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微博等平臺上網民留言的辦理、反饋、選登工作,對收集到的問題建議進行解答和回應。加強輿情監測管理,密切關注涉及疫情防控、房地產金融、農民工工資拖欠、房屋質量、住房安全等方面的輿情,以及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事服務的堵點痛點,加強輿情監測、研判、回應,及時解疑釋惑,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廳辦公室、投訴舉報中心牽頭,各相關處室分別落實)
(一)做好公共資源配置領域信息公開。突出抓好住房保障、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等涉及企業和群眾切身利益的公共資源配置領域的信息公開工作。進一步指導各地房屋征收主管部門做好房屋征收補償信息公開,確保群眾的知情權,接受群眾監督。(廳辦公室牽頭,保障處、招投標處、村鎮處、房屋征收中心分別落實)
(二)推進行政執法信息公開。落實《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行政執法公示實施辦法》,按照“誰執法、誰公示”的原則,嚴格執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要通過“互聯網+監管”系統、“雙隨機一公開”系統、“雙公示”系統、廳網站、新媒體平臺和辦事大廳公示欄,集中向社會依法公開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檢查等行政執法信息,依法保障行政相對人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救濟權、監督權。(各處室按照職能分別落實)
(三)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和授權,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國務院主管部門出臺供水、供氣、供熱領域的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規定后,列出本系統范圍內的適用主體清單,督促相關公共企事業單位研究制訂具體實施細則,依法全面公開各類服務信息。(廳市政處、供熱中心負責牽頭落實,各有關處室配合)
(四)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54號)和《吉林省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實施方案》(吉政公組〔2020〕1號),指導基層部門做好保障性住房、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市政服務、農村危房改造、城市綜合執法5個領域的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年內至少出臺1個該領域的標準化應用產品。(廳保障處、征收中心、市政處、村鎮處、城管局分別落實,各有關處室配合)
(一)加強政府網站公開主渠道建設。貫徹落實《政府網站發展指引》,進一步做好廳網站的規范管理。加強網站功能建設,不斷推動政務公開、辦事服務、政民互動等板塊均衡、融合發展。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的維護,嚴格落實信息發布審核制度,確保發布信息格式規范、內容嚴謹、公開及時。(廳辦公室牽頭,各相關處室分別落實)
(二)提升政務新媒體管理水平。深入推進政務新媒體規范化建設,嚴格落實主管主辦責任,加強管理。發揮政務新媒體的優勢作用,不斷優化發布、傳播、互動、引導、辦事等功能,加大政務新媒體對政府公報、重要政策及解讀材料等政府權威文本的推送和傳播力度。(廳辦公室牽頭,各相關處室分別落實)
(一)強化政務公開教育和培訓工作。各處室(單位)全體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新修訂的《條例》,把《條例》作為學法用法制度的重要內容,切實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行政機關對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視程度和認識水平。廳辦公室要加強統籌協調,定期有針對性、系統性地組織政務公開業務培訓和研討交流,提高工作人員業務水平,確保圓滿完成我廳各項政務公開工作任務。(廳辦公室、人事處牽頭,各相關處室分別落實)
(二)做好考核評估準備。省政務公開主管部門將定期對各部門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情況、重大政策解讀質量、信息公開專欄維護等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檢查,并將工作完成情況納入績效考核共性指標,加大考核分數和權重,推動各級行政機關依法履職盡責。各處室(單位)要按照有關要求,加強政務公開工作落實,并做好資料留存,年底前將政務公開情況總結報廳辦公室,做好年度考核評估準備。(廳辦公室牽頭,各相關處室分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