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勇
(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 林業和草原局,青海 海東 810900)
林業技術的推廣,必須要有科學的研究作為強大的后盾,林業部門要建設一支專業的團隊,通過對國家林業現狀進行深入的研究,依靠新興技術手段,優化林業發展環境,提升綠化面積,發展經濟的同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最終達到提升空氣質量的目的。為此,本文對林業技術推廣在林業建設中的實踐進行分析,便具有一定的價值。
生態環境包羅萬象,生物、水土、氣候資源之間有著復雜的關系,無論是哪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其他的部分。生物資源中就涵蓋了植物資源,林業是整個生物資源鏈條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它能夠起到涵養水源,保水固土的作用,保護地球上水資源的清潔豐富。第二,調控溫度,當下溫室效應嚴重影響了全球的氣溫,整個地球都在發生著嚴峻的天氣變化,氣候不正常現象時常發生,給人類帶來致命的威脅。林業面積的提升能夠有效阻止溫室效應的擴大,因此林業建設中技術的推廣非常的重要。第三,樹木為我們的家園提供了一道天然的保護屏障,在春天多風天氣的影響下,通常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在農村地區會阻礙農業生產作業的正常進行,在城市,惡劣的天氣會阻礙交通,嚴重者會給人們的生命帶來嚴重的威脅。而一定面積樹林、森林會阻礙風沙的侵襲,減少事故的發生。第四樹木能夠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當下我們生存的環境空氣質量已經嚴重的不合格,在一些一、二線大城市中PM值已經遠遠超過2.5,給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1]。林木能夠起到過濾空氣,吸附灰塵的重要作用。想要實現林業建設事業的穩步推進,必須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國家林業部門應該予以高度的重視,建設一批專業的林業專家團隊,深入到林業建設的事業中來,不斷進行技術革新,運用到實踐當中,推進國家林業的建設發展。
林業的良好發展對拉動社會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第一,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持續提高,人們對物質的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的形式,企業可以抓住這個黃金發展期,研發綠色健康產業鏈條,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把中國的綠色產品推向世界各地,使林業產品形成企業特色,打造成品牌優勢,利用品牌效應提高經濟效益。第二,與國家當下提倡的扶貧事業有效的相結合,如給貧困地區的居民提供保護森林的工程,一方面能夠保護國家的樹林、森林不受外界破壞,另一方面也給貧困居民增加了一份額外的收入,為國家的扶貧工程助力,提升國家的GDP[2]。第三,在全球工業化浪潮的推動下,我國也加快了工業化進程步伐,但是經濟的發展通常需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作為支撐,林業是生態環境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非常寶貴的自然資源,它建設的好壞會對經濟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林業技術的研發與推廣也就非常的重要了。
強大的科學技術能夠為國家的林業建設提供有效的保障,所以必須重視技術的不斷革新。由于林業建設是一項重大且耗時的工程,建設周期、生長周期、技術推廣周期會很漫長,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科研人員和林業建設人員能夠及時做好溝通,使雙方信息暢通,規劃好實施方案,順利推進林業建設事業的進程。
首先,林業技術的推廣面向的是廣大的林農,由于素質參差不齊,水平有高有低,接受起來要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當技術人員在傳授科技方法時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習效率低下,導致在真正實踐的過程中并不能收到前期科研攻關階段的預期效果,技術推廣在最基礎的層面就受到了一定的影響[3]。其次,林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并沒能隨著技術研發而及時得到普及,宣傳推廣的形式還只是限于書面文件的宣傳和口頭的交流,沒有引起大家足夠的認識,在學習的過程以及實踐的過程根本不能很好的落實到位,技術的精髓沒有充分的展現出來,這樣一來科研工作者前期的技術攻關花費的心血,可能由于落實不到位而付諸東流。
雄厚的資金支撐能夠保證技術的研究、推廣,尤其是在推廣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大量的人力資源、運輸資源、實際操作過程耗費的物力資源,任何以環節出現漏洞,都可能使技術推廣遭遇阻礙。然而在技術研發推廣的過程中,會出現資金供給不充足、不及時的現象,使得技術的推廣舉步維艱,使林業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受到限制。
當下網絡技術十分發達,各行各業的發展基本離不開網絡技術的支撐,通過便捷發達的網絡資源可以有效的推進工作的實施,信息技術還沒能很好與林業技術有效地銜接,技術推廣的模式還很落后,一些繁瑣的科研技術根本不能得到深入落實,使得技術推廣的工作沒能形成一套完備的系統。有些地區的基礎設施落后,已經不能和先進的技術相匹配,如有的地方還沒有引進計算機系統,現實存在的數據問題只能通過手動記錄去完成,那么在操作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信息遺漏的現象;部分可以采用機械化實際運行的工作仍采用手動的形式,這些現象都嚴重的阻礙的林業技術的推廣,成為林業建設發展的絆腳石。
在技術推廣之前,做好農民們的思想工作以及相關技術知識的培訓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使農民們形成最基本的科學素養。農民們的思想單一,整體的綜合素質并不高,如果把技術強加硬塞給他們,由于缺乏足夠的認識和相關的知識儲備,對技術知識的理解也是過于片面的,因此在技術落實的過程中只能是簡單的操作一下,沒有理解到技術的精髓,根本起不到技術的真正推廣的作用[4]。這就需要政府工作部門在技術實施之前,配備林業技術工作人員為農民們做好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通過理論知識的講解以及實地的實操檢驗,讓農民們獲得更加直觀的技術印象。科研工作者也要結合當地實際林業情況,因地制宜,研發多樣的技術手段,以便于農民們更好的應用到實際農業工作中。為了激勵廣大農民群眾的工作熱情,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政府部門也可以采取相應的鼓勵政策,如果技術推廣到位,林業建設目標效果顯著,那么就可以通過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進行表彰,從而提升林業技術推廣的積極性。
林業事業的推進在國家的支持下會發展的更加長遠。技術的研發推廣的工作過程都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如技術研發是需要經過大量的實驗、試錯、最終投產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若任何一個關鍵節點出現資金斷裂現象,都會使工作的進行難以為繼,所以政府部門應盡自己最大努力為科技人員提供科研資金,在充裕的物質資源的保證下,使技術人員在工作時沒有后顧之憂,可以大膽進行科研工作,研發出多種形式的適用于林業建設的科技手段[5]。與此同時,在技術推廣的過程中也要及給予資金支持,技術的推廣需要一定的周期,農民們綜合素質較低,對于林業技術手段短期效益并不明顯,接受起來肯定會有一定的難度,長此以往不利于技術手段的推廣,此時就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補貼,使農民們放心,從而達到推進技術向前發展的目的。
林業建設事業應該緊隨科技現代化的步伐,將先進的網絡計算機系統,現代化的機械智能操作系統融入到林業技術系統中來,定期更換不科學的規則以及老舊的機器設備。如在林業建設中引進的計算機系統,將每一株樹木的詳細情況做好記錄,形成一個大的虛擬系統,及時掌握技術推進狀況,對技術的推進最好結果勘察,并進行經驗總結,這樣可能在一個偌大的林場中,技術推廣的繁雜工作可能僅僅需要計算機就能完成,大大減少了人力工作,提供林業建設效率。林業技術推廣離不開機械現代化,比如樹苗的種植、施肥、修理過程,工作量很龐大,過去就是單純的靠人力資源一點點完成這些工作,繁雜辛苦的勞動使農民們苦不堪言,完成本職的工作就很好了,何談技術的使用!嚴重的降低了林業建設的效率。由此可見引進先進的機械化生產設備的重要性,技術的推進有利于減輕農民們的生產負擔,自然而然會把更多的心血放在技術的推廣上。
我國經濟的協調發展離不開林業建設事業的發展,這是一項有益于當代和后代的千年大計,我們必須要高度的重視,但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技術支撐不到位,沒能充分的與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相銜接、機械化引進程度較低,技術人員推廣的程度不徹底、農民的重視度不高、國家提供科研資金還不充裕等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各界人士齊心協力,共同研討,實事求是,多深入實踐,尋求一條適合林業建設發展的道路,真正解決技術在研發、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推動中國林業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