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職生家訪開始的故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胡曉蓉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教師)
家訪,是班主任的常規工作之一。用雙腳去走近每一個家庭,以真面目去面對每一個孩子,本著的就是一個字:愛。老師懷著愛,去感知每一個家庭成員之間的愛,去體味每一位家長對孩子的愛,去了解孩子心里的愛。唯其如此,才能讓“艱苦卓絕的家訪”不成為一晃而過的風景。
班上45個孩子背后的45個家庭,經濟條件不一,家庭氛圍不一。我以愛的名義,走近每一個家庭。在家訪中,我尤為關注兩點:一是家庭成員之間“有愛”的程度,二是孩子與人溝通愛的程度。愛是最好的成長助力和動力。每一期的家訪都會發生很多故事,下面3個故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
女生靈子(化名),外來務工家庭。家訪前我在QQ上與她約了多次。孩子雖然有所猶豫,但還是答應:“老師,你來吧。”
靈子家是我當天家訪的第四家,到時已近黃昏。到了小區門口,已經天黑,孩子遠遠地走向我。等走進樓道口,孩子媽媽也迎下樓來。這是一個老小區,外觀破舊。樓道光線很暗,孩子媽媽用手機的手電筒照著我們上樓。
一進門,我的確“吃了一驚”,兩室一廳的房子里,住了10口人。靈子一家4口,靈子叔叔一家4口,加上爺爺奶奶。水泥地面、木頭櫥柜、大頭電視、鐵架高低鋪……家具都是多年前的舊款式。
坐下后,全家圍坐過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我問靈子:“家里人在一起開心嗎?”她毫不猶豫地說:“開心,很熱鬧!”。我再問:“人多,會不會影響你學習?”孩子媽媽說:“我們給她和弟弟都設置了‘小書房’,是他們的專用讀書位。暑假剛買了電腦,方便他們上網查學習資料。”奶奶也在一邊插話道:“兩個小的,都送到幼兒園去了,不讓他們吵著姐姐看書。”不知不覺,歡快的聊天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臨走前,奶奶一定要往我手里塞進一把她自己做的給小孫女的零嘴——用面粉炸的小油條……走出小區后,看著萬家燈火,我心里因這互相關愛的一家人涌起一股暖流。愛和溫暖,讓這個簡陋的家蓬蓽生輝。我確信,這樣家庭培養出的孩子,一定會樂觀、積極,心態健康地成長。
有家的一路指引,孩子自能走向遠方。班里的各個崗位和職務都是孩子們毛遂自薦的,靈子一人身兼數職:雜務柜管理員、綠植管理員、文藝委員、校牌保管、教室環境設計人、校合唱團成員……樁樁件件,她都干得有序又有勁兒。從主持班級生日會到編排指導紅歌賽,再到參加學校展示的視頻拍,包括電子博物館創建、采訪校長、校慶專業介紹等等,一年多的成長,靈子越發成熟能干了,也更自信了。我想說:孩子,只要心中有愛,便處處是綻放的舞臺!
班上獨生子女家庭占了1/3,其中有些家長將孩子的生活照顧得很妥帖,但做得越多,反而越得不到孩子的回饋,甚至孩子越大越“不懂事”。學生亮子(化名),男孩,性格活潑,愿意表現,對班級事務熱心,但行為和思維均缺乏自控力。
7月家訪的第三站我到了他家。一進門,他媽媽先開始“控訴”:“老師,您說孩子最重要的品質是不是誠實?亮子就是一個不誠實的人,一天到晚就是玩手機,還不承認……每天晚上不睡覺,白天不吃飯,飯好了叫幾十遍,他還愛搭不理……成績一塌糊涂……”他爸爸哄完小女兒睡午覺,從臥房走出來,接上他媽媽的話:“亮子,12年了,哪一天不是爸爸開車送你上學,接你放學,這么近的路,都沒讓你走過一天!有時爸爸有事,都會安排人來接你,你說說看,爸爸算做得可以了吧?但你回報我們什么了?成績不好,我們花錢給你報培訓班,媽媽辛苦照顧你,你還對媽媽大喊大叫,還騙我們……”家長抱怨訴苦時,孩子昂著頭,也不看爸媽,偶爾想反駁幾句,馬上被壓住,又閉嘴不言,到最后嘟囔一句:“反正你們說怎樣就怎樣唄!”整個家訪過程,我居然插不上一句話,氛圍很是壓抑。
走出門,我長呼一口氣,怨不得孩子不和父母交流,在他們的心里,已經如此“看低”“看扁”自己的孩子了,又怎能讓孩子生發對他們的尊重和敬愛呢。其實,老師愛學生又何嘗不是經歷4個層次:花時間、花精力、花心思,再到愿意與學生一同成長,這第四層也是我為之努力的方向。
愿意改變比改變更重要。自從知道了亮子的家庭狀況,我開始關注他的點滴進步。我鼓勵亮子在班級中宣傳他感興趣的“創客”比賽理念,爭取組建一支比賽團隊,但他只是單純地從網上下載了一個不知所云的課件,并沒有激起大家對此項賽事的興趣;他參加了校學生會人員的選拔,但是因行為規范不佳被淘汰出局;他報名校國旗隊,但訓練卻“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差點被除名;他想編話劇,參加迎新節目海選,但因與隊友觀點不合,一拍兩散……每一次遭遇失敗的打擊后,我都會與他一起回憶,總結經驗和教訓,并隨時把點滴進步在微信上與家長分享。一開始我選擇只報喜不報憂,因為我相信:孩子愿意改變比改變更為重要。漸漸地,孩子爸媽向我反饋:亮子在家愿意和妹妹一起玩了,房間門也不上鎖了。我知道,孩子的心門已經打開。只要他愿意改變,哪怕像只蝸牛一樣慢,或是偶爾走偏了方向,但只要前面有一盞明燈,他一定會向前邁進。
有些父母的愛外露,孩子容易感受得到;有些父母的愛,深埋在心里,孩子并不一定能感受到,甚至會產生誤解,認為父母并不愛他。
女生芳子(化名),因3分之差未能進入理想的高中。來校報到的那天,她遲到了,最后一個到我辦公室辦理報到手續。陪同來的是她爸爸,他個子很矮,膚色黑而粗糙,操著一口晦澀難懂的方言。耐心聽完后,才知曉他們因路遠而迷路,最后搭了同鄉送貨的車,才匆匆趕到。我把一些報到的資料交給芳子,告訴她家長加入班級群等新生注意事項。她爸爸一直在邊上一遍遍地問她:“你會不會?”芳子很不耐煩地甩開爸爸的手:“哎呀,你別說了!”芳子后來在QQ上和我說,因為他爸爸聽不懂普通話,所以安排姐姐加入了班級家長群。
家訪那天,芳子爸爸出去干活了,媽媽在家。芳子媽媽說現在的房子是租來的,所以裝修簡陋,家里有一個90多歲的奶奶需要照顧。當我問到芳子為什么會想到讀職高時,孩子無聲地流下了流淚。媽媽非常內疚,輕輕地說:“怪我們,初中老師說要考高中的話,就要上補習班。我們沒給她出錢,所以她沒有考好,怪我們……”原來,芳子心里,一直在責怪父母。父母的形象不佳,且不善表達,芳子覺得“丟人”,所以在家從來不愿意與父母交流。
開學后第一周,芳子并不和班里同學交流。我與班內住校的同學私下交代,讓他們做所有的事情都叫上她。對于不善表達的父母,孩子要慢慢去體會;對于不善表達的孩子,老師也要慢慢去理解和引導。
喚醒愛,感受愛。芳子在初中養成的嚴謹、細致的學習風格,在職高的學習中,顯示出了強勁的優勢。兩次大考,她的數學成績均遙遙領先。專業課學習她也迅速入門并整理出自己的思路,班里同學紛紛爭搶著要和她在一個學習小組。于是,芳子所在的小組是人數最多的。每天放學后,她身邊都圍著一群求教的同學。我驚奇于她溫柔的講解聲音,居然能壓過十幾人的嘈雜。新冠肺炎疫情的網上授課期間,同學們推選每天下午的數學學習小老師,芳子當仁不讓。兩個月的網上授課,40多天堅持為同學們講解數學,芳子在總結中說:“覺得自己對別人是有幫助的,那種感覺真好!”是啊,喚醒了心中的愛,便能感受到更多的愛。我知道,往后的日子里,芳子的笑臉會越來越燦爛!
家訪雖告一段落,但走近孩子的路才剛剛開始,以愛為舟,讓家和校越靠越近;聚愛之力,助孩子更快成長。孩子們的故事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