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建國
(新疆畜牧科學院 83000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布了13 個地方綿羊品種,占全國42個地方綿羊品種數量的31%,居于首位。按照尾型來分,新疆13 個地方綿羊品種中,哈薩克羊、阿勒泰羊、巴什拜羊、多浪羊、吐魯番黑羊、巴音布魯克羊、塔什庫爾干羊(當巴氏羊)、柯爾克孜羊等8 個地方綿羊品種為脂臀型,只均尾脂重3kg~4kg,多的可達10kg 以上。和田羊、策勒黑羊、葉城羊、巴爾楚克羊、羅布羊等5 個地方綿羊品種屬于短脂尾,尾脂含量相對較低,只均尾脂重0.5~2kg[1]。據新疆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 年3 季度新疆羊存欄數為4297 萬只,綿羊存欄近3738 萬只(2016~2018 年3 年統計數據分析綿羊存欄數占羊存欄總數的87%左右)。根據各地州實地走訪了解,13 個地方品種的存欄數量占全疆綿羊存欄數的80%以上,2020 年3 季度新疆地方綿羊品種存欄數約2991 萬只。新疆13 個地方綿羊品種有60%為脂臀型,約1795 萬只,40%為短脂尾型,約1196 萬只。按照只均羊尾脂重(脂臀型3kg,短脂尾1.5kg)計算,2020 年1~3 季度出欄2548 萬只,年生產羊尾脂2548×(0.6×3+0.4×1.5)=2548×2.4=61152t。按照2020 年新疆市場羊尾脂收購價7元計算,共可銷售42806 萬元。通過羊尾脂深加工技術生產羊油日化產品、食用油等產品,若提高尾脂收購價格到15 元/kg,可新增收入達4.89 億元。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動物性油脂的食用率僅次于植物性油脂。動物性油脂具有獨特的風味和藥用功效,是植物性油脂無法完全替代的。我國每年大量出欄牛、豬、羊等牲畜,動物性油脂產量巨大,但對動物油脂深加工率卻很低,造成動物性油脂價格低,且浪費大,關于動物油脂的精煉研究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2,3]。新疆綿羊存出欄數位居全國第二,哈薩克羊、阿勒泰羊、巴什拜羊等脂臀型地方綿羊品種出欄數居于首位,其羊尾脂肪含量非常高。尾脂中含量較高的脂肪酸為油酸、棕櫚酸和硬脂酸,3 種脂肪酸占總脂肪酸的73%~78%。羅建學等(2010 年)指出,油酸可顯著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哈薩克羊的不同部位油脂中尾脂的油酸最高;n-3 多不飽和脂肪酸有防止動脈硬化、降低血壓、防老年癡呆病發生等優點,而在哈薩克羊的尾脂中,n-3 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因此,哈薩克羊尾脂更有益于人體健康。李濤等(2018 年)研究發現,哈薩克羊尾脂的脂肪酸種類和揮發性成分都最為豐富,尾脂在食用健康性上優于腎周脂和網膜脂。賈海珍(2009 年)研究小尾寒羊不同部位脂質脂肪酸組成中長鏈飽和性脂肪酸含量肌肉、腎臟和背膘3 個部位極顯著高于尾部;單不飽和性脂肪酸含量尾部極顯著高于背膘、肌肉和腎臟[4-6]。
根據檢測報告資料顯示,羊尾脂肪中還有大量的油酸、硬脂酸、棕櫚酸等,它們都是制皂的好原料,適合于制造清潔類、護膚類、美容類化妝品。羊油富含天然甘油,是皂類護膚等日化品制作中價廉質優的原材料。羊油皂富含天然優質有機成分,利于皮膚的保濕且防過敏功效好,對人皮膚的保護性較工業合成洗滌劑更好;同時羊油皂使用后短期內會被分解成為水和二氧化碳,較工業合成洗滌劑更加環保[7,8]。
在醫學方面,無論是中西還是我國許多少數民族醫學資料都有羊尾油治療疾病的記載。日常生活中適量的食用羊油可以增強體質;在中醫學方面,羊油屬于味甘、無毒、性溫之物,具有助陽補虛、潤燥去寒的功效,通過外涂喉嚨、耳根、鼻梁等部位,有助于治療寒性感冒、咳嗽等日常疾病[9,10]。
羊尾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油酸、亞油酸等含量較高,較羊其他部位的油脂更益于人類食用。但人們對羊油的認識存在一個誤區,認為食用羊尾油就會患高脂血、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疾病,即使羊尾脂香味十足,也只能選擇少吃或是不吃羊尾脂,植物油成為人們唯一的選擇,殊不知羊尾脂含有植物油不可替代的脂肪酸,且羊尾脂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更利于人體吸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在食用植物油的同時,適當搭配食用一些肥肉和動物性脂肪會減少由于營養缺乏而導致的疾病。羊油具有特殊香味,自古以來就是游牧民族日常的美食之一,在很多地方,農牧民把羊尾脂熟化后切成小塊,與辣子醬拌勻后進行食用[11-13]。
由于市場羊尾脂深加工利用方面不足,加之人們對尾脂食用的認識誤區等原因造成羊尾脂價格低廉,同時還嚴重影響地方綿羊品種的銷售價格。市面上銷售的帶尾脂的脂臀型綿羊胴體價格要比小尾脂或剔除尾脂的胴體價格低3 元/kg。另外,由于尾脂保存不當,易于氧化,降低營養價值,影響地方綿羊品種胴體銷售。在食用方面,羊尾脂只是作為一種配料少量用于羊肉卷、羊肉串等,尾脂深加工利用嚴重不足;在日化品方面,羊尾脂多用于制作羊油皂等表面活性劑,產品種類單一、經濟價值不高,羊尾脂的深加工技術水平較低、產品開發力度不足,造成羊尾脂的市場銷售價格遠低于羊肉價,使得羊尾脂大量堆積浪費,甚至造成環境污染。
隨著羊肉深加工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羊尾脂中人類必需脂肪酸等營養成分被逐漸發掘,低效的羊尾脂精煉加工技術已成為阻礙羊尾脂高效利用日益突出的問題。通過深加工技術精煉提純生產富含油酸及n-3 多不飽和脂肪酸羊尾脂產品,提升羊尾脂的經濟價值。在日常食用方面,羊尾脂一方面可以通過液態化加工成更易于食用的油脂,便于烹飪;另一方面,可作為食品加工中的重要輔助原料,增加食物口感,提升市場銷售量。在日化品方面,加工適合不同人群、富含各種精油成分的精制手工皂、護膚產品等,提升經濟附加值。羊尾脂的深加工利用將對脂臀型、尾脂型地方品種保護和利用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