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軍
(云南地礦工程勘察集團公司,云南 昆明 650041)
就巖土工程本身而言,其工程的順利進行要求對地質進行全方位勘察,尤其是在當地基礎地質狀況方面,更應加強探測力度,以此乃可保證后續巖土施工方式的靈活性[1]。同時,巖土地質勘察中的外在影響因素也不可忽視,如:勘察制度、地質勘察設備、人為操作技術或其他各項技術要素等等。因此,在巖土施工的全過程中,地質勘察技術必須貫穿始終,且還應不斷強化完善,促進現有巖土施工工作的順利進行。
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目的是要運用地質原理,應用科學有效的勘察方法,使用先進的儀器及勘測設備,按照一定的程序對施工項目的場地進行綜合考察、分析、探究與工程施工相關的地質條件、施工建設對所在地以及周圍自然地質環境可能形成的影響或危害,并對勘查結果和相關技術參數進行評價和設計。以便對工程基礎進行設計工作,以及為施工工作提供有利的數據材料和技術指導。
巖土工程地質勘察主要是為了進行項目施工現場地質狀況的分析掌握,以便后其工程設計施工的參考。而從地質勘察方面來看,其勘察結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項目建設的安全與質量。從相關的巖土工程實踐中發現,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通常會經過選址、初步勘察、詳細勘察三個過程,由此可見,地質勘察技術在整個過程中均屬于重心和關鍵,利于勘察過程的技術支持,且能有效反映出施工場所的水文條件、地形條件、巖土性質等,對整體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和施工安全有著重要保障[2]。
巖土工程勘察從本質上來講,屬于工程建設的基礎環節,巖土工程勘察效果的優劣將會直接影響到工程項目的開展、工程的施工安全及造價。基于巖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文章總結巖土工程勘察中所用的相關技術,為提升巖土工程勘察質量采取一些措施及方法進行深入探討。
地質勘察測繪技術在巖土工程中主要用于巖石變化狀況、地形地貌、地質條件等方面的測繪。通過此項技術能夠對巖土工程周邊的滑坡、坍塌、土洞等現象進行有效掌握,同時也能將這些情況準確的反映至圖紙中。此外,此項技術還應分析出巖土工程當地的氣候、環境、建筑等因素對其項目的影響,且在判定巖石物理性質和地層關系方面也有著一定作用。
鉆探技術主要是為了方便巖土基本資料的掌握,但此項鉆探技術有著較高的標準要求,具體工作時也需掌握相應的技巧方法。 ①利用選擇性。在各異的地質下,應以不同的鉆探技術開展基本資料的采集工作。通常以工程地中巖土層與水的共存狀態和具體工程鉆探深度要求為基準進行鉆探方法的選擇。②控制鉆探深度。測量巖土層分層深度時,必須保持誤差低于5厘米。因此具體鉆探時,則應對非連續取芯鉆進的回次進尺予以準確控制。③保證取芯率。由于巖土性質存在差異,因而取芯率也應嚴密管控。通常來說,取芯率會因巖石、巖土完整性的降低而降低,因此必須在有效查看巖土后再進行取芯率的確定[3]。④記錄數據。鉆探巖石時,必須準確填寫鉆進的回次,其記錄的資料數據則可為鉆探技術的應用提供參考。
取樣與試驗技術屬于巖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質勘察時,應依照工程地基的實情采集巖土樣本,一般而言,取樣位置通常在中風化和微風化巖上部,其原因主要在于巖土過渡往往在風化帶上,而風化帶則具有典型的巖土性質特點。當樣本采集工作完成后,還必須進行樣本的密封,以免水分流失,同時,不同樣品也應分類存放。
試驗技術多指原位試驗,此技術主要以樣本自身性質不變為基礎,以相關的技術操作進行樣本指標的測量。通過原位試驗,能夠對巖土設計參數準確掌握,在整體的巖土工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原位試驗的方法尚多,具體使用時還應與工程場地巖土特征和實驗的具體需求相結合。
在進行相關勘察人員的選擇時,必須設置高門檻、高要求,并開展專業考核項目,當工作人員專業性考核合格后,方可獲得地質勘察資格[4]。人員選聘時,嚴禁放水、敷衍等現象發生,確保整體團隊的專業能力素養,為后續巖土工程的開展提供質量基礎保證。與此同時,勘察單位也應創設工作人員的學習晉升機會,定期派遣勘察人員外出交流學習,或定期舉辦技術提升培訓活動,促進工作人員間的緊密聯系,推動其職業道德素質與專業能力水平的提升[5]。此外,勘察工作者的工作環境通常都較為艱苦,需要親身深入至施工現場探查,因此,相關的勘察單位還應為其創設更好的工作條件和飲食住宿條件,必要時還可設置獎懲制度,激發勘察工作者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促進勘察質量的提升。
就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工作來說,工作自身便有著強烈的系統性、綜合性。具體勘察時會包攬諸多的內容,如施工地的土壤水文、地質地貌、環境狀況等。追究其原因,主要因為只有確保了勘察的全面性,勘察結果才可準確無誤,后期的工程建設才會得以順利進行。因此具體的地質勘察實踐時,相關的勘察工作者一定要與實際的勘察現場狀況相結合,按指定的勘察任務,展開目標、流程等工作的安排分工,保證各個勘察者崗位職責的明確,從而促進勘察工作能夠按標準流程進行,使工作更為規范、有序[6]。與此同時,相關的工程單位也應不斷完善相關的制訂規定,保證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的有理有據,發揮出制度在地質勘察中的作用,約束相關人員的不良行為,起到監督、指導的效果,促進勘察質量穩步提升。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在巖土工程項目施工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勘察報告可以詳細記錄勘察工作相關數據,同時也為后期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依據。如果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中的相關數據存在誤差,會對工程施工造成巨大影響[7]。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中的著重突出水文地質相關數據。地下巖土層內地下水賦存情況是需要進行重點勘察研究,由于巖體特性與地下水的變化存在密切關系。地質環境發生變化也會直接影響巖土層內的地下水賦存狀態。地下水會對巖土工程施工項目形成作用力。重點關注的是,在部分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中,未體現地層的水文情況,有的雖然對水文情況進行劃分,但出現了誤判。總結根本原因是受季節的影響水文地質結構的中上層出現滯水狀況,進行驗槽作業時出現了開挖無水的問題,所以出現了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與實際勘察不符的現象。
基于此,相關項目監督管理人員,要進一步分析巖土工程相關聯的水文地質項目,有效評價地下水對巖土體以及建筑結構的作用力,整合水環境變化對工程 特性的影響,從而提高水文地質資料的參考價值,實現工程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另外,要對重要工程項目以及特殊化要求的工程勘察體系予以監督和管理,有效落實水文地質勘察項目,整合支護以及降水操作,完善工程設計結構中相關參數 的穩定性,尤其是補充地下水,維護徑流和排泄條件。
在場地類別處理工作體系中,場地條件設計反應譜十分關鍵,若是不能采取合理的設計參數和抗震構造措施,就會出現土層動力放大或者是濾波特性受損的問題。另外,按照工程項目地質特點覆蓋層厚度進行分析,要結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的相關規定,利用前者進行土層或者是基巖分析,后者進行基巖面分析。兩種測定方法的混淆也會對場地類別劃分效果和基本數據整合體系造成嚴重的制約,甚至會對后續工作的全面開展產生影響。
巖土工程地質勘察所獲取的相關數據進行統一整合,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更加適合勘察工作的流程及運行標準。嚴格把控巖土工程勘察工作體系,以達到標準化的勘察目標。第一步是在巖土工程勘察基巖面大于規定標準的基準面時,將巖土層以上的硬質層剪切波速提升至500m/s以上。從根源上解決施工場地覆厚增大情況,提高巖土工程施工場地類別整合效率。
勘察質量會受勘察技術的影響,因而相關的地質勘察單位還應及時對行業的發展動態進行掌握,及時明確最新的勘察技術,確保勘察市場在激烈競爭中獲得優勢,保證勘察單位長遠、可持續發展。對此,相關的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單位則更應強化日常工作的設備、儀器、技術等的反思研討,可與目前設備的運行狀況相結合,對于不合時宜、效率低下的老舊設備予以更換,并及時引入高效、先進勘察設備。同時,儀器設備引進后,還應注重對其的日常維護和檢查。常規工作時,勘察人員必須定期檢查儀器狀況,確保設備處于平穩運行狀態,減少勘察時因儀器運行故障而耽誤影響結果質量[8]。此外,當新的勘察儀器設備引進后,還必須對其的使用方法進行了解掌握,統一安排勘察人員接受專業的使用培訓和指導, 保證勘察技術的正確合理使用,減少自身的使用問題出現。最后,勘察單位還應在勘察市場技術需求的改變下,綜合分析工程場地的地質、土壤、水文特征,選擇科學的勘察技術,使整體的勘察質量得以提升。
巖土工程中,勘察結果屬于一項關鍵的內容,將對整體項目的效益起到直接影響。因此,勘察結果的保證工作也至關重要。在進行地質勘察時,應盡量降低其他因素的影響,將目前成果質量的策略進行優化和改善,并不斷發揮勘察工作本身的作用。具體勘察工作時,若有關內容未達標準或超標、減標,則還應展開深入的分析研究,并重新規劃工程,借助各種參考數據資料全面考量,找尋可能存在的隱患問題,并設置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綜上所言,為確保巖土工程施工的高質量,地質勘察工作則必須強化。需通過一系列先進技術進行質量和效率的提升,確保工程的質量保障和經濟效益,迎合當下生產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