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杰 吳加偉 范禧勝 宋海騰 林遠清 陳麗萍 曾潤樺 李麗娜
股骨頸骨折是指從犬股骨頭下至股骨頸連接股骨干基部的部位發生骨折。多由于摔傷、高墜、車禍等外界因素造成,多為封閉性骨折,采取外固定方式達不到治療的效果,因而多采取臨床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術中還需考慮到犬股骨頸與股骨干之間有個大約135°的夾角。
某單位警犬(羅威納犬,6歲,公,體重40kg),在訓練過程中不慎摔傷,導致左后肢跛行,不敢負重,觸碰痛感明顯。髖關節觸診有骨摩擦音,X光顯示:股骨頸骨折(如圖1)。治療的手術方案有兩種,一是股骨頭取出并切除多余的股骨頸殘余端;二是克氏針橋接股骨頸。由于該犬體型大,結合工作情況考慮術后恢復周期及相關功能的復建,遂采取第二種手術方案。

圖1 股骨頸骨折
(一)術前準備
皮下注射:酚磺乙胺2毫升,曲馬朵1.5毫升,阿托品2毫升。預埋留置針。麻醉誘導:鹿眠靈1毫升混合舒泰1毫升, 并稀釋5倍靜推至該犬角膜反射消失,同時聽診器監測心率,然后氣管插管。維持麻醉:異氟烷2.5單位量,氧氣0.8刻度單位(根據檢測儀數據適當增減)。術部剃毛,碘附消毒, 酒精脫碘,膝關節以下腿部用高壓滅菌的彈性繃帶嚴密包裹,鋪創巾。
(二)手術通路
沿股骨干前沿切開皮膚,向背側至髂骨脊,下緣支股骨干中段;鈍性皮下脂肪,從闊筋膜張肌與股二頭肌連接處切開,向背側牽引臀中肌,向后側牽引股二頭肌,向前牽引闊筋膜張肌,充分暴露髖臼窩前沿三角區,繼而可見臀深肌、股直肌和股外側肌。依次向背側,向前側,向后側牽引三塊肌肉,便可見股骨頸斷端,及殘留在髖臼窩內的股骨頭。從大轉子后側沿股骨頸走向順行穿入螺紋克氏針,針尖于股骨頸斷端平行,用點狀復位鉗夾持股骨頸并牽引復位對準髖臼窩內的股骨頭,繼續穿入螺紋克氏針, 再沿前一根克氏針的走向,再穿入一根較大點的克氏針。 接著裁斷克氏針,并打磨克氏針斷端的銳利度。結節縫合髖關節囊,依次縫合各層肌肉及皮下組織,最后縫合皮膚。

圖2 成功復位

圖3 術后9天可單腿負重
(三)術后護理
術后治療原則:抗菌消炎主要用頭孢類及甲硝唑;止血鎮痛主要用酚?乙胺及曲馬朵,營養骨骼主要用骨肽,加速局部血液循環主要用熱敷及紅外線頻譜儀。
由于奔跑好動是犬的天性,因為在術后一周內要籠養限制犬的活動范圍避免過度使用患肢,必要時可以減少投喂食量,減少大小便的次數,避免發生植入物松動或者二次骨折,影響愈合效果。同時犬類還會喜歡舔舐傷口,因此術后要給犬戴上伊麗莎白圈,防止舔舐傷口導致感染,直至拆線。術后一周,由于疼痛感降低,可讓犬做小范圍的輕微負重訓練,有助于加速血液循環促進骨痂形成。切記不能跑跳,上樓梯等。術后每月X光檢查一次,看骨折線的愈合程度,預計4~6月后可拆除植入物。
(一)手術方案的決定:由于該犬是現役工作犬,且年輕力壯,肌肉發達,對比之下,保留股骨頭更有利于其康復后重新投入工作狀態。遂決定采取保留股骨頭及股骨頸。
(二)術中感受:為了更好地暴露術野,可以橫斷臀深肌。這樣會充分暴露髖關節窩,復位進針時記住股骨頸與股骨干有大約135°的解剖角度,采用從大轉子外側順行進針,克氏針穿行至股骨頭斷端時,可一邊進針一邊活動患肢,觀察股骨頭是否隨著股骨活動而活動,并檢查髖關節的活動靈活度,避免克氏針穿透股骨頭影響髖關節的活動。由于該犬長期接收訓練,肌肉發達,故植入兩根克氏針,從而增加股骨頸的穩固度。
(三)傷口拆線后的照顧體會:犬敢于輕微的使用患肢,但此時骨頭仍未完全愈合,故此期間不能掉以輕心,仍需要限制其運動,特別是跑跳,過度使用患肢等行為,容易導致二次骨折的發生。期間日糧可以增加鈣,維生素A,D等攝入量。還可口服一些促進骨頭愈合的藥物,如骨速康、三七接骨片等。這時期大概要4~6個月。
(四)雖然股骨頸骨折有行之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案,但是該病多發于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故該病的發生,防大于治。主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管理,減少意外,是完全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