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涵
摘 要:如今社會,城市景觀建設中仍存在隱性浪費問題。在我國,節約型社會的概念不斷滲入千家萬戶,使節約型景觀也呈現于大眾視野中。節約不再只是表面的資源節約,更是借助合理設計而進行的相對節約。以大唐不夜城人造景觀為例,研究因不合理設計而產生的隱性浪費問題,分析我國景觀設計中資源隱性浪費問題的成因,闡述浪費類型,提出解決資源隱性浪費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景觀設計;節約型景觀;隱性浪費
景觀資源隱性浪費是指在景觀設計中,對空間、時間、人力、文化等非實物方面的浪費,這些浪費在設計中很少被關注,設計者的精力與注意力往往在如何節約材料、成本方面,而忽略一些資源隱性浪費。由此,便產生了節約型景觀。其實質是對人的意識的一種節約,更是要促使設計更加合理化、人性化,減少人們情感上的無謂輸出。
一、我國景觀設計中資源隱性浪費問題的成因
景觀設計誕生于歐洲,是基于視覺美學的一種藝術。現在熱門的大唐不夜城人造景觀是以歷史文化為構架打造的主題性景觀。但是,在熱門景觀的背后,隱性浪費已不容小覷。威廉·莫里斯提出關于設計的原則:“設計所表達的根源并不是每個人的自然屬性,而是社會屬性。設計的本質在于解決問題,在于通過創造不同來完成別人的需要。而問題的根源來源于社會,問題之所以存在,而且沒有被很快解決,是因為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擁有設計師那樣敏銳的雙眼和鋒利的思維,所以,作為一名設計師,你的職責,就是用你設計者的理念和天賦,去創造不同,去解決問題,去改變世界。”
網紅景點的不斷涌出,使大唐文化僅僅存于建筑之中,但建筑也并未完全參照唐代的規制建造,既是對文化的浪費,也是對人情感的浪費。在大唐不夜城中,屋頂和樹木上的景觀燈雖然為西安的旅游收入作出了貢獻,但卻影響了大唐不夜城附近居民的夜間休息,也是我國景觀設計中存在的較為普遍的隱性浪費。為了避免景觀設計中的隱性浪費,設計節約型景觀便是一種動態最優化的設計方案。
二、我國景觀設計中資源隱性浪費類型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旅游業也蓬勃發展,各個景點都在不斷翻新改造,緊跟時代的步伐,但由此產生的隱性浪費和顯性浪費也不在少數。據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統計,2019年春節假日西安旅游收入相較于2018年同比增長40.35%。旅游業的收入大幅超過其建設成本,但這不可以成為浪費的理由。
(一)空間的浪費
大唐不夜城周邊停車場較多,但節假日卻供不應求;其街道兩側的商場,外表華麗,里面卻少有顧客;現有街邊商鋪周圍的空間沒有合理利用,少有游客休息之處,大型旅游景區很難短時間走完,便需要一些休息設施,而大唐不夜城中的休息空間卻并不多;由于是人造景觀,自然植物在視覺方面不太凸顯,水景相較改造之前也有所減少。景觀設計不合理便會造成視覺效果和空間的浪費,而這些又非肉眼可見,因此合理地設計和空間規劃才是對空間的合理利用。
(二)時間的浪費
曲江是西安中高端小區的聚集地,人們為了更好的生活環境而選擇這里。但是,隨著大唐不夜城景區的建設,他們的生活卻受到了負面的影響。當地市民反映,由于大唐不夜城的建成,游客激增,堵車成為生活中最大的不便,道路設計、景區與居民區的分離設計不合理,導致了居民的時間浪費。而時間浪費也會對住在曲江的居民造成其他的影響。
設計者在設計時應注重時間對景觀的影響,在設計景觀的同時,將時間考慮在內,景觀樹的高度和冠幅都需要合理計算。例如曲江的觀光軌道,由于設計不合理,樹木已經妨礙觀光車運行,導致觀光軌道停止使用,也將部分路段進行了拆除。不合理的景觀設計,更是時間的浪費。
(三)人力的浪費
合理的景觀設計應將后期維護也考慮在內。例如,對不同的植物進行合理的搭配,可以避免換季時產生植物空缺的尷尬,減少后期植物搬運和栽培需要投入的大量人力財力;利用設計手法,如“海綿城市”,在景觀節點處建造地下儲水的空間,利用雨天進行儲水,減少人力工作;提升公眾的參與度,在合理的距離內擺放適量垃圾桶,讓游客做到保護環境,減少環衛工人不必要的勞動。
(四)文化與情感的浪費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其具有種種優勢,可大唐不夜城卻沒有很好地還原歷史,而是把重點放在了“網紅打卡”等經濟角度,削弱了城市的歷史沉淀,減少了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西安并不缺乏優秀的歷史文化,唐代的盛世風貌至今都讓國人驕傲,但大唐不夜城卻極少注重歷史展現,現有的仿古建筑多與歷史不符,這些都是對文化的浪費,不應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經濟效益不能成為文化浪費的借口。
三、我國景觀設計中解決資源隱性浪費的方法
(一)時間合理規劃
設計應兼顧游客和居民的交通需求,合理規劃路網,對居民平日通勤量大的主干道與游客較多的道路進行區分,避免高峰期的路段擁堵,節約工作時間。合理規劃大唐不夜城現有景觀節點,將其重新規劃,設置充足的休息區,科學布置景觀節點。在合理規劃的前提下,增加城市道路,對車輛進行分流,同時完善道路標識系統,減少單行道的交通壓力。多維度了解植物景觀后再設計。在設計初期,對植物和景觀進行合理的規劃,了解其冠幅、高度等,在合理搭配植物的同時,將時間因素考慮在內,進行整體性設計,將落葉植物與常綠植物進行合理搭配,使落葉成為有機肥料,促進循環利用,進而節省植物保養時間。提高景觀的質量,在顏色搭配、植物配置方面,結合西安本地氣候和歷史記載過去所存在的植物進行設計。同時,注重成活率,減少后期的重復成本。
(二)空間成本控制
大唐不夜城街道兩旁的商鋪利用率低,少有人在此消費,這是對空間的浪費,需要進行合理的功能區塊劃分。如今大唐不夜城還在進行商鋪入駐,增加門店,目的是再次加快經濟建設,可是卻忽略了商鋪客流量小的問題。設計應對原本荒廢的失落空間加以優化,把握景觀的空間意象和場所精神,將文化以空間的形式進行宣傳,增加公共設施在大唐不夜城的占比,讓游客有更好的旅游感受。設計還應創造微地形景觀,增加綠化,增加自然景觀。在部分屋頂上加設綠化,增加儲水裝置。在大唐不夜城道路兩旁增加喬木的種植,讓樹木為人們遮陰,減少構筑物的參與,讓空間富有活力與生機。
(三)資源物盡其用
采用可循環材料,減少材料費用,建設海綿型地下儲水系統,在西安水資源不富裕的情況下盡量將可用的物資進行回收。建立科學養護觀念,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減少后期的維護成本。讓自然代替人力,可以將澆灌等任務,通過游戲的方式讓游客參與進來,形成互動景觀,在參與性更多的同時,景觀也會變得充滿趣味性。合理安排景觀節點,疏密結合,讓景觀充分為人所用,而不只是作為擺設閑置。合理利用現有的空間,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為附近的商場增加客流量,帶來資金收入。暫緩目前的亮化工程,定時對其開放,這也是對附近居民生活的改善。亮化工程對附近居民、景區植物、空氣質量等造成的隱性傷害是非常大的,而這種隱性浪費亦是可以避免的。居民會因為燈光的原因,得不到正常的休息。亮化工程對于植物的傷害并不只是燈帶捆綁植物那么簡單,植物的休息和光合作用需要交替進行。而長時間的燈光照射,使植物得不到相應的休息,會嚴重影響植物的壽命,這也是一種間接的浪費。因此,減少夜間光照時間,也是對潛在隱性資源的節約。景觀設計雖然是為了使城市變得更加美麗,但絕不能以犧牲居民生活和自然環境為前提。
(四)發掘文化底蘊
今天的大唐不夜城,儼然成為“網紅景點”,這并非完全不好,而是大唐不夜城這種以歷史為基礎修建的景觀街道,本應擔負著宣揚文化的重任,卻為了提高經濟而一味地迎合游客。當代年輕人提起西安,想到的是“網紅夜景”,而非“十三朝古都”,這是對歷史文化的遺忘。歷史底蘊豐富的西安,卻只能用“網紅景點”吸引游客,這才是最大的浪費。大唐不夜城現有的建筑,并非還原歷史,只是為了仿古而建造,且不符合歷史記載。這種文化上的浪費,亦是隱性浪費。斯蒂芬·維爾勒在所著的《論設計》中說:“‘設計的目的不是市場,而是人,是社會。”迎合市場而產生的設計,往往會無疾而終,而真正有內容的設計,才會讓人過目不忘。可以利用景觀設計對西安的文化進行普及和宣傳,使人們對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更深的認識,增加人們對歷史的了解。
四、結語
針對景觀設計中資源的隱性浪費,學界提出了“節約型景觀”一詞,主張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從時間、空間、資金、文化情感等方面出發進行景觀設計。景觀設計中隱性浪費的改造,是一個整體的概念,是高于顯性浪費的一種改造。隨著節約型景觀的不斷發展,其今后將成為景觀設計的一大新思維、新發展。設計,是為了給人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景觀設計是關乎我們每個人生活質量的設計。優秀的景觀設計,不僅會減少浪費,還會讓不完美的地方變美好。景觀設計雖然微不足道,卻又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2]玄穎.淺議城鎮街道的景觀設計[J].大眾文藝,2015(19):118.
[3]俞孔堅,李迪華,吉慶萍.景觀與城市的生態設計:概念與原理[J].中國園林,2001(6):3-10.
[4]薛光卿.“燈光秀”中看冷暖[N].中國花卉報,2020-01-23(W1).
作者單位:
西安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