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彥彬
摘 要: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豐富,旅游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具有便于紅色文化保護、傳播和紅色旅游發展的優厚條件。從巴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的本身屬性入手,分析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進行視覺形象構建的必要性,通過找尋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要素的視覺轉化方法,探索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的視覺形象構建的實施路徑,以促進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地區旅游經濟發展。
關鍵詞:紅色旅游;文化資源;視覺形象
基金項目:本文系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巴蜀地區紅色文化的視覺構建與文創設計研究”(21SKGH295)研究成果。
一、對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進行視覺形象
構建的必要性
(一)促進對巴蜀地區紅色文化的保護與傳播
巴蜀地區是紅色文化基因傳承脈絡最清晰、鏈條最完整的區域之一[1]。其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文化旅游產業也相對發達,二者應該積極融合來實現共同發展。對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進行視覺形象構建,能夠將包含紅色歷史沿革、英雄事跡、紅色精神等內容的紅色文化,系統地轉化為更加貼近百姓日常生活、學習、文娛的大眾文化。這樣人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頻繁地接觸到紅色文化,也更加便于理解和學習紅色精神,從而加強對紅色文化的保護和傳播。
(二)助力巴蜀地區紅色旅游區域的經濟發展
巴蜀地區自然旅游資源、紅色文化資源以及本土民族文化都較為豐富,且三者之間具有較強的伴生性和交融性。當下巴蜀地區所打造的知名紅色旅游點不勝枚舉,如四川紅軍長征紅色旅游系列景區、廣元市劍閣縣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蒼溪縣紅軍渡江紀念地、旺蒼縣紅軍街等[2]。各類紀念館、革命遺址、名人故居等為區域旅游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由于自然和歷史的原因,有些革命老區和村落旅游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急需對這類地區文化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對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進行視覺形象的系統化構建,能夠便于對紅色旅游品牌文化的打造,填充旅游內容,豐富旅游產品體系,為紅色旅游區域的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三)便于巴蜀地區紅色文創產品的設計和開發
文創產品簡而言之就是具有文化價值的創意產品。文創產品的開發,既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的文化訴求,又能夠弘揚中華優秀文化,還能夠取得可觀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3]。因此,當下正在掀起一股文創產品開發的熱潮。
通過對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進行視覺形象的構建,能夠科學合理地將紅色文化內容轉化為具體的、有形的、可視化的圖形圖像符號。轉化的圖形圖像直觀且直白,便于文化輸出,具有強烈的表征意義,能夠成為紅色文創產品設計和開發的重要素材,也能為開發高質量的紅色文創產品提供參考依據。
二、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要素的提取路徑
對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進行視覺形象構建,首先要做的就是對該區域紅色文化的梳理與分類,而后提取出便于進行轉化的視覺要素。
(一)集中在顯性層面
文化資源的視覺形象構建是視覺傳達設計范疇內的一種設計提取和轉換,即通過圖形圖像、文字、色彩來生成能夠實現信息傳達、情感溝通和文化交流的視覺符號。
紅色文化資源的視覺形象構建,重在用直觀的形式表達紅色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厚的精神內涵,主要形式是將其轉化為由具體圖形圖像所構成的視覺形象來實現紅色文化的視覺傳播。故而這種直觀形式主要依賴具有具體形狀、樣貌、態勢等的視覺要素作為轉換基礎來實現。因此,在巴蜀地區紅色文化視覺要素的提取中,其內容與形式都應該集中在紅色文化的顯性層面,提取視覺表達所需的文化要素。
(二)具有代表性
紅色文化轉化后的視覺符號,除了要實現大眾對符號本身的辨識以外,還需要實現大眾在精神層面對文化符號的認可,而這種內在的心理認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文化內涵的自我認知。因此,在對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的視覺元素進行提取時,要注意并不能從該地區紅色文化的顯性層面進行隨意提取,而是必須選取那些最具代表性、最容易被人們所感知并且能留下深刻印記的文化元素,也就是被社會各界所公認的、能夠代表巴蜀地區的紅色文化要素。
(三)依靠熱門文旅區域
較為熱門的紅色文旅區域每天都能夠吸引大量的游客前來,這為紅色文化的傳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也為該區域紅色文化資源的視覺形象構建提供了方便。較為成熟的紅色旅游區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化品牌價值,紅色文化資源較為充沛,獨具特色且具有代表性,這種高辨識度的文化資源非常有利于對紅色視覺元素的提取和轉化。對于成熟的紅色旅游區,受眾和市場具有較大的認知度,通過對這類旅游區域的紅色文化元素進行提取和轉換能夠更加容易使大眾認知和接納,也為后續的文創設計活動提供有利的基礎。
簡單來講,對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要素的提取,主要是在其紅色文化的顯性層面,結合該地區熱門旅游區域進而篩選出最能代表其特征的文化要素,進而進行視覺符號的轉換,最終形成具有形態、色彩、風格等的圖形圖像[4]。這既是對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要素提取的基本方法,也是構建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視覺形象的主要技術路線。
三、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的視覺形象構建策略
(一)以紅色英雄人物為原型的創意形象構建
巴蜀地區紅色文化基因傳承脈絡清晰,鏈條完整,其間出現了大批革命英雄人物,譜寫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和耳熟能詳的人物故事。在對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進行視覺形象構建的過程中,以紅色英雄人物為原型進行的視覺形象構建非常重要。在對英雄人物形象進行設計轉化時,首先要追求人物形象的個性化,因為個性化是實現視覺識別的最佳選擇。個性化的人物形象更加具有獨特性、趣味性和藝術性。其次,在多個英雄人物形象的設計轉化中既要體現每個人物形象的獨立性,也要體現多個人物形象的整體性。這有利于對后期文娛品牌的打造和文創產品的開發。最后,在英雄人物的形象設計中,要尊重歷史和客觀現實。不能一味地夸張、變形從而導致紅色文化價值的缺失。
(二)以紅色歷史事件為素材的敘事性圖像構建
除革命英雄人物外,發生在巴蜀地區的紅色歷史事件也同樣是視覺形象構建的主要素材,也就是對該地區紅色事跡、故事、情節進行敘事性圖像構建。圖形圖像作為一種信息文本,能夠生動地對事件進行敘述,比如歷史題材的繪畫藝術作品就是一種敘事性圖像。在對紅色歷史事件進行設計轉化時,要注意圖形組合中視覺元素之間的整體控制,包括視覺元素、符號意義的主次關系、從屬關系以及相互的影響和制約等,確保整體圖形畫面具有鮮明的主題性和可讀性。在敘事性圖像構建的過程中還需要通過加強畫面氛圍和營造符合潮流的藝術效果,來使觀者產生情感共鳴。
(三)以紅色旅游景點為對象的品牌形象塑造
紅色文化旅游景點是能夠開展紅色文化普及、教育、傳播等一系列活動,實現紅色文化功能的場所,是發揮紅色文化社會功能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5]。巴蜀地區分布著許多具有重大意義且獨具特色的紅色旅游景點,圍繞區域內紅色旅游景點和區域進行品牌形象的塑造,是實現紅色文化視覺構建的一條重要路徑。在以紅色旅游景點為對象的品牌設計中,要結合景點中紅色文化的不同內容、內涵、功能,注重品牌形象打造的差異性,體現紅色文化的全貌,保證對紅色文化的精準輸出。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強化旅游景點的娛樂屬性。
(四)對紅色題材藝術作品的再設計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革命和戰爭的歲月中,產生了大量的歷史器物和紅色題材藝術作品[6]。將能夠反映該地區紅色題材的藝術品進行再設計,也是實現對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進行視覺形象構建的一條重要路徑。從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視角來看,這些藝術作品本身就是一種可讀性非常強的敘事性視覺圖像。對這類藝術作品進行二次創意加工,所形成的圖形圖案具有強烈的代表性和辨識度,且對后期具體的設計開發而言,應用空間巨大,有較高的便利性。
四、結語
在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資源的視覺形象構建和表達的過程中,要充分理解紅色文化的特性與精神內涵,掌握巴蜀紅色文化資源的特征。將巴蜀地區紅色旅游資源進行系統的歸納和分類,再將其典型要素作為文化基礎,從而在符號轉換的同時建立符合區域特點的視覺形象,為巴蜀地區紅色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以及文娛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提供保障,促進紅色文化的價值優化以及地區旅游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芹.基于SWOT分析的四川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研究[J].當代旅游,2018(24):210-212.
[2]曾少蘅.紅色旅游圣地一本全[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10.
[3]錢晨.體驗經濟下的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J].大眾文藝,2019(13):139-140.
[4]付小平.巴蜀文化元素視覺符號系統的構建研究[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9):95-101.
[5]涂家英.以紅色文化旅游景點為中心打造特色城市社區[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25):1-3.
[6]龔洪波,王惠,羅敏.紅色體育旅游內涵界定[J].湖北體育科技,2015(5):383-384.
作者單位: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建筑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