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李春梅
“兩年前,我的右腿痛吃了藥就好了,這次又痛,沒想到是子宮肌瘤引起的。”劉女士介紹,2年前出現右腿腹股溝疼痛,在當地醫院查出血管有血栓,給予相關治療后,癥狀消失就沒復查。這兩年身體也未出現過不適,直到今年3月,正在上班的她右側腹股溝又出現疼痛感,開始還能忍受,后來痛得影響走路了才到當地醫院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彩超和CT檢查發現,她盆腔里有個20厘米大的子宮肌瘤。更讓醫生非常驚訝的是,劉女士的子宮肌瘤如藤蔓一樣,已經順著下腔髂靜脈,通過腹腔、胸腔,長入了心臟的右心房和右心室。
由于病情非常嚴重,劉女士一家從老家輾轉到重慶求醫。在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產科,謝榮凱主任接診了劉女士。謝榮凱告訴劉女士一家,劉女士患的是靜脈內平滑肌瘤病,是一種世界性罕見病,1897年首次有疾病報道后,百年來全球報道不足300例。靜脈內平滑肌瘤生長緩慢,為良性疾病,卻又有沿著靜脈管腔出現不同程度遠處轉移的惡性特征。這種特殊類型的肌瘤多生長于靜脈內的平滑肌瘤,亦可發生于淋巴管內,故又稱脈管內平滑肌瘤,病灶通常起源于子宮,可沿髂內靜脈、髂外靜脈或者生殖靜脈、腎靜脈兩條路徑蔓延至下腔靜脈,末端生長至右心房、右心室、甚至肺動脈,引起機械性梗阻,最終致患者死亡。確診后,“如果不切除,隨時危及生命,但是切除就不是切掉一個子宮部位的腫瘤那么簡單了。”
面對這一疑難病例,醫院醫務處組織婦產科、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內科、泌尿外科、普外科、麻醉科、放射科、超聲科、營養科、輸血科等10余位專家,進行了全院大會診,針對腫瘤的位置、深淺、侵犯的臟器,術前的手術方案制定,術中麻醉、切除、出血和術后抗感染、營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詳細的討論,并制定了兩種手術預案。最終麻醉科、婦產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醫生輪番上陣,經過長達10個小時的手術,在不開胸的情況下成功將盆腔20厘米大的巨大肌瘤和順著血管長的25厘米的瘤體全部清除,既大大減小了手術創傷,又有利于患者術后的恢復,為其節約了手術費用。患者于術后一周順利康復出院。
其實,劉女士在兩年前就出現右腿疼痛,但當時只做了腿部的超聲檢查,并沒有對全身進行系統檢查,并且這兩年也并未做相應的婦科檢查,所以沒能早期發現子宮肌瘤。如果能早點發現,及時切除子宮肌瘤,肌瘤是不會長入心臟危及生命的。所以特別提醒廣大女性,子宮肌瘤雖然是可治愈的良性腫瘤,但有可能影響生殖系統,甚至牽連出其他問題,所以千萬不要有僥幸和拖延心理,一旦出現月經量突然增多或不規則出血,下腹有包塊或下腹異常疼痛,白帶異常增多、壓迫等癥狀,一定要及時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