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集團有限公司 宋文明
一般火電廠發生安全事故的主要誘因都與人為因素有關,一方面由于火電廠工作環境相對比較惡劣,為滿足個人需求違章操作已成為一些職工的個人習慣;另一方面管理人員理解職工工作的辛苦,為體貼員工也會選擇性地忽視員工的錯誤行為習慣,雖然在人性化角度上來看,管理制度上的適當放松確實讓員工的工作壓力與工作難度有所減低,但在安全風險防范管理角度上來看,管理者的寬容可能是催化安全事故的“導火索”。隨著近年火電廠安全事故問題曝光率的提升,多數火電廠已意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開始逐漸提升安全管理與監督力度,但由于火電廠企業數目較多,一些生產規模較小的企業可能在管理上依舊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問題。
首先,火電廠本身受生產工作類型限制存在的安全風險源比較多,比較集中的安全隱患場所就是作業現場,想要全方位進行安全管控,不僅需投入的管理成本較高,對于企業整體經濟收益也存在不同程度影響;其次,火電廠的電力生產主要原料是煤、氫氣及柴油等易燃易爆燃料,通過燃燒期間產生的化學能力轉化成為熱能,經過一些高壓高溫設備處理后,通過輸電設備與線路將電能傳送到有需要的用戶。期間任何生產作業環節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安全事故問題,尤其是現代化發展對電力輸出要求逐年提升的情況下,高強度的工作運轉不僅讓職工感受到巨大工作壓力,機械設備也會逐漸呈現老化故障等情況;最后,設備的檢修與維護也是導致安全事故的重要環節。電力設備的維修與檢查多數情況都要涉及到高空作業、有限空間作業及起吊作業等情境,這些作業過程本身就存在高危風險,如工作人員由于作業經驗不充足或由于其他問題的原因,不僅會發生高空墜落、窒息與重物擊打等事故,也會承受生命安全威脅風險。
安全管理意識淡薄,相關管理制度不完善。受經濟發展規模與用電需求限制,火電廠一直是我國電力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分支,由于火力發電本身的工作原理、生產流程及相關應用的設備設施都相對簡單,一些供電需求較大的企業與集體也能根據實際需求建設火電廠,這些小型火電廠的主要生產目的就是完成發電目標,維持企業穩定運用,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投入生產運營也比較常見。當然并不是這些火電廠缺乏安全管理防范意識,只是與管理系統比較嚴謹與全面的企業對比存在較多生產作業安全隱患。但為節約生產成本選用不合理的管理措施與發電設備設施,可能會為后期企業生產發展遺留較多安全風險隱患。另外一些管理層與職工本身也存在安全風險與管理意識不足的問題,不僅為火電廠生產發展帶來較多安全發展隱患,也讓一些安全管理制度本身就不完善的企業有了更多可操作空間。
員工職業素養不足,缺乏自我防范的意識。火電廠由于生產類的工作內容相對簡單,職員在長期高體力勞動輸出后就會呈現安全防范意識下降的問題,甚至一些員工在實際工作生產期間為了工作便利會選擇一些“投機取巧”的工作方式,由于工作疏忽大意或違反工作與安全管理規范制度的違規操作方式,不僅會提升作業生產風險,也極易引發生產環節期間的安全事故問題[1]。尤其是一些工作年限較長且早期施工設計存在一定漏洞與不足的火電廠,這些車間管理者與員工每天在工作崗位只是簡單地完成工作任務獲取工作收益,由于建廠至今可能并沒有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問題,進而也沒有意識到安全管理監督與相關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長此以往,職員一旦養成錯誤的工作習慣,不僅會影響工作效率與企業發展穩定性,也會遺留較多安全發展隱患問題。
如高空作業期間,由于員工的一些高空作業防護設備穿戴不到位、不系安全帶與安全帽佩戴不規范等問題,可能會導致高空墜人事件或其他事故問題;作業生產期間,工序顛倒會直接引發母線停電、值班紀律松散操作失誤也會引發機組跳閘甚至互感器爆炸等事故問題。
潛藏設備風險較多,防護機制相對比較少。火電廠為提升發電工作效率,使用機械設備一般工作功率與危險性較大,尤其是一些壓力容器、高溫高壓管道以及高壓帶電設備設施本身就存在高危型隱患,如企業安全防護措施與保護機制不完善,很有可能在工作生產期間出現各種安全事故問題。另外火力發電類型本身就具有一定易燃易爆風險,設備出現故障問題期間也較易造成二次事故發生,提升安全管理風險。尤其是在一些不可控的自然災害如強降雨、大風等天氣,都會導致輸電系統出現故障問題,如事故發生后相關保障處理措施不到位,極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安全事故問題。
火電廠的發展與管理需要清晰的安全管理目標,深入分析危險點能提前預防火電廠生產作業期間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問題,尤其是面對一些突發事故時,正確的預警與風險防治措施不僅能有效減少安全事故對火電廠生產管理的影響,也能最大程度減少職工生命財產損失與企業經濟損失。根據當前火電廠安全管理期間的實際發展管理情況,制定安全管理預防措施制度,需從確定火電廠生產工作內容、辨識與確定危險因素開始。
首先,明確企業發展管理目標,細化安全生產工作流程與相關工作內容,針對不同情況與危險事故進行綜合分析,確定相關應對管理策略,在有效明確員工工作內容的同時強化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有利于火電廠推行或實施安全防范管理措施,也是開展火電廠危險點分析的前提基礎條件。
其次,辨識風險內容,做好防護管理措施。火電廠由于作業環境及工作條件限制存在的危險隱患因素較多,根據作業現場空間環境與生產作業項目進行分類,能有效辨識員工在作業生產期間可能會遇到的不同危險因素[2]。辨識期間可參考其他優秀火電廠的管理方式與作業經驗,結合本廠的作業過程特點與作業場所介質以及生產工藝流程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利用一些風險等級排序的方式,細致歸類作業現場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通過張貼安全警示語或者圖標的方式強化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時刻提醒員工規范生產作業,禁止為了個人便利影響周圍同事及企業未來的安全管理發展。
最后,細致制定安全防范管理措施。可推行具體問題具體實施的方式以及責任考核制度到個人的管理策略,在有效排除危險因素的同時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以預防為主、限制治理為輔,打造人性化且安全管理水平較高的危險點防控管理制度與預防措施。當然,危險點的分析與相關管理制度的制定都只是前期的預防管理措施,實際作業與生產期間可能會遇到更多管理問題,及時更新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也是相關安全管理與監督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如做好安全交底工作,根據不同工種與作業流程出具并張貼危險點分析單與相關規范作業指導書,可直接分發給各級作業人員并要求職員在作業生產期間落實。
想要提升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除必要的宣傳管理與日常的監督,也需不斷完善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與措施,可利用責任績效考核管理的模式強化員工的安全責任意識,也可利用加強安全管理監督培訓的方式多方面提升員工的職業素養與安全防范意識。
首先,針對企業的實際發展現狀與發展規模,制定清晰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根據不同危險點以及存在安全風險隱患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定期清查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存在老化或破損的問題,根據作業現場本身存在的設備老化及管道問題進行及時的檢修與維護。
其次,針對員工工作期間安全防范意識不足問題加強安全管理培訓,培養并提升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可在安全培訓教育的基礎上適當進行安全演練,利用真實的教學講解,幫助員工了解真實安全事故發生時正確的避難自救方式與手段,避免事故發生期間員工由于心態問題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最后,積極引進先進設備設施與高新技術人才。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與人才的不斷升級與進步,根據火電廠的實際發展需求與經濟發展條件,適當引進并替換一些落后以及安全隱患問題較多的設備設施,不僅能有效提升作業生產效率,也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關于人才的引進,能夠在提升火電廠人力資源多樣性的同時,避免一些老員工“倚老賣老”、不求上進,將自已不合理的作業習慣當做沾沾自喜地炫耀資本。高新人才與先進設備的引進,不僅能方便火電廠管理員工、提升企業發展管理水平,也能給予一些綜合能力較強與安全管理能力較高的職工一次升職與提升的機會,全面提升企業安全管理發展水平,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與進步。
綜上,火電廠由于本身作業類型與作業環境的發展限制,在實際生產與發展期間可能存在較多的安全風險隱患問題。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與現場的工作人員,重視安全管理與生產問題,完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不僅僅是對自己生命財產安全的負責,也是企業不斷提升發展核心競爭力的主要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