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鐵投都拉物流有限公司 熊筑生
由于特種設備使用中易發生傷亡事故,安全問題受到特殊重視,許多國家將特種設備作為特殊設備對待,制定出嚴密的法規標準體系,監督從事設計、安裝、維修等各部門共同遵循,形成大致相同的安全管理模式。當前我國處于市場經濟建立完善階段,特種機電設備安全管理體系如何適應國內外形勢是目前面臨的突出問題。
特種設備是我國專有名詞,國際上對鍋爐、電梯、客運索道等危險性較大設備進行安全管理,但未形成特種設備統一概念。狹義的特種設備概念最早在80年代末,《江西特種設備生產安全管理規定》將各類起重機械、木工機械、手持電動工具等定義為特種生產設備。2000年《特種設備質量監督安全監察規定》對特種設備定義為因設備內外在因素影響易發生事故、造成人身傷亡的危險性較大的設備,包括起重機械、游樂設施等機電設備。
廣義的特種機械設備是2003年頒布《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確立,2009年頒布修訂《條例》所稱特種設備是涉及生命安全的鍋爐、壓力管道、客運索道等設備。機電類特種設備包括其中機械、大型游樂設施等[1],機電類特種設備具有種類多、分布范圍廣、安全隱患多、事故損失慘重等特點。特種設備分布領域廣泛,涵蓋包括石化、醫藥等近百萬個企事業。隨著我國工業飛速發展,特種設備數量迅速增加,生產企業快速成長。特種設備危險性大,所處工作環境惡劣,壓力管道是各種工業裝置組分,常承載易燃易爆物質,發生事故損失慘重。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是政府行為,公共產品是設備安全服務,管理是在一定環境下為實現特定目標運用有效資源進行計劃控制等社會活動。公共與非公共領域是社會生活基本領域,現有文獻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尚無確切定義,結合特種設備特點將其定義為國家授權特種設備監管部門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依法通過對設備設計、安裝、使用等環節進行監管開展的活動。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特點體現在以實現降低事故率為目標,是以政府為依托公共權力運用過程。
解放前我國工業發展落后,上海有自由職業者組織的鍋爐檢驗師協會對全市鍋爐定期檢驗,在日偽統治區東北城區設專人負責管理鍋爐。建國后根據安全監察機構創建時間劃分,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經歷曲折發展歷程。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在實踐中發展,不斷強化安全監察,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以行政監察為主,建立中央集權的數量龐大安全監察機構,特種設備設計、安裝及監督檢查全過程在行政監察范圍內[2]。
特種設備管理采取模式是政府授權職能部門對設備強制性監管,制定完善的法律體系調整涉及特種設備安全關系行為,對設備設計等環節提出監管要求。1982年前我國經濟成分單一,鍋爐安全管理以政府文件為依據,1960年制定首個鍋爐安全監察規范,1982年勞動局頒發《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改革開放后原有行政管理體制不能適應發展要求,國家頒布《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條例》以法規形式確定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工作方法內容,為建立鍋爐壓力容器安全檢查制度提供法律依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頒布使特種設備安全檢查有了法規依據,我國特種設備法律體系組成分為行政法、安全技術規范等層次,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經過多年發展積累可行的經驗,主要包括源頭治理、精細管理等[3]。
改革開放后我國特種安全設備安全管理取得明顯成效,由于政治體制改革滯后,制約機電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深化,存在權責不清、效率低下等問題。我國特種設備管理與先進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分析我國特種設備管理模式問題有助于提高設備安全管理水平。造成我國機電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問題原因包括法律有待完善、監管體制有待理順、監管方式有待轉變、經費保障有待增強,我國特種設備法治建設經過多年發展建立完整的法律體系,為確保經濟運行安全發揮重要作用,但目前相關法律有待完善,體現在立法層次較低,條例與法律沖突。
特種設備監察機構職責明確,但機電特種設備管理存在不少問題。特種設備種類繁多,涉及能源、冶金、交通等多個部門,軍事裝備、航空航天器及礦山井下使用特種設備不適用條例,房建工地特種設備安裝監管由建設主管部門依法執行。特種設備安全涉及不同利益主體,多頭管理下由于不同利益博弈結果,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中體制不順現象普遍存在,造成某些行業使用設備不多。以行政許可為基本特征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方式,現有管理部門難以完全適應改革需要,必須從行政手段為主向以法律手段為主轉變,從部門監管向綜合治理轉變。
美國、歐盟等國家地區重視特種設備安全,可以分析發達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經驗,為我國特種機電設備安全管理提供借鑒。美國地方政府各地事務管理有自主權,法律規定可優先采用各地法規,對特種設備監管主體方法有很大差異,聯邦職業安全衛生局負責監管起重機械,聯邦政府安全委員會對移動式游樂設施有監督權,聯邦政府不監管鍋爐與電梯安全性能,壓力容器安全性能由各州立法機構授權監管機構管理。
美國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立法最早將鍋爐納入強制性監管,電梯立法時間較晚,70年代起重機械立法大量出臺[4]。根據鍋爐安全特點分析,壓力容器設計制造是關系到設備安全重要環節,鍋爐監管從設計制造開始擴展到安裝使用等各環節。美國鍋爐壓力容器監管取決于各個州、領地和少數幾個自治城市的自行決定,電梯安全性能可通過安裝檢查保證。電梯監管是安裝后驗收檢測,現代電梯技術發展實現自動運行功能,很多電梯無專人值守,嚴格的預防維護保養是電梯可靠運行的保證。起重機作業環境復雜,美國起重機檢查側重作業檢查,包括性能荷載與環境檢查。制定游樂設施技術標準難度大,游樂設施事故會引起媒體社會各界的關注,美國大型游樂設施檢查重點開展安裝定期檢查,注重日常檢查。
我國特種設備通過強化加安全監察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但相比發達國家特種設備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起步較晚,發達工業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完善,借鑒先進管理經驗應全面吸收長處,確立多元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主體,建立充分利益博弈機制,微觀層面吸收他人先進技術成果。
我國機電類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存在許多問題導致事故發生率較高,分析主要原因是未重視生產過程,工作人員素質較低,未嚴格按規定科學化施工。針對機電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問題,借鑒發達國家管理經驗改進我國機電類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需重視特種設備質量,提高各環節操作人員綜合素質,嚴查違規作業人員,規范技術檢驗人員工作流程。機電特種設備質量是關乎機電市場發展重要課題,處理不好設備質量會制約我國市場經濟穩定發展。具體生產中形成大意心理嚴重影響企業品牌的地位,強化機電特種設備質量觀念非常重要。往往由于不重視特種設備質量引發系列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的設備管理問題,要從具體強化設備意識上抓起,提升機電設備安全管理水平。
機電類特種設備工作需抓好實踐操作能力提升,依靠實際規范操作技術是關鍵。操作不熟練會嚴重影響實際生產工作質量,要注重強化按規定辦事的意識。由于未按規定科學化管理會影響機電特種設備使用安全性,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嚴重損失,為有效保證機電類特種設備管理科學化,必須抓好具體安裝工作,對技術人員從嚴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使其發揮好各自技能為維護管理秩序奠定基礎。原來我國一些從業人員未達到要求操作,影響機電類特種設備的安全保障,要抓好質量安全保障,同時強化從業人員業務素質,有效保證機電特種設備安全。針對操作人員綜合素質因素,相關部門應制定規章制度提高操作人員綜合素質,規范工作流程,根據機電類特種設備使用環境制定詳細安全管理制度,明確不同人員在安全操作等方面規定。
特種設備事故呈現出傷害作業人員多、傷害無安全知識者多、傷害維修人員多的特點,表明機電類特種設備現場管理具有較高危險性,安裝操作中違規會增大安全事故發生率,應加強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定期舉行安全教育講座活動,要求作業人員積極參與,提高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技術檢驗是機電類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相關部門應將設備技術檢驗作為重要工作落實,編織技術檢驗手冊,要求嚴格按照檢驗內容操作。定期進行技術檢驗培訓,保證檢驗工作質量,按機器技術檢驗細節管理,如嚴格按規范記錄檢驗數據、確保記錄內容清晰、保證數據結果準確性等。
機電類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是涉及生命安全的電梯、客運索道與場內專用機動車輛等特種設備復雜系統工程,特種設備發生事故會造成人身傷亡重大損失,影響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取得顯著成效,但按構建和諧社會目標,特種設備安全狀況存在很大差距,要求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安全管理模式。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要以設備使用安全為目的,以法律、安全技術規范為依據,將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置于有效控制中,保證機電類特種設備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