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偉節
文化引領是學校高品質特色發展的核心價值選擇。高品質的特色文化孕育著高品質的特色學校,學校特色文化創建的核心取向是聚焦提升師生生命發育的精神境界。這種精神境界集中體現為學校師生發展的價值取向、精神風貌和品格狀態,是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核心和導向。江蘇省高郵市南海中學積極創建高品質“水潤教育”的特色文化,具有改變學校面貌、提高教育質量、優化育人品質、發展高品質特色、促進師生生命成長的核心價值功力。
南海中學在新一輪高品質特色學校的創建過程中,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水潤教育”特色主題,并在學校“水潤文化”的引領下,積極探尋支撐“水潤教育”有效落地的“水潤課程”“水潤教學”特色體系的整體建構。學校充分發掘“水潤文化”的內涵,秉持“以人為本,和諧共融”的辦學理念,廣泛汲取水之“清明、堅韌、和融”的精神,以其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文化氣質熏陶漸染,讓學生和教師的個性自由地張揚;形成了“范水向善,潤礎致遠”的校訓、“和融共進,追求卓越”的校風、“博染無聲,精潤有痕”的教風、“徜徉學海,樂享書香”的學風,讓“水潤文化”成為培育每一個“南中人”靈魂的校本精神氣象。
一所學校真正的文化潤育并非在于高深的理論闡釋,而是在于師生的文化思維和行動方向。南海中學“水潤教育”的文化思維正體現了學校高品質特色教育對文化潤育的呼喚,也體現了所有“南中人”堅守文化育人、立德樹人的使命擔當。
學校的特色辦學理念與文化內涵能否真正落地,主要取決于能否構建一個基于校本實際、審視學校文化、源于辦學理念、關注學生需求的特色課程體系。學校課程是落地特色文化、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載體,是育人的重要依托,是對教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方式的規劃和設計,是變革教育教學、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依據,是新時代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品質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南海中學正是在此課程認知和價值認同的基礎上,依據“水潤教育”的文化引領,從學校傳統文化、學生個性與未來需求和校本條件出發,積極探索“水潤課程”特色體系的整體建構,為有質量、有品位、有內涵的“水潤教育”提供核心載體支撐,追求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水潤少年”優秀品質、實現高品質特色發展的價值目標。
南海中學堅守“以人為本,和諧共融”的辦學理念,走“晶瑩潤德、靈動潤智、柔韌潤體、清雅潤美、和諧潤勞”的育人路徑,遵從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意志,著力創構“清雅潤和、生機盎然”“五育并舉”的水潤文化課程生態。南海中學通過構建滋養學生素養走向未來的水潤課程,聚焦“水潤少年”“清明、包容、澄澈”“自信、堅韌、和融”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課堂教學的深度變革才是課程實施水位最深的區域。高品質學校特色發展只有自覺進入課堂教學最深層面,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指向學生學會在學習中主動建構和生成經驗的方法,不斷創生和發展以學習科學為指導的、個性化的深度教學范式,實現學習、教學、評估一體化,全面提升學生以學科素養發展為目的的終身學習力。因此,南海中學在“水潤文化”的引領下,基于宰校長“生本清新”“博染無聲”“徜徉學海”“和順靈動”的教學主張,堅定學生的中心立場,堅持學習的核心取向,落實學科的立德樹人作用,培養學生帶得走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促進學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做到學科育人。
南海中學的“水潤課堂”范式創生,依據學科核心素養,重新審視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著力豐富和凸顯學科內容的育人價值。通過變革現實課堂、改組教學元素、重建教學結構、和諧師生關系、優化教學流程、體現水潤特質,力求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凸顯“水潤四五五”自主滋養的教學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