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蘭,胡榮權,方 柏,楊麗霞,吳棟梁,林顯營
(廉江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廣東 廉江 5244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在冠脈斑塊損傷基礎上引發閉塞性血栓所致,多發于老年群體[1-2]。STEMI常表現為胸痛、胸悶、心驚、氣促、嘔吐、上腹脹痛等癥狀,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易導致猝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PCI)作為治療STEMI重要方法,其能夠快速疏通阻塞血管,挽救患者生命。但PCI操作過程中易引起血栓破裂,形成微小碎片,阻塞遠端血管,引起慢復流和無復流現象,不利于術后恢復[3-4]。目前,臨床多采用阿司匹林治療,其能夠減少血管內血栓再形成風險,然而單純用藥療效欠佳[5]。替格瑞洛作為一種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廣泛應用。基于此,本研究以行PCI術的老年STEMI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替格瑞洛聯合阿司匹林的應用效果,旨在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
選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廉江市人民醫院行PCI術治療的86例老年STEMI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62~75歲,平均(68.8±1.2)歲;體質量指數20~28 kg/m2,平均(23.7±0.4)kg/m2。觀察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63~77歲,平均(68.9±1.3)歲;體質量指數19~27 kg/m2,平均(23.6±0.3)kg/m2。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冠脈綜合征急診快速診療指南》[6]中STEMI有關標準;②伴有心動過速、心律失常等癥狀;③發病至入院時間<12 h;④年齡>60歲;⑤患者與其家屬知曉本研究并同意參與。
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②嚴重軀體性疾病者;③傳染性疾病者;④精神系統紊亂者;⑤對本方案用藥過敏者。
患者術后均予以臥床、吸氧等常規處理。對照組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南京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230),10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替格瑞洛片(南京優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343),口服,初次藥量180 mg/次負荷量,之后維持90 mg/次,2次/d。兩組均連續用藥6個月。
①凝血功能指標。采集兩組晨起空腹5 ml靜脈血,離心獲取血清后,以全自動血凝儀檢測兩組纖維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時間(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水平。②冠狀動脈血流狀況。參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TIMI)[7]血流分級評估。3級:造影劑能夠完全、迅速充盈遠端血管并清除;2級:造影劑能完全充盈遠端血管,但其充盈、清除速度慢于正常冠狀動脈;1級:造影劑可少數通過閉塞部位,但不能充盈遠端血管;0級:血管鼻塞遠端無前向血流。③血小板聚集率(MPAR)。抽取患者空腹3 ml靜脈血,離心獲取血清后,采用血小板聚集儀以動態透光比濁法檢測其MPAR。④不良反應。記錄兩組治療期間惡心、嘔吐、痰中帶血等不良反應。
治療3個月后,兩組的各項指標均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的FIB水平高于對照組,PT、APTT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冠狀動脈血流狀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冠狀動脈血流狀況比較(n,%)
治療3個月后,兩組的MPAR指標均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的MPAR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MPAR比較
對照組出現2例惡心,3例嘔吐,1例痰中帶血,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95%(6/43);觀察組出現1例惡心,2例嘔吐,1例痰中帶血,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30%(4/4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530,P>0.05)。
STEMI是指冠狀動脈在短期內缺血、缺氧造成的急性心肌細胞壞死,血小板聚集率高是致病的重要病理環節[8-9]。PCI是治療STEMI常用手術方式,可通過導管疏通阻塞血管,恢復心肌供血,降低猝死風險。然而手術不能完全逆轉疾病病理化發展進程,術后易出現無復流現象,再次損傷患者心肌功能,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10-11]。因此,STEMI術后對患者進行合理抗血小板治療至關重要。
阿司匹林作為常見抗血小板藥物,經口服進入人體后,易被上消化道吸收,通過抑制血小板的環氧酶,促使環氧酶催化產生的血栓素A2生成減少,從而降低MPAR水平[12-13]。同時,該藥還能夠提升纖維蛋白凝塊滲透性,促進血塊溶解,有效防止血栓形成,然而阿司匹林存在個體差異性,多數患者在服用后病情無法及時控制,且易出現阿司匹林抵抗現象,遠期療效較差[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APTT、PT短于對照組,FIB水平高于對照組,冠狀動脈血流狀況優于對照組,MPAR水平低于對照組,且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說明替格瑞洛聯合阿司匹林在老年STEMI患者PCI術后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冠狀動脈血流狀況,降低MPAR水平。董艷麗等[15]研究顯示,替格瑞洛片與阿司匹林片兩者聯用可緩解STEMI患者癥狀,改善其凝血功能,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替格瑞洛屬環戊三唑嘧啶類抗血小板藥,具有溶栓效率高、半衰期長、溶栓開通速度快等特點[16-17]。替格瑞洛見效迅速,可于30 min起效,通過促使二磷腺苷受體P2Y12與血小板ADP相結合,阻止血小板中膜糖蛋白復合物和ADP受體生成,降低MPAR水平,抑制血栓形成[18-19]。同時,替格瑞洛能夠影響腺苷代謝途徑,進而增加冠狀動脈血流,促進心肌再灌注[20]。此外,該藥無需經肝臟代謝,且藥效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可長期使用,與阿司匹林兩者協同增效,能夠最大程度發揮抗血小板功效,改善冠狀動脈血流狀況。
綜上所述,在老年STEMI患者PCI術后采用替格瑞洛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能夠增強抗血小板作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MPAR水平,改善冠狀動脈血流情況,利于患者術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