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11 月27 日,河南省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會議對過去的工作進行了總結,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會,并在會后舉辦了新技術研討會。河南省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員代表,先進紡織裝備技術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成員單位代表及團隊,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會議;省工信廳相關處室負責人出席了會議。大會由常務副會長郭志華主持。
河南省工信廳消費品處寇守峰處長到會并致辭。針對產業定位和協會作用,他認為,紡織服裝產業是河南省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是六大戰略支柱產業之一,是傳統和現代融合、科技與時尚并舉的產業,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強文化自信、拉動內需增長、促進社會就業、穩定經濟運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產業用紡織品協會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是能夠大膽創新、銳意進取,積極貫徹落實產業發展規劃,還牽頭組建了制造業創新中心,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城市內澇、復工達產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做出了突出貢獻,彰顯了紡織力量。針對現階段產業發展環境,要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的宏偉目標。要做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謀篇布局。產業用紡織品技術含量高、功能性強,已經成為紡織行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方向,也是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一是要集群發展,著眼河南省特色和優勢領域,完善細分產業鏈,形成龍頭牽引、上下游有效協同的集聚發展生態,壯大產業集群。二是要創新引領,強化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既要增強關鍵技術自主攻關能力,又要大力引進先進成套技術設備在我省落地轉化。三是要數字賦能,抓住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關鍵,通過智能化,融入產品設計、制造、管理、采購、營銷全過程,實現提質降本增效。四是要打造品牌。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以“科技、時尚、綠色”為新定位拓展產品類型、強化品牌質量,提升質量效益。
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第一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協會換屆籌備工作情況、理事及監事選舉辦法及協會章程修訂報告。張一風會長做了工作報告。在民政廳、工信廳的指導和行業的努力下,協會經歷了搭建服務平臺、獲批建立協會、完善章程制度、發揮協會作用的過程,現已經形成機構基本完整、功能初步完善的行業組織,擁有70多家理事單位、30 多個個人會員、一個分會、一個專委會,是民政廳認定的3A社會組織。現階段,行業企業已超200家,產能由2015年約15萬t(以絮片噴膠棉為主)發展到26萬t(以水刺紡熔為主)以上,規模處于全國前列。5 年來,行業平均增長率達到9.3%,2016—2019 年受單邊主義影響增長減緩,2020 年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突發,醫用衛材迅速增長,2021 國際貿易收縮及疫情防控常態化,工業增加值持續下滑,降幅為21.0%,但平均增速仍達9.3%。規模以上企業的非織造布產量同比下降1.01%。由于疫情原因,醫用防護用品快速發展,增長率超50%;簾子布2020 年下滑19%(2021 年同比增長29.71%);林州光遠電子基布三期技改項目按期完成;恒天重工高速水刺近年得到迅速發展,平均增長率為30%以上,成套熱風、針刺裝備有所突破。全省行業整體處于穩步運行期間。河南省產業用紡織品優勢主要集中在常規材料生產制造環節,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品附加值低,高端產品開發應用滯后,整體技術水平、市場拓展能力與國內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急需加強行業規劃,企業協同努力,促進河南的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做大做強。
會議選舉了新一屆理事會。張一風當選為新一屆理事會會長,郭志華為常務副會長,章偉為秘書長,李巧玲為監事。
在會后的學術交流換節,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湯水利高級工程師結合企業的研發情況,作了《水刺法非織造布與裝備的發展狀況》的報告;河南安吉塑料機械有限公司王勇博士作了《熔體過濾器在非織造和化纖行業的應用》報告;河南科高輻射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崔國士博士講述了《濕法非織造及其高質應用》;河南駝人醫療器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崔景強博士作了《防疫健康抗菌抗病毒材料及其產業化研究》報告;光山白鯊針布有限公司梁慶新高工結合公司產品研發,作了《針布在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研發及應用》報告;鄭州市非織造布技術創新中心張恒博士,結合研發體驗,作了《納/維交疊非織造材料關鍵技術及其產業應用》報告。
與會代表和嘉賓就產業發展的趨勢和內容,作了深入的探討。大家一致認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作為河南紡織產業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前景廣闊,在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推動下,河南產業用紡織品有機會實現換到領跑,在優勢領域實現快速發展。(來源:紡織經濟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