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里,我看的課外書中有一道題:結合日常生活估算十個大小相同的蘋果大概重多少千克。這題初看不難,因為我們三年級剛學完質量單位,但是題目沒告訴我們單個蘋果的質量。看來只有想辦法知道單個蘋果的質量才能解題。
家里有蘋果,沒有秤!怎么辦?一番思想斗爭后,我只能去找“點子大王”老爸尋求幫助。他耐心地聽完我的問題,“呵呵”地笑了,摸著我的頭說:“最直接準確的方法是用電子秤去稱,但數學培養的是小朋友勤動腦和樂于動手的能力。既然你們都學過平衡原理了,那我們可以試著自創一桿秤啊,剛好也讓你直觀感受下自己動手的快樂。”
說完,他讓我找來空鐵皮盒、剪刀與透明膠。我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老爸見我一臉疑惑,說道:“今天咱們變廢為寶,哈哈!”說完,他三下五除二,用鐵皮剪出了四個相同的三角形,然后用透明膠牢牢地裹了一圈。老爸說這種形狀叫“立錐體”,但我看卻像“海門電視塔”,哈哈哈!老爸又讓我剪兩個圓盤,說是當作托盤,還讓我找來一根筷子。只見老爸像玩積木一樣熟練地用透明膠把筷子兩端與圓盤連接起來,又用筷子把“電視塔”塔尖壓平一點兒,然后把筷子放了上去,微調到平衡。這樣,一個天平模型就做好了,老爸真是太強了!
但沒有砝碼啊!老爸見我愁眉不展,又教了我一招。只見他拿來了幾盒牙膏,解釋道:“一盒牙膏50克,用來當砝碼試試。”我實在佩服老爸的妙招!蘋果輕放在天平左邊后,天平立即出現左低右高的情況,搖搖晃晃的,筷子差點兒掉了下去。我連忙用左手扶住筷子中間,右手放牙膏。可問題來了,放到第五盒牙膏時天平出現右低左高的情況;若不放,則左低右高。我想:這說明還要找個質量小于50克的物品來讓天平平衡。于是,我們找了各種物品來試放。功夫不負有心人,兩盒20克裝的回形針剛好!此時,我們稱得一個蘋果的質量大概是:50×4+20×2=240(克)。那么十個蘋果的質量大約是240×10=2400(克),而1千克=1000克,即2400克=2.4千克。
見我如釋重負的樣子,老爸笑著說道:“古有聰明的曹沖稱象,今有張陳成稱蘋果啊!”說完,我們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原來,只要肯動腦、勤動手,生活中處處都有“秤”呢!
指導老師? 薛? 青
蔣西西? 2021年11月6日? 11:26:07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數學在生活中的妙用可真不少,數學知識總是能幫我們解決一些關鍵問題。你們想想,數學中的等式是不是就像一個又一個的天平?
張瀚琦? 2021年11月6日? 13:45:11
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天平的工作原理不正好與數學等式的一個性質有異曲同工之妙嗎?在數學等式中,等式兩邊都加上(或者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而天平是通過加減砝碼保持兩邊平衡,從而稱得物體的重量的。
劉雯雯? 2021年11月6日? 17:43:49
瀚琦說得對。其實,很多數學問題我們都可以運用天平的工作原理來解決。比如,右邊這道題:求一個□等于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