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港中等專業學校1908機電班 蔡 琴
王海東是一名焊接高級技師。他所在的公司專門為他成立了“王海東焊接技師工作室”。他曾獲得過全國技術能手、全國機械工業勞動模范、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最美職工、江蘇省“好青年”、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制造工匠”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是個不折不扣的職業達人。
當年,王海東中考失利,他本想復讀一年考個普通高中,圓自己的大學夢,無奈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他只好就近選擇了一所職業高中,讀了建筑專業。畢業后,他本該成為一名建筑工人,結果陰差陽錯成了一名焊接學徒工。性格要強的他暗自下定決心:做工人我也要做出色的工人,做焊工我就要做技術一流的焊工。他跟在師父后面一點一滴地學、一招一式地看,反反復復地嘗試,認真琢磨每個動作要領。閑下來時,他滿腦子都是有關焊接的問題,帶著問題向師傅請教,到書店買書,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將頭腦中的問題逐個擊破。日積月累,他儲存的焊接知識量已經跟師傅們相差無幾。他職高三年所學是建筑專業,這個看似與焊接毫不搭邊的專業,卻讓他在機械識圖方面比別人更有優勢。既懂識圖,又會燒焊,這一點令他格外自信。做一個知識型的高技能工人,這個愿望在王海東的腦海里越發強烈。
焊接是個苦活兒、累活兒。焊槍整天握著,手都懸麻了,蹲著的腿也是酸的,手臂被飛濺的焊花、滾燙的焊渣灼得傷痕累累,強烈的焊光刺得他眼腫淚流……但這些艱苦都沒能阻礙他學好焊接的決心,短短幾個月,王海東就掌握了焊接的一般技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他為自己制定了更高、更遠的新目標——攻克焊接難題。對焊接知識的渴求讓王海東幾近癡迷,為了吃透弄懂焊接知識點,他常常廢寢忘食。每每攻克一個技術難題,他都興奮不已。除了公司組織的學習外,他還自費學習報考并獲得了技師和高級技師資格證書。他把各種技術圖紙和船級社規范下載到手機上,利用碎片時間學習、鉆研。他說:“別人認為我取得現在的成績,都是因為我聰明,其實不然,主要是靠學習,不學習怎么能懂、怎么能會呢?!”
王海東20 多年如一日扎根生產一線從事船舶焊接工作,不斷創新、大膽嘗試,攻克了超厚耐低溫高強度鋼焊接裂紋、克令吊基座焊接變形、高熱輸入焊縫終端裂紋等難題,創新了埋弧自動焊單面焊雙面成型技術、不銹鋼管留間隙TIG 焊技術、立對接定位免碼板技術等,推廣應用自動化高效焊接,多項技術達到同行領先水平。
王海東從一名職高生成長為一名專家級的焊接高技能人才,用20 多年的時間詮釋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真諦。他秉承“持之以恒、求索進取、大膽創新、樂于奉獻”的精神,在探索焊接技術的道路上永不停止自己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