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莎莎
我們都知道,好習慣是個人基本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影響著我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好習慣能讓人做事事半功倍,助力我們成長成材;壞習慣則會降低做事的成效,阻礙人的發展。相較于好習慣養成的艱難,壞習慣的形成往往非常容易,一點小松懈,一點得過且過,一點小敷衍、小馬虎,都會讓我們養成壞習慣。壞習慣容易形成,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懈怠、偷懶的時候,這是人之常情,但這也成為阻礙大多數人變得優秀、走向卓越的根源。要克服壞習慣,首先就得戰勝自己的弱點——人性的弱點,這就是壞習慣如此頑固,要改正它卻是那么困難的原因。即使我們已經認識到自身的問題,有改正的意愿,甚至已經行進在改正的道路上,但稍不留神,略一松懈,壞習慣就會死灰復燃。
常言說“習慣成自然”,所以好習慣一旦真正養成,也將長久穩定地保持下去。仔細審題、規范答題、認真檢查這些學習習慣,會在我們踏入職場后轉化為認真檢查設備、嚴格按規范操作、仔細收納勞動工具等工作習慣,也會延續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中,讓我們成長為可信、可靠的家庭支柱與社會中堅力量。
古語說“過猶不及”,很多事物都有雙面性,好習慣是否也會帶來負面效應呢?學習時,仔細檢查是好習慣,但反復檢查,糾結猶豫不敢交卷,只會影響考試成績;工作中,嚴格按規范操作是好習慣,但遇到問題只會死守操作手冊,不知創新探索,就會故步自封;生活中,檢查門窗水電是好習慣,但出了門還得多次返回確認就會耽誤行程……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少見。仔細分析這些現象可以發現,這些問題其實并不是好習慣本身造成的,有的是因為知識掌握不扎實,所以底氣不足,缺乏自信;有的是因為專業知識掌握不全面,沒有形成知識體系,所以固守僵化,只會機械重復;有的是因為情緒焦慮或者分心走神,這些負面情緒投射到日常生活中,體現為某些重復行為、強迫行為……因此,我們要學會了解自己,學會分析現象背后的深層原因,找到癥結。學會了解問題的產生是學習基礎的問題、綜合能力的問題,還是心理問題,從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應對不同的問題。反省—實踐—總結—改進,這才是讓我們成長的好習慣。
培養好習慣是我們成長的開始,只要是好習慣就不嫌多,也不怕養成得太遲,更不用擔心好習慣會帶來負面影響。所以,意識到自己需要養成好習慣,那就堅定地走下去吧,戰勝弱點,讓更優秀的自己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