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喆禎
隨著“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確立,高技能人才在我國人才隊伍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日漸凸顯,他們承擔著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過渡的重任,是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在此背景下,除了職業院校要加強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以外,各地方政府也需要不斷完善本地高技能人才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公共服務能力。
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上也顯示了其“先行示范”作用。據統計,截至2019 年12 月,深圳市技能人才總量已經發展到375 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24.6 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比達到33.2%。2019 年深圳全市實施的各類補貼扶持政策惠及26.5 萬人次,發放補貼金額達1.26 億元;完成各類高技能人才認定超200 人次;建設各類高技能人才培養載體百余家。綜合觀察全國各地政府高技能人才公共服務實踐,深圳一直都走在全國前列,因此,以深圳市為例進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策略的梳理不僅有利于明晰我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努力方向,也能為我國其他城市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開展提供有益的經驗借鑒。
1.加強人才培養載體建設。一方面,深圳市政府投資建設了七個高訓基地,為社會公眾提供公益性的技能訓練、技能競賽等服務,充分發揮政府的兜底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從2016 年起深圳市實施高技能人才創新培養計劃,重點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師工作站和技能大師工作室“三項基地”建設,通過項目資助的方式鼓勵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培養載體的建設。
2.鼓勵企業實施技能提升行動。深圳市鼓勵企業多元化開展員工技能培訓,當前正在大力推進的技能提升行動包括:企業員工技能提升培訓、企業員工崗前技能培訓、“以工代訓”、企業員工適崗培訓、企業新型學徒制和現代學徒制。深圳市在大力推進技能提升行動的同時也為不同類型的培訓提供了與之相應的培訓補貼,不僅最大限度地惠及了在深企業,也成功引導了市場力量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發揮主體作用。
3.重視復合型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在復合型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方面,深圳市主要采取三項措施:一是引導企業開展核心工種的技能培訓;二是實施“技能精英”培養計劃,定期遴選優秀的青年高技能人才赴海外進修;三是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和現代學徒制,創新發展“雙元制”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4.推進“粵菜師傅”和“南粵家政”工程。“粵菜師傅”和“南粵家政”工程均為廣東省重點推進的民生工程,深圳市響應省級號召,一方面在全市范圍內大規模開展粵菜師傅和高素質家政服務人才的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另一方面新增“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和大師工作室的建設,設立具有深圳特色的居家服務培訓示范基地。同時結合國際化城市的特點,打造“深派粵菜”“鵬城管家”等高端服務品牌。
5.促進重點就業群體的技能提升。幫助重點就業群體實現順利就業是維護城市穩定運行的必然要求,深圳市重點為退役軍人、殘疾人、有就業意愿和技能培訓需求的失業人員以及戒毒服刑人員這四類就業群體免費提供項目制職業技能培訓。
6.實施安全技能提升、創業能力提升及技能扶貧行動。在安全技能提升方面,深圳關注從事高危行業的城市建設者,為高危行業的企業全員提供安全技能培訓。在創業能力提升方面,深圳市鼓勵各類群體積極參與創業培訓并予以補貼,同時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建設創業實訓基地。在技能扶貧方面,主動承擔“先富地區”的責任與義務,為對口幫扶地區在深求職就業的貧困勞動力和貧困家庭子女免費提供技能培訓。
這里的制度安排是指實現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策略的具體方式,也就是說,建設策略是關于“做什么”的問題,而制度安排則是關于“如何做”的問題。在深圳市的實踐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制度安排主要有以下五種。
1.補助。補助就是政府通過給予培訓生產者一定的補貼來激勵其開展培訓的積極性。在深圳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踐中,補助是使用最為頻繁的一種制度安排。在培養載體建設方面深圳市采用重點項目資助的方式推進工作,在促進企業實施技能提升行動方面也主要是依靠給予豐厚的補貼調動企業積極性。當前深圳市發放給企業的培訓補貼就包含六種不同的類型,包括企業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以工代訓”補貼、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補貼、企業員工崗前培訓補貼、企業新型學徒培訓補貼和企業員工適崗培訓補貼。
2.政府服務。政府服務是指由政府部門親自落實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安排,政府直接提供技能培訓等公共服務。在實踐中,通過政府服務方式進行制度安排也比較常見,例如深圳市向社會公眾提供公益性實訓服務的七個高訓基地就是由政府直接投資建設的;針對失業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就業群體開展的免費項目制職業技能培訓也是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舉辦的。此外,對于那些自身沒有能力開展職工培訓的企業,政府要發揮其保障兜底作用,統一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3.合同承包。合同承包是指政府通過招標的方式遴選合適的培訓承接機構來開展高技能人才服務,而政府本身不需要參與實際服務過程的一種制度安排。深圳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諸多方面都采用了合同承包的方法,例如通過合同承包的方式獲取技能培訓的教學資源、師資力量,通過招標遴選將一些公益性技能培訓的服務過程承包給民營化培訓機構,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技能脫貧培訓服務等。
4.自由市場。顧名思義,自由市場制度安排就是由社會培訓機構、私營企業這些市場組織來提供高技能人才培訓等服務。深圳城市發展的歷史決定了其運行民營化的優越性,因此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深圳市也大力支持民辦職業教育機構的發展,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興辦職業技術教育機構、實訓基地設施和職業培訓機構。
5.自我服務。自我服務是指勞動者通過自學或自費參加技能培訓以掌握相應職業技能、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服務方式。雖然這種制度安排對于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整體貢獻力度較弱,但有利于在全社會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深圳市為鼓勵勞動者自愿參加技能培訓的行為,也設置了相應的技能晉升培訓補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