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皓皓 繆 航
新時期高校紀檢監察工作遇到了新的困難和挑戰,提升紀檢監察干部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勢在必行。本文從新時期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的現狀著手,分析了當下高校紀檢監察隊伍的困境,并從增強紀檢干部業務能力、認清紀檢工作角色定位、建立健全紀檢監督體制等三個方面論述了如何開展紀檢監察工作,從而打造出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隊伍,為高校風清氣正的校園生態保駕護航。
1.業務能力不強。高校紀檢監察部門受到編制及人員招聘的限制,一定程度上造成專職紀檢監察人員的缺失。而已經在紀檢監察部門的專職人員年齡老化嚴重,所學專業與紀檢方向關聯不大,工作使命感缺乏,直接導致了高校紀檢部門業務能力水平不高,辦案效率過低。雖然高校在二級黨組織也設置了紀檢委員,但大多都是兼職,同時承擔本部門的業務工作和紀檢工作。紀檢委員會將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負責的主業工作上,對紀檢工作的精力投入不夠,參與度不高。此外,多數的高校紀檢監察干部理論培訓較多,但是真正辦案的實踐經驗較少,缺乏學以致用的土壤環境,一旦遇到真刀真槍去查辦案件,執紀能力不強,戰斗力弱。隨著全國反腐形勢越來越嚴,高校紀檢監察部門的擔子和使命更加重大,參與學校的各項事務越來越多,但是大多是事務性工作,這在另一方面也弱化了紀檢監察部門的職能主業,導致紀檢監察干部無法適應新形勢下反腐新要求。
2.角色定位不清。一是對高校紀檢工作的認知不到位。紀委作為高校黨內監督的主責部門,導致現在普遍出現了“只要出現了問題,統一去找紀委”的錯誤認識。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后,紀委不再作為局內人對權力運行過程中有問題的部門和個人進行深入查處,旨在監督的再監督。高校紀檢干部長期處在高壓狀態下工作、部門之間流動困難、被教職工避而遠之等情況下,對紀檢監察干部今后發展道路造成了一定影響。二是紀檢干部自身認知不足。高校紀委有其特殊性,既要對同級黨委進行監督,還要受到黨委對其進行考核,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紀委權力的正常運行。高校熟人效應司空見慣,教職工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紀檢干部當中難免會出現害怕得罪人、老好人的情況,難免會出現監督不到位。
3.監督機制缺陷。一是紀檢監察機構作為高校黨內監督的專責部門,工作屬性要求該部門具有權威性和獨立性,然而現實中很難做到。上級紀委和高校同級黨委同時對紀委進行領導,紀委在行使監督權力過程中或多或少受到同級黨委的掣肘。高校紀委在人員編制、干部任免、經費預算等方面缺乏自主權,受制于以上因素,“不敢監督”的現象經常存在。另外,由于紀檢工作的屬性和特點,紀檢干部難免會“得罪人”,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教職工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對紀檢干部在年度考核等次測評時評價不夠客觀、公正,從而大大影響了紀檢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和信心。二是高校二級黨組織中紀檢委員選任不統一,普遍為兼職,作用發揮不充分;兼職紀檢委員往往是本單位“一把手”,對自己的監督很難真正實現,會出現同時擔任“運動員”和“裁判員”情況;受制于實踐經驗和業務能力不足,各個二級黨組織有其特點,沒有統一工作標準,監督的方式方法不明,監督工作無法有效開展。三是高校紀委對財務、設備采購、招生錄取、人事聘用等領域專業性強的職能部門了解有限,大多只在程序和環節上進行監督,不能精準全面掌握其中存在的廉政風險和防控舉措,會出現監督不到位的情況。
1.增強紀檢隊伍業務能力。一是要強化紀檢干部綜合能力素質的建設。政治立場堅定是前提,專業基礎功底需打牢,從日常監督到查辦案件,一定要體現紀檢干部過硬的執紀作風。這需要紀檢干部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法律條文熟練掌握并學以致用,不斷拓寬知識層面,加強對審計、財務、基建等領域業務知識的學習,努力提升查辦案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二是激發紀檢監察干部活力。為適用新形勢下紀檢工作要求,紀檢部門要優化隊伍結構,選拔紀檢監察干部注重政治素質、自身原則、專業背景等因素,加強對其培訓,利用跟班鍛煉的方式增強實踐能力。建立健全輪崗交流機制,加強同城兄弟院校交流,避免熟人效應帶來的畏難情緒,激發紀檢監察干部依規履職。三是利用好二級黨組織紀檢委員這個得力助手。一方面,由紀委手把手指導紀檢委員工作如何開展,給紀檢委員布置具體工作,在下次工作例會上進行匯報,紀委再對其工作進行點評。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健全紀檢委員獎懲機制,年底評選優秀紀檢干部,激發紀檢委員干事創業的熱情,為學校營造良好的環境。
2.認清紀檢工作角色定位。一是要提高紀檢監察干部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監督作為高校紀委第一職責,打破“不敢監督”的枷鎖,突破“老好人”思維,敢于監督、善于監督,把監督落實在日常工作當中去。加大學校領導干部和廣大教職工對監督的認識和對紀委工作的理解,緊繃紀律這根弦,明白監督是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的關心和愛護,防微杜漸、抓早抓小,避免小毛病釀成大錯誤。二是注重監督的再監督。紀檢干部監督“全覆蓋”不是什么都管,而是要抓住關鍵少數、關鍵領域、關鍵節點進行監督,督促相關職能部門首先進行自我監督,紀委對職能部門的自我監督進行再監督。高校紀委履行的職責是“協助”,逐步推進“三不”機制,讓權力在制度的籠子里運行。三是抓好廉潔文化活動。紀委可以定期在全校召開活動,以廉潔文化為主題,讓廣大教職工參與進來,通過組織參觀廉潔文化警示基地、征集廉潔文化作品、設計廉潔知識競賽,用身邊先進的典型案例進行廉潔教育,會具有很好的感染力和震懾力。
3.建立健全紀檢監督體制。首先應根據高校紀委實際情況,依法建章立制,把權力真正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二級黨組織和紀委書記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分清工作處理權限,把雙重領導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確保監督執紀的權力在陽光下正常運行。健全完善機制體制,對紀檢委員工作標準、制度標準、選配標準進一步統一,使紀檢委員監督責任更加具體化,與二級黨組織紀檢監察機構密切配合,上下聯動,形成合力。其次是對監督的方式方法加以創新。一是對校內巡察“全覆蓋”。借鑒省委巡視工作的優秀經驗做法,高校可以開展對其二級黨組織進行巡察,通過成立巡察領導小組,聽取被巡察單位情況自查報告,查閱資料檔案,就發現的問題進行個別談話和集中座談,再結合民主測評和問卷調查形式,查糾二級黨組織在執行黨的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風建設方面、安全生產及巡視整改等方面的問題。二是規章制度的內容要切實可行,操作性強。通過簽訂責任狀,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對簽字背書的內容,實行連帶責任制和終身責任制。三是實行重大事項報備制度。規定學校重要的職能部門在涉及“三重一大”決策部署時要向紀委進行報備,紀委根據報備情況進行隨機抽查調閱,將更多精力放在相關職能部門依規履職上,真正做到精準式監督,使紀委的工作思路更清晰、責任更明確。
高校作為知識分子的殿堂,在反腐倡廉大業中起著重要作用,高校紀檢監察工作更是一項復雜性、挑戰性和基礎性的工作。全國已經形成反腐敗高壓態勢并取得階段性勝利,但環境與形勢的不斷變化給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帶來了新的困難,對高校紀檢監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做好日常監督,提升監督質效,紀檢監察干部要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為高校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