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陽 史佳宇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吃飯問題,是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
近年來,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的兆豐河套面業以“讓麥農收獲紅利,讓國人吃上好面”為使命,以科技創新為依托,創建了“研發推廣、企農互作、保護收儲、精深加工、體驗營銷”五位一體的河套特色優質小麥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走出一條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兆豐河套面業所在的巴彥淖爾市地處黃河流域河套平原腹地,“天賦河套”使這里的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有1100多萬畝優質耕地;是北緯40度農作物黃金種植帶,四季分明,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黃河流經345公里;是全國水土光熱條件最好的三個糧食主產區之一。這里種出的小麥質硬而透明,蛋白質含量較高,達到14.5%,面筋強而有彈性,是國內市場非常稀缺的高端面粉原料來源。
擁有如此優越的種植條件,但與其他農作物特別是經濟作物相比,小麥的收益較低,當地農民一度不愿意種小麥。
為了賡續得天獨厚的優質河套小麥資源,兆豐河套面業探索與當地農戶建立新型合作關系,保護農戶種糧積極性。他們先是以“訂單+保護價”方式,與當地農戶簽訂小麥種植協議,以保護價進行收購,這樣一來,產量是上來了,但是質量卻參差不齊。
“要想種出優質小麥,還要引導和幫助農戶邁上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兆豐河套面業董事長楊兆霖說。
兆豐河套面業積極調整發展戰略,進行產業升級、模式升級和產品升級,建立企農互作利益聯結機制,為麥農提供自育的小麥新品種,并進行栽培技術規程和標準化生產培訓,指導全生育期嚴格管控,實現提質增產增效,并且優質優價回收達到兆豐質量標準的小麥原料,既保證了種糧農戶的利益,提升了他們的種糧技術,又保證公司生產原料來源穩定、品質可控。
在實行企農互作的同時,兆豐河套面業積極開發建設自己的有機農田,培育有機小麥種植基地,向高端供給市場發力。兆豐有機農田的小麥全部選取優質種源,種植過程確保無化肥、無農藥、無污染,同時,在水源上也做足“精細”功夫:采用全封閉滴灌節水系統,用取自地下100至150米深的富鍶礦泉水進行澆灌,在確保純凈水源的同時也使小麥的營養更加全面。
經過對種植端口的嚴格把控,兆豐有機小麥和有機面粉通過歐盟、美國、中國三大有機認證,德國歐陸分析683項農殘檢測完全達標。
目前,兆豐公司建成了近10萬畝綠色、富硒小麥訂單式種植基地和2萬畝自營有機小麥種植基地,兆豐富硒、綠色面粉原料和有機面粉原料均來源于此。
“首先把農產品質量抓好。種植源頭上向優、向好、向綠,為百姓吃上好面把好第一關。”楊兆霖表示。
在楊兆霖看來,目前,中國的水稻品種培育和種植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優質小麥的育種,無論在理論方法還是品種培育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好種才能育好糧,好糧能讓國民更健康。
帶著振興優質小麥種業的責任自覺,兆豐河套面業從創立伊始,就大力進行優質小麥的育種創新攻關。經過數年摸索,楊兆霖意識到,種業創新必須走產學研合作之路。他一邊加強企業自有科研力量,一邊四處求賢,與科研實力雄厚的科研院所開展合作。
兆豐河套面業率先成立兆豐小麥產業化研究院,又與著名小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東合作建立了“河套小麥品種改良院士專家工作站”,同時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國家小麥改良中心、山東省農科院、巴市農科院、河套學院等10家科研院所,以及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中國工程院院士程順和、國家小麥改良中心主任何中虎等11位小麥領域權威專家進行深度合作。
經過多年持續創新,目前選育出“兆豐5號”“巴麥12號”“巴麥13號”“巴麥22號”等8個優質專用小麥新品種,集成3項優質河套小麥種植規程、8項兆豐優質河套小麥品種標準、8項兆豐河套小麥系列產品標準,為我國優質小麥的育種創新攻關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對我國強筋小麥的高產穩產具有重要意義。
在深耕育種的同時,兆豐人也在小麥制粉工藝的創新上孜孜以求。為了降低小麥營養成分的破壞和損耗,確保好糧出好面,兆豐河套面業與國內高校聯合攻關,自主研發出現代冷制粉碾壓技術與工藝,在面粉加工過程中,充分保留小麥中的營養成分和獨特的麥胚香味,不需要任何添加改良即可使各種面食口感柔韌、麥香濃郁、營養價值高。此項科研成果獲得1項國家發明專利和7項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希望吃得更健康、更綠色,我們有責任培育出更多優質品種,生產出更高品質的面粉,讓百姓不但吃飽,更要吃好。”楊兆霖如是說。
為了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兆豐河套面業與內蒙古農牧業廳農畜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武漢大學進行科研合作,成立了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產學研合作試點。建立起兆豐河套優質小麥全產業鏈質量追溯平臺,采用集成化與一體化設計,將追溯系統、智慧農業系統與視頻監控系統集成到同一個數據平臺,形成企業主動記錄追溯與第三方區塊鏈追溯相結合,使得追溯數據能互相佐證;也形成追溯系統、追溯查詢系統、智慧農業管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共用數據,全方位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和品質提升。兆豐河套面業的產品,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做到了全流程可追溯,確保兆豐面粉安全、營養、健康。
兆豐河套面業還通過建設“兆豐面坊”面食體驗系統開展大眾科普,讓消費者直觀感受農產品從種植、加工到端上餐桌的每一個環節,用心品味優質糧的食用品質,品出一碗好飯的真正味道,深化對中國優質糧的認知。
同時,兆豐河套面業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成立了“國際烘焙創新中心”,應用自主研發的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打造中國自己的原麥烘焙產品,彌補了中國原產面包專用強筋小麥匱乏的缺憾。
“我們不但要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還要讓中國飯碗盛滿優質中國糧,守住我們的中國味道。”展望未來,楊兆霖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