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穎

奧運金牌教練與金牌姑娘們,左起湯慕涵、楊浚瑄、王愛民、李冰潔、張雨霏。
7月29日,東京奧運會游泳女子4×2D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楊浚碹、湯慕涵、張雨霏、李冰潔組成的中國隊以7分40秒33的成績奪冠,刷新了世界紀錄。
開棒的楊浚瑄是四人當中2D。米單項成績最快的選手,教練組希望她能夠沖出去,給隊友制造機會。決賽中她不負眾望,200米全程領先,以1分54秒37的個人最好成績交棒。隨后的湯慕涵、張雨霏、李冰潔在各自棒次游出的成績都超越澳大利亞隊在光州世錦賽上創造7分41秒50世界紀錄時的相應分段成績。姑娘們團結協作,成就了中國游泳首枚奧運接力金牌。楊浚瑄在賽后感慨道:“如果有奇跡,那一定是中國紅!”
這枚金牌的背后還有這個項目主管教練王愛民的積極爭取。此次東京奧運會楊浚瑄和張雨霏報名參加了另外兩項接力,沒有選擇4×2D。米自由泳。預賽結束后,王愛民和幾位教練多次討論,認為如果她倆加入這個接力項目,中國隊有望拿到獎牌,實現為國爭光的目標。
王愛民回憶說:“教練組提出希望楊浚瑄和張雨霏能進入決賽名單,報到團部,批準執行。雖然從紙面上來分析,澳大利亞隊和美國隊的成績比我們快好幾秒,但是我們就是‘不信邪。只要我們能夠把氣勢和最好成績游出來,沖擊世界紀錄和拿金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排兵布陣的過程中,崔登榮、朱志根、韓冰巖等教練都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分析意見。我們考慮了好幾個方案,最終確定了大家看到的決賽棒次。相對來說,她們四個人年齡小,正在快速成長期,所以希望她們能夠打出氣勢。我給她們做賽前動員時說:‘奇跡是人創造的,尤其在大賽中,什么樣的奇跡都是可能發生的。孩子們非常努力,發揮得非常出色,交接棒也做得非常好,超出我們的預期,大幅度提高成績,打出了士氣,打出了頑強拼搏的作風。”


宿舍門上的對聯是王愛民親筆書寫的。

楊浚瑄筆下的王愛民

執著于游泳教練事業的王愛民
如今回憶起當時的種種,王愛民仍然熱血沸騰。愛徒楊浚瑄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她拿到了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的金牌和男女4×100米混合泳接力的銀牌,個人單項200米自由泳位列第4。王愛民給楊浚瑄打出了95分的高分,他對愛徒還有著更高的期待:“她的表現很好,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對教練意圖的把握和執行都非常好,這方面是滿分。不過由于年齡小,第一次參加奧運會還是比較緊張,200米自由泳單項比賽最后50米頂不住了,如果前面游得松一點會更好。希望三年后的巴黎奧運會她能夠在單項上有所突破。”
2011年底,王愛民帶著國家隊幾名隊員到淄博訓練。在這里,他發現了楊浚瑄。她比同齡人高半頭、身材修長,性格文靜、靦腆,王愛民一眼就看出她有與眾不同的氣質。訓練中,楊浚瑄很快就展現出聰明、頭腦清晰、注意力集中等特質。“她那時十來歲,就能始終盯著教練,甚至教練的一個眼神、一個舉動都能領會,知道準備讓她完成什么訓練任務。在訓練和生活中,楊浚瑄的執行力、自控力都非常強,我認為這也是決定她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楊浚瑄的同齡人嶄露頭角時,王愛民沒有拔苗助長。他耐心地培育、悉心呵護著這朵小花。近幾年,楊浚瑄開始在國際國內賽場展露鋒芒。2018年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奧會、雅加達亞運會、杭州短池世錦賽上,她都有金牌收獲。從2019年光州世錦賽開始,楊浚瑄的名字愈發耀眼,她在主項200米自由泳上游出1分55秒43,位列第5名,將世界青年紀錄寫在名下。2020年,楊浚瑄不斷刷新個人最好成績,接連打破200米自由泳的全國紀錄、亞洲紀錄。直到東京奧運會楊浚瑄收獲金牌,這是又一個新的開始。
王愛民所有的付出,楊浚瑄都看在限里,記在心上。她說:“一路走來,可能大家都覺得我走得很順利,但這背后是教練一直在守護我,解決很多問題。之前我沒出成績的時候,教練也經歷了很多,所以我想通過奧運會證明一下我教練的水平很高。”
“一牛做一件事,只有沿著正確的方向堅持走下去才能成功。要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堅守堅持,沒有捷徑可言。”執教多年的王愛民一直享受著教體育人的事業。盡管這個過程有鮮為人知的艱辛,但他從未動搖過成為優秀游泳教練員的理想和信念。看著孩子們成長成才,他覺得很有成就感,希望能把孩子們培養成擁有完整人格的人,思想境界高,道德品質好,有文化素養,有開闊的胸懷,有遠大的理想目標,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能夠在熱愛的事業中發光發熱,實現理想的道路雖然苦,但一切都值得,王愛民認為自己是幸運的。
1971年,王愛民出生在河北安新縣韓村一個普通家庭,后來成為業余游泳運動員。他一心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游泳教練。兒時,他眼中的教練形象非常高大。“小時候我在安新體校練游泳,練的時間很短,成績也不突出,但當時就覺得教練這個工作很神圣,自己也想好好干,當一名教練。”身邊的人們都“勸”過他,但王愛民說,當教練是他無悔的選擇,而且是“痛并快樂著”。“我的教練說,如果想發財,就別干教練。也有人對我說,做些買賣也挺好,為什么非得當教練呢?但是我有當教練的情結,一心想干好。一路走來,這既是個經受考驗的過程,也是個享受的過程。”
結束業余訓練后,王愛民曾在安新縣做過一段時間的游泳教練。為了追求夢想,他決定報考天津體育學院的教練員專修科進修。為了攢學費,他赴北京打工,早出晚歸,蹬著平板三輪車送貨。那時候,他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備考,學習兩個小時,吃完早飯就出發,奔赴北京西南郊食品冷凍廠,那里8點開庫。提完貨,他便開始到各大飯店送貨,最遠曾從西南郊送到北四環的亞運村。那段經歷王愛民記憶猶新:“一車貨1000多斤,夏天拉貨常常是汗流浹背,非常辛苦,體重掉到了一百零幾斤。趕上上坡路,蹬不上去,就下來拉車,真是累到眼冒金星。雖然辛苦,但那時候年輕,什么都頂得住,為了上學當教練,覺得充滿希望。”
那段奮斗歲月的打磨和歷練不僅在身體上,更在精神上。“在北京的大街上蹬三輪車,自尊心受到很大打擊。人流之中,蹬三輪車的到飯店不能走正門,只能走后門。但是我總提醒自己:有想法、有目標,那就得好好努力。這樣的經歷對心智的歷練很大。現在的工作生活中也會遇到挫折,但是我的心理比較強大。蹬三輪車好幾年我都不怕,還怕回到原點嗎?”
1992年,王愛民如愿考入天津體院,畢業后回家鄉繼續當游泳教練。1998年,王愛民迎來事業轉折點,從河北調到山東威海任教。在這里,他大展拳腳,將自己的抱負一一施展,在家鄉積累的執教經驗幫助他在威海穩穩起步,不斷成長。2009年他調入山東省隊,同年年底進入國家隊。王愛民的執教之路似乎順風順水,但他也體驗到夢想與現實的差距。剛參加工作時,他意氣風發、滿腔熱情,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挫折。他一點點總結經驗,一步步扎實向前,錘煉自我。在隊伍“走出去”政策的支持下,他在外訓過程中吸收國外先進經驗,為我所用,探索適合中國游泳的訓練方法。
就在備戰東京奧運會的沖刺階段,王愛民的父親因為突發大面積腦梗住進醫院,情況非常緊急。醫生的反饋讓王愛民格外感傷,他怕自己因奔赴東京而無法見到父親最后一面,但他忘不了父親的叮囑——先盡忠后盡孝。于是,他毅然奔赴東京。對于父親的牽掛讓王愛民經常處于焦慮狀態,休息不好。他原本心臟就不好,有心源性哮喘,直到現在還沒完全恢復。好在父親的病情得到控制,逐步好轉。
經過多年積淀,王愛民在東京奧運會上迎來正名時刻,成為金牌教練。得知兒子主管的接力項目拿到金牌,老人比誰都高興。
在國家游泳隊,王愛民有“儒將”之稱,寫得一手好字,還時常有感而發,創作一些詩詞。在抗疫英模主題學習會上,王愛民曾以一首詩詞表達心聲:“前有白衣天使擎旗逆行向瘟疫,終使病魔膽怯;今有體育健兒循步甘于苦中行,奧運必定功成。”王愛民說,“儒將”的稱呼是大家對他的褒獎和抬愛。他認為練習書法和詩詞創作能夠幫助自己靜下心來思考,對形成教學思路以及塑造性格都有很大的幫助。在他的影響下,楊浚瑄也開始練字。原本她就很喜歡畫畫,后來更加擅長文藝。懂事的楊浚瑄在每年王愛民生日時,都會給他送上一幅肖像畫,這讓王愛民十分感動。
這對情同父女的師生已經將目標瞄準巴黎。明年他們將以福岡世錦賽和杭州亞運會作為“中考”,全面備戰巴黎奧運會的“大考”。王愛民目標堅定:“東京奧運會我們拿到了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下一屆巴黎奧運會我們要努力實現衛冕,同時,希望楊浚瑄在200米自由泳的單項上實現突破,如果能拿到單項金牌,就更圓滿了!”
責編 柏強

王愛民與楊浚瑄師徒二人

陜西全運會上,王愛民指導隊員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