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全媒體記者 許然
“縣處級領導干部‘隨份子’提倡個人月工資(含津貼)的5%左右,最高不得超過10%。”近日,河南省漯河市紀委監委出臺了《關于規范全市縣處級領導干部操辦婚喪嫁喜慶事宜的規定(試行)通知》,對縣處級領導干部應當如何“隨份子”作出明確規定。
該規定一出,引發社會熱議。相關人士分析認為,對黨員干部辦宴參宴的規定愈加細化,體現了各地糾正“四風”問題的力度不減。在參宴辦宴過程中,黨員干部怎樣才能不踩紀律“紅線”?對此,各地的規定各有不同。
從多地通報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四風”典型問題來看,不乏個別黨員干部違規辦宴參宴的情況。從歷年來被查處的案例可見,違規收送禮金問題是黨員干部辦宴參宴的重災區。比如,2019年8月,楊語發任云南臨滄鳳慶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期間,違規為兒子舉辦“升學宴”,收受了禮金共計30余萬元。
翻開楊語發收受紅包禮金的“賬本”,竟有11名處級領導干部,幾乎占了全縣處級干部的四分之一。一名違規參加楊語發其子“升學宴”的處級干部表示,“當時我也猶豫過,到底給還是不給。最后抹不開情面給了1000元的紅包”。辦宴參宴的領導干部受到了相應處理。
為避免在辦宴參宴中滋生以權謀私現象,多個地方對黨員干部可以收送的禮金數額,作出了詳細規定。比如,貴州羅甸縣規定,收送禮金(禮品)每人每次不得超過1000元;四川蒲江縣曾規定,隨禮不得超過個人月工資(含津補貼)的10%;洛陽欒川縣要求黨員干部參加婚喪喜慶事宜時,禮金一律不得超過200元;湖北省丹江口市則禁止黨員干部收受紅白喜事禮金。
在收送禮金方面,一些地方不僅限定了金額,還劃定了收送的對象。對于非親屬人員,溫州市永嘉縣明確劃定黨員干部隨禮不得超過1000元;而溫州市鹿城區規定收送禮金均不超過300元/人;廣西規定收禮不超過200元/人;廣東清遠英德市規定:領導干部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時,不準邀請管理服務對象及與行使職權有關人員參加,且不準收受其禮品、禮金。
除了規定收送禮金數額,多地還針對操辦范圍、人數桌數出臺了細則,在整治大操大辦、高額彩禮等不良習俗的同時,又為黨員干部念起了“緊箍咒”。
對于可操辦的范圍,云南省明確規定,黨員領導干部除為本人及子女操辦婚事,為直系親屬操辦喪事外,其余事由不操辦。廣西規定,原則上不操辦除婚喪以外的滿月、入學、喬遷新居等喜慶事宜,確需操辦的,只能邀請近親屬參加。湖北省禁止黨員干部大辦婚喪喜慶、生日祝壽、喬遷履新等,確需操辦上述事宜的,要控制在親戚范圍內。
大操大辦如何界定?不同地方對宴席規模,比如桌數(按10人/桌)、婚禮車隊,有不同規定。在溫州市鹿城區,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操辦婚宴單方不得超過20桌,且婚禮車隊總數不超過6輛;洛陽欒川縣要求宴請人數最多不超過20桌,婚禮車隊規模不得超過8臺;山東淄博臨淄區要求婚事雙方宴請總人數控制在20桌以內;甘肅省敦煌市規定單方宴請不超過20桌,雙方合辦婚嫁事宜的,不得超過30桌;廣東清遠英德市則更為嚴格,要求黨員領導干部操辦婚事,宴請人數累計不超過10桌;嫁娶雙方合辦的,宴請人數累計不超過15桌。
除了桌數,不少地方對宴請菜品及費用,更是作出了詳細規定。比如山東淄博臨淄區倡導移風易俗,要求宴請每桌菜品不超過12個。云南省在2018年下發《關于規范農村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通知》,要求黨員干部帶頭,辦宴的菜品每桌也是不超過12個。另外,該地還詳細規定了葷菜不超過總數的一半,每桌費用控制在200元以內,煙酒支出不超過每桌支出的30%。
溫州市甌海區則鼓勵黨員干部以文化禮堂婚禮、集體婚禮、旅游婚禮等形式舉辦婚禮,并要求婚宴菜品消費每桌不超過3000元,提倡不上高檔酒水。
2019年,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 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建立黨員干部操辦婚喪事宜的報備制度。
事實上,這也是在黨員干部操辦宴席中常見的程序規定。該報備制度包括婚事事前報告、喪事事后報告。
不同地方對此所要求的期限不同。比如,貴州省織金縣規定,黨員干部操辦婚事,需事前7日內向所在單位黨委(黨組)書面報告,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審核簽字后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報紀檢監察機關備案;操辦喪事的,事后7日內按照上述程序報備。安徽滁州要求,婚宴要在舉辦前10個工作日內進行報告,喪葬事宜應及時口頭報告。
為方便實時監督,福建廈門同安區針對新情況新表現,上線了“移風易俗”APP。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只需打開該智能管理系統,就可以及時進行線上申報。
另外,在濫辦酒席的高發期,也有一些地方要求黨員干部集中簽訂承諾書,抵制違規亂辦濫辦酒席。比如,在貴州黔西市錦繡街道,當地紀工委提前摸排出有子女參加中高考的黨員干部,對其進行預防提醒談話。此外,還組織街道100余名黨員干部集中簽訂抵制濫辦酒席承諾書,要求大家嚴禁以任何理由舉辦任何形式的“升學宴”“謝師宴”等。
根據各地查處的一些案例看來,當下違規辦宴現象雖得到有效遏制,但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比如,有人表面宴請親友、同事聚會,暗里卻收受管理服務對象所送的紅包;有的自己不出面,找人代辦坐等收錢。甚至還有分批次、分群體、分地點多次操辦的,企圖規避風險。
“只要有謀求不正當利益的心思,行賄與受賄總會以其他形式出現。”對此,相關專家表示,在婚喪嫁娶中單純地規定婚宴桌數、“份子錢”等有治標不治本之嫌。因此,重點還是要通過有效的監督來實現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