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會
(天臺縣街頭鎮中心小學,浙江 臺州 317205)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寫作是學生利用語言文字表達出具有創造性想法的重要方式,它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周遭的世界,完善自我。第一學段中寫作的具體體現形式為“寫話”,而第二、第三學段中寫作的具體形式則變為“習作”,這些簡單的形式有助于降低小學生開展寫作的難度,有利于學生樹立起寫作的自信心。寫話是寫作的初級階段,其表達的規范與否以及學生對寫話的興趣如何,都會影響學生未來的習作表達。
明確教學目標是探究教學方法的前提條件。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多維落點對寫話教學目標進行定位。
寫話是習作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但又與習作有所區別。習作需要寫出完整的篇章,而寫話只需要學生用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想法。寫話與說話也有很大的不同,說話時,聲音會起到輔助作用,語調的抑揚頓挫能體現出不同的情感;而寫話卻只能用文字來表達,其語氣、情感只能通過標點符號或書寫格式表達出來。所以在寫話教學過程中,標點符號的規范用法也是教學重點之一。
寫話的文體具有多樣性。例如,部編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便設置了三次寫話教學題目,分別為“我喜愛的玩具”“學寫留言條”“老鼠和貓”,這些題目分別屬于寫實類、實用類、想象類的文體。學生在敘述事件時可以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作為寫作主線,描述事物時可以就事物的特征來寫,然而這些只是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注意的地方,并不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
寫話教學目標的確立應當考慮三個方面:首先是感受寫話的趣味性,使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愛寫話。興趣能夠激勵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教師可以用設計問題、創設情境等方式,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讓學生產生寫話的積極性。其次,規范學生寫話的語言,使學生掌握寫作的基礎技能,這是寫話教學的最終目的和價值所在,學生只有在低年級的寫話學習中養成規范表達的習慣,才能在中高年級以規范的語言進行習作,進而增添其他生動形象的元素。所以,低年級寫話教學中應當把規范性作為教學重點,而生動形象則可以不做強制性要求。最后是掌握寫話的技巧,教師在開展寫話教學時,可以教給學生一些句式和寫話技巧使學生的表達變得更加規范和豐富。
要達成上述寫話教學的目標,必然要重視寫話教學環節的設計及具體教學方法的選擇。
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相較于高年級學生薄弱,一旦教師在教學中全部放手讓學生自主創作,必然大大增加學生的寫作壓力,甚至會使學生喪失寫作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以仿寫的方式豐富自身的語言積累,可以仿寫一句話,也可以仿寫一段話。讓學生以模仿展開寫作,會讓寫話變得更加容易,進而讓學生樹立起寫話的自信心。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部編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開滿鮮花的小路》時,組織學生仿寫課文描寫景物的句子和段落。在仿寫之前,教師為學生設置問題情境:假設此時你正走在這條小路上,你希望自己遇見什么呢?隨后,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及時記錄在本子上。在課堂的最后,教師組織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寫話練習,發現自身的不足。此種仿寫訓練能夠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基礎寫作方法,使學生更加容易完成寫作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寫話的自信心,使其對寫話產生強烈的興趣。
說話作為人和人之間最基礎的交流方式,其實也是開展寫作的前提。若要切實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教師應當給予學生一定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訓練其說話能力,進而為學生未來寫作能力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寫話時,可以在班級中開展說話的教學活動,如“我是故事王”“故事演講會”等,為學生創設故事情境,使學生能夠在聽故事、講故事、表演故事中鍛煉說話能力與說話水平。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開展趣事訪談學習活動,讓學生圍繞某個話題展開說話訓練,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進而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部編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好人好事,隨后讓學生就“好人好事”主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勇敢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也得到了一定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教師應當設計多樣化的寫話訓練,讓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豐富寫話的內容。例如,教師可以用插圖作為寫作素材,讓學生看圖寫話,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內容,思考其中的意義,再組織語言表達出來。教師還可以在日常的課堂預習中引導學生用幾句話描述教材的插圖。對于那些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增加一點寫話難度,如讓學生自己制作插圖,讓學生表達自己的創作想法,或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續寫課文。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部編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彩色的夢》時,首先給了學生許多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寫話,隨后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于圖片的理解,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在寫話教學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和科學的教學方法、策略后,教師還需要重視寫話教學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及評價。
教學目標的達成與教學環節的設計、學習水平的精準提升、學習成果的評價都分割不開。首先,教師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包括創設輔助學生寫話的情境、設計教學流程等。其次,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寫話成果,對學生在寫話訓練過程中的進步給予一定的肯定,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自信心。此外,還要及時指出并糾正學生在寫話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學生的寫話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最后,教師要緊扣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多次的寫話練習中實現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寫話的學習效果可以使用“評價—運用—檢測”的形式檢驗,首先是即時評價,就書寫、格式、標點等方面給予學生一定的評價,一旦學生在上述方面存在差錯,教師可采用“如果……就……”的句式婉轉地給予學生意見,督促學生及時修改。其次是將寫話應用到實踐之中,讓學生把理論知識轉化為行動能力,要引導學生以評價的標準修飾自己的語言,然后再次讓學生進行練習,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步提升自身寫話水平。最后,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寫話開展二次檢測,檢測學生應用的正確性和有效性,以便落實寫話教學的成果。教師可以采用自我評價、組內評價、班級評價等方式幫助學生達成寫話的學習目標。
綜上所述,在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寫話教學是重點內容,教師要善于通過有效策略對寫話教學進行優化,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